长虹国际化困局 背水决胜“数字”之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08:02 环球财经 | ||||||||||
本刊特约记者 王旗/文 长虹和微软的此次合作,被人们认为是带领长虹走出国际化迷局的关键棋子。而微软能否负担起长虹如此沉重的愿望,新帅赵勇将如何摆布长虹国际化之局,正在成为家电业一个迷离话题。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俚语本是戏谑,但个中滋味,如今体味最深的大概就是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前任董事长倪润峰和他的接班人赵勇。只是俩人处境不同,感受自然两重天地。 执掌长虹集团二十几年的老帅倪润峰,一心将长虹铸造成中国第一、世界500强的百年名企,也希望将自己塑造成最成功的CEO,甚至曾经一度,长虹和倪润峰对他们的“愿景”已然触手可及。 然而,无论是对倪润峰来说,还是对长虹来说,都是命途多舛。伴随着倪帅的去职,舆论也在否定着长虹过往的种种。长虹这个家电业曾经最辉煌的王朝面临终结的危险。 对继任者赵勇来说,艰难的任务在于秉烛照亮王朝辉煌背影后隐藏的处处阴霾,这包括长虹的产权改革、长虹在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以及长虹国际化途径的重新设计。 荆棘铺就的希望 长虹国际化问题之所以引人关注,缘于6月末,倪润峰代表长虹与微软签署了一份基于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协议。这协议虽然尚无实际内容披露,但被业界传为可能改变长虹生存状态的契机。微软在数字电视、移 动通讯等领域的旺盛欲求令人们对这次合作充满有趣的猜想,一个普遍的声音是,长虹希望以股权换技术,突围国际化和产品竞争力方面的困局。 这是倪润峰留给赵勇和长虹的最后礼物。 在过往的数个年头中,长虹和国内其他的家电企业一样,没有停歇过对国际合作的寻求,力图借国际合作之力扫清国内市场阻滞带来的经营困境和远期风险。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另一个就是市场合作,海外销售外包。 但在今日看来,长虹虽然和德州仪器、菲利浦等多家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比之TCL和汤姆逊的合作力度,长虹既往的引进外脑都显得缺乏亮色,默默无闻,而在市场营销层面,截至目前,长虹最大的海外销售合作者仍然是曾传诈骗长虹的北美电器经销商APEX。 长虹和微软的此次合作,被人们认为是带领长虹走出国际化迷局的关键棋子。而微软能否负担起长虹如此沉重的愿望,新帅赵勇将如何摆布长虹国际化之局,正在成为家电业一个迷离的话题,吸引人们揣测和谈论下去。 维纳斯再现 时间回溯到6月27日。 当日下午6点,成都锦江饭店的一间多功能厅,气氛谨慎然而亲切。四川长虹电器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有限公司(600839)和微软的签字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倪润峰和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双双落笔,意味着一份微软和长虹之间的强强合作协议书即将付诸实施。 记者在长虹内部多方询问,但并没有得知双方签约合作的具体内容,而长虹新闻发言人告知,目前只是一个框架性协议,具体内容将随着合作进展逐渐披露。而一份公开的资料显示,合作将主要定位在基于3C基础的多媒体终端技术。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长虹一直以来的心愿。据称,长虹是最早在数字电视领域布局的企业,早在1995年长虹就已着手进行数字电视的研究,其后又相继参与了数字电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播出标准的制定。而微软在2002年的时候,就宣布要推出新的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系统也能在电视机上执行,并且微软计划将这一操作系统与数字电视的机顶盒“Microsoft TV”整合在一起。 二者在数字电视领域的不谋而合也甚有道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微软推出“冒进”的维纳斯计划,及普通意义上理解的用电视上网,微软希望通过配置了自己软件的机顶盒,人们的电视就可以实现上网和看电视两不误。而实际的情况是,当时的电视全部采用标准清晰显示(标清)格式,根本无法支持网络流媒体的显像要求,运动画面拖尾等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是硬件的滞后摧毁了维纳斯计划,有评论家用“错误的时间推出错误的产品”来揶揄微软维纳斯计划的失败。 时过境迁,微软现在已经有条件卷土重来。一是硬件设施的改善,目前,国际和国内市场都在进行着彩色电视机和显示器从标清到高清的换代,拿国内来说,虽然目前国家统一的数字电视地面接收标准尚未出台,但各个电视机生产厂家已经为未来的市场进行了充分准备,逐渐淘汰标清产品,上马高清电视生产线。 二是数字时代的到来。目前,国际众多IT企业越位进入家电行业,摩托罗拉、戴尔、HP都祭出电视产品,而更多的企业在寻求数字电视领域的突破口。分析人士认为,IT企业的目的不在家电产品本身,而是将家电产品作为最佳切入点,为信息电子技术争得一席之地。在这一方面,微软已经落后他人,而他在流媒体技术以及基于IP应用的宽带电视等方面,确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四川长虹方面表示,长虹将引入微软在世界领先的IT技术和软件产品,巩固和开拓在中国多媒体终端这一新兴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提升技术开发能力。 事实上,虽然长虹集团早有“数字长虹”的口号和计划,但一直以来,长虹数次配股募集的40多亿元资金,大多使用在扩大产能的技改和市场网络建设上,真正用于数字电视技术研发的投入其实并不太多,长虹数字电视,在今天比起厦华、海信的敦实技术形象,都已经相去甚远了。长虹数字电视目前真实的技术实力局外人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长虹要延伸其在电视领域曾有的战果,再继续依靠终端市场的极端措施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强大的外援。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微软目前在数字电视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十分突出的成绩,目前也还不属于电视广播产业的一员,长虹能借助微软得到怎样的帮助,达到何种合作程度,都还有待观望。 对于近来传闻的微软以10亿元人民币入股长虹5%股权,四川长虹也在7月中旬发布公告辟谣,称合作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进入资本层面。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微软实际上也不可能参股长虹,作为标准的“量贩者”,微软没有必要参股一家制造企业。反而,参股长虹,与制造企业发生利益捆绑,会影响其标准或者软件产品在其他制造企业中的兜售。 长虹迷途 人们之所以会对长虹和微软的合作倾注众多热情关注,除了当地政府和长虹自己不加掩饰的重视外,大概还因为今天的长虹太需要一个让人们信任她可以重铸辉煌的理由。 此前的半年中,很多关于长虹海外合作者的消息在坊间热传。新地、新鸿基以及包括微软在内的高管人员走马灯一般出入长虹在四川绵阳的总部。在每一次激动之后,都是了然无声的结局,是在积蓄力量,还是谈判太难获得结果? 目前,寻找海外合作者,无疑是长虹总体战略特别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而在此前的几年中,长虹确实没有太多考虑这样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经历用在市场拓展上。 直至国内市场渐趋饱和的趋势,令每一个家电企业都如坐针毡。长虹此时将目光转向海外,由于获得了APEX的支持,长虹比任何一家企业都获得了更大的出口订单,在长虹生产的电视机出现在数百万美国家庭中的时候,长虹也在兴奋的宣扬其国际化策略的成功。 然而事实证明,那短暂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其背后的危机,其当时的经营业绩换来如今沉重的应收款财务风险。 在长虹选择急剧扩张产能并且大张出口的时候,国内同行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TCL着手内部改革,不仅管理层获得股权,而且为在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汤姆逊这样的大牌合作者奠定了制度基础。在2003年以及之前,TCL先是收购了德国一家破产彩电生产公司施耐德,而后又获得北美一家视盘机生产企业,在2003年末期,传来TCL和汤姆逊合资的消息。TCL内部人士称,TCL收购施耐德的时候,就是希望获得一个国际化的运作平台。但事实证明,施耐德这个欧洲二流品牌的资产价值和品牌价值都太过小了,不足以支撑TCL的国际战略和整合梦想,汤姆逊是TCL领头人李东生一直期望的合作者。 相比而言,长虹就没有这么幸运。 首先,长虹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良好的产权制度支撑,目前长虹国有股一股独大,第二大股东只拥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股份,这严重制约了外来投资者或者合作者的深度介入。其次,长虹也没有遇到一个可以像汤姆逊这样的一个理想伙伴——有品牌、有生产线、有研发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汤姆逊正在试图转型,退出家电制造领域。如今,这样可以用以合资甚至兼并的卓越的国际企业资源,已经好比是资本市场上的优异的“壳”,本来就为数不多,在经过国际化征程中的瓜分之后,更是稀缺。长虹有没有能力去寻找到这样的一个合资伙伴,能力之外,还要依靠些许运气。 人们常常用股权换技术来形容TCL和汤姆逊的合资,实际上,TCL和汤姆逊的深度合作,可以说双方都投入了彩电业务的全部身家,而不仅仅是以股权换市场那么简单。所不同的是,汤姆逊对TCL是在放弃彩电的大决策方向下的选择,而TCL是依赖跟汤姆逊的合资来发扬彩电业务,使之继续支撑集团的财务和业务状况的良性运营。以往,长虹跟国际巨头的每一次技术性合作,都会引发一系列关于出让股份的猜想。虽然一直没有人们期望的结果出现,但分析人士认为,已经在跟长虹进行技术合作的国际巨头,在长虹股改时机成熟之后,都有可能以技术或追加的资本入股,成为长虹未来的战略股东。 到那时,长虹的国际化将不仅再是一句豪言壮语。 新帅命题 在倪润峰2001年复出三年后,赵勇再次接替倪润峰执掌长虹,实际上已经体现了绵阳市政府对赵勇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上的认同。 三年来,长虹的主要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的依赖彩电业务,彩电收入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74.87%,上升到2003年的78.62%。虽然目前长虹已经明确数字高清电视的研发和资金投入方向,并上马了有关液晶电视生产的项目。但从整体市场地位来看,海信、厦华在技术储备的敦厚实力,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的国际化合作力度,甚至康佳的高端概念炒作,都要比长虹成功很多,长虹电视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业内老大了。 以往作为长虹第二业务支柱的空调,这两年也逐步式微。空调主业收入逐年递减,在主业收入中的比重也降至不到10%。当年,倪润峰曾梦想长虹空调能像彩电一样遍地开花,称王称霸,而黑电白电兼做的企业中,似乎就没有谁能实现两者都强的愿望。 除此之外,长虹主业中还有电池、电工等,但相比起来,都只能算不成规模的零散业务。长虹虽然体积庞大,却正有如困兽。赵勇该带领长虹往哪里走呢? 赵勇对长虹的热爱自不必说。1991年,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绵阳人赵勇回到家乡,此后一直在长虹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2000年的那次人事更迭之后,新官上任的赵勇就跟倪润峰背道而驰,力图带领长虹向求利润而非求规模的方向发展。他曾经为技术人员加薪几倍,鼓励创新和研发。有分析者认为,绵阳市政府更愿意选择赵勇,是因为他的学业背景和个人素质更符合“数码时代”的要求。 赵勇一向认为,家电业正经历一场剧烈的技术革命——从模拟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演变。未来整机产品会越来越标准化,利润必然转移至部品软件,其次是在网络时代,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将占据至高无上的位置。因此家电企业要尽快完成从终端产品提供商向系统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转变,提高产业准入的技术门槛,以保证长虹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利润的持续增长。这种思路在业内颇被看好。 而这个赵勇在三年前那次登台时就看好的产业前景,实际上正在被证明着正是潮流之势,而且,这个方向,也正是长虹引入的技术合作伙伴们所盼望的。只有在注意力脱身于终端销售,进入产业链上游环节,如研发、系统服务等领域,这些合作者才有和长虹更好的对接接口。 这样看来,赵勇的产业发展理念,其实比倪帅更能适应长虹的国际化需求。而国际化,是长虹现在拉齐国际企业,甚至说赶超国内企业所必须要做的。 决胜“数字”之战 惟一的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掌握成熟的数字以及3C技术,无论是谁,也只能靠笼络英特尔、微软这样的信息化领域的巨头,来部分满足自己的技术需要。而在这一点上,长虹其实也并没有输过别人很多。 有业内人士获得的数字表明,按照广电总局规划,2015年之前,我国现有的3.7亿台模拟电视机都将升级,数百家电视台的设备也要更新。根据《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年度报告》,2002-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从400亿元扩大到5000亿元。 而数字电视其实只是整个信息家电架构的基础,再向前演进,就是目前家电业界普遍关注的3C融合。据美国权威市场调查机构预计,2003年信息化家电带来的市场总值高达4500亿美元,其中3700亿美元是信息家电硬件产品的价值。 去年以来,长虹在其绵阳总部发布了一个“转型宣言”,称,长虹将在“保留传统家电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将主要增加与互联网的沟通,构建一个完备的‘家庭信息港’,把世界‘一网打尽’,实现‘数字家庭’的美好远景”。 长虹也曾直言:家电、通讯、电脑的互连共享,在中国开始进入实质性商业运作阶段,由此,长虹将从传统家电向信息家电、商用电子领域实现过渡。 这其实就是3C融合,即将电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功能融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由互联技术搭建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倘佯。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四川长虹在上市之初曾经参股过两家电信企业,其1993年的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向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及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向中国金蜂移动通信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倪润峰复出以后的一两年中,四川长虹出售了在两家公司中的股权。而在长虹与微软技术合作的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集团四川电信总经理刘红建也有出席。 于是,疑问就出来了:长虹一直在手机领域无所建树,但是否会在通讯产业上游再有介入?通讯产业,这会不会是长虹和国际合作者谈判的又一个筹码? 事实上,尽管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无法为长虹总结出一个成功的或者说典型的国际化策略,但可以想见,新帅赵勇上台后,长虹将走上一条依靠“技术整合”来吸纳国际力量,并依靠技术合作走出国门的国际化之路。 相关专题 换帅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