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裁员中断拉法基中国水泥并购之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 2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文 静 昆明、成都报道 乌鸦衔在嘴里的奶酪最后被狐狸叼走了。不过,这次狐狸不是用甜言蜜语,而是用策略。它比乌鸦更好地解决了人员安置问题。 奶酪是云南水泥。去年,世界最大的水泥集团拉法基就把它含在了嘴里——和云南 省政府签订了独家合作意向书。没想到今年7月,香港瑞安集团口中夺食,云南最大的两家水泥厂落入瑞安囊中。 奶酪为何被抢?云南省经委有关负责人道出缘由:“几千人的水泥厂,重组后拉法基只要几百人,我们怎么敢把企业给它?” 国外通行的大裁员,已成了拉法基们在华并购的最大障碍? 到口的奶酪飞了 本月,香港瑞安集团和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正式协议,成立合资企业云南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由瑞安集团旗下的瑞安建业的附属公司——骏联公司——持股80%。 云南瑞安收购了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这是云南省最大的两家水泥厂,且盈利能力很强。瑞安还将整合云南省水泥业。 颇具戏剧性的是,一年前,云南省方面和拉法基也签订了一份水泥整合协议。 拉法基最早对云南水泥的渗透对象是云南省建材集团。然而,由于该集团行政主管和企业的双重身份,利益冲突激烈使拉法基鏖战未果。 拉法基不得不另找途径。2002年底,拉法基投资改建生产线。云南水泥公司一条年产5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新型生产线很快上马。 拉法基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云南省政府。去年5月18日,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与拉法基中国执行副总裁文英勇举行会谈并达成合作意向书。根据合作意向,拉法基作为唯一参与云南水泥整合的企业,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或其它方式进行投资,在未来的合资公司中占70%左右的控股地位。 当时,云南省政府承诺,将全力支持拉法基公司在滇中、滇南、滇西、滇东南、滇东北、滇西南建立合资企业,主导云南全省水泥市场,并辐射周边东南亚国家;对未来的合资公司在资源利用及原料供应上提供全力支持和便捷服务。 没想到变故陡生。按原计划,达成意向书后,同年9月底双方必须形成合作框架;11月底,谈判要有明确结果。“然而,双方的商务谈判一直没有结果。”云南省经委有关人士说。云南水泥公司销售部人士也称,企业和拉法基的合作都定下来了,但最后还是没有签字。 而就在和拉法基达成意向书后不到一个月,云南省政府批复的整合方案就有一条:“不排除引入除了拉法基以外的其它国内外战略合作者。” 这样,去年,瑞安集团加入了竞争行列。“政府和瑞安的谈判很顺利,协议很快就签了。”云南省经委有关负责人说。 拉法基的“通病” 云南方面为何临阵换人? “主要是拉法基对员工问题一直解决不好,几千人的水泥厂,拉法基只要几百人!”云南省经委重工业处和省建材行业整合工作组有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均谈到这一点。 据了解,云南省的水泥整合方案里,要求人员分流安置去年内必须完成,但拉法基没有做到。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明文规定:“未按规定妥善安置职工的产权转让行为,无效。”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出台办法,凡职工安置方案不明确的,不得进入改制程序。 职工没安置好,云南水泥在拉法基面前关上了大门。 拉法基为何不愿意安排这么多职工? 文英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并购企业的员工实际已超出了拉法基的需求量。这些工人大多没有很好的制造水泥的经验,拉法基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费用。 所以,这次在云南水泥企业的人员安置上,拉法基没有让步。 并购是拉法基在中国扩张的主要战略。文英勇说,在中国拉法基一共四家水泥厂,除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是平地建厂外,其余3家都是通过并购。在国外,2001年,拉法基收购世界第六大水泥生产商蓝圈集团,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商。 然而,拉法基对并购企业大幅裁员的“通病”,却使其在中国的并购,开始举步维艰。 除了云南水泥,在四川金顶(600678.SH)的争夺上,拉法基因为同样的问题受挫。 去年6月20日,拉法基拟并购四川金顶,并对征询函作了回复——掌控一家水泥上市公司一直是拉法基的愿望。 然而,拉法基在第一轮竞争中就被淘汰出局。乐山市政府一位人士说,“拉法基谈的条件,无论是价格还是接手后员工的安置,都和乐山市国资办的条件相距甚远。” 拉法基收购重庆水泥厂,也是多年才得以实现。重庆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外方总经理卢亮坦言,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职工如何安置就是一大焦点。重庆水泥厂职工多达5000多人,而去年拉法基控股该厂后,员工锐减至500余人。10倍之多的员工消化是一大难题。 和拉法基“大裁员”不同,瑞安集团对并购的水泥行业则采取“全盘安置”。 7月10日,云南省建材行业整合工作组刘先生告诉记者,“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共2800多名职工,瑞安集团全部接收了。” 不仅是云南水泥,瑞安集团在内地并购的所有水泥企业,员工均全盘接收。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口号就是“不让一个工人下岗”。 四川金顶由浙江民企华伦集团接手后,2000多员工一直没有进行裁员,企业稳定。 而拉法基北京代表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拉法基在中国的兴发水泥只有420人,顺发水泥300余人,重庆拉法基水泥500来人,都江堰拉法基水泥300来人。 并购安置多途径 业内人士称,在中国,改制的国有水泥厂大多体制负担重、产业工人集中,平均一个厂不少于1000人。如此庞大的水泥行业,并购时到底该如何安置员工? 7月15日,拉法基中国战略发展部副总裁卢清之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虽然拉法基的原则是有效安置员工,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对员工安置过,所以没有一套办法。” “不仅是水泥行业,各行各业的外资并购在中国呈明显增长趋势,对很多员工来说,并购就是一场裁员灾难的降临。”近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在中国经济高层论坛年会上说。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被重组企业反映对“目标公司的富余员工安排”存在顾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姚洋教授认为,在我国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把富余人员直接推向社会是不可能的。他说,目前,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吸纳分流人员的作用不可低估。 胡景岩也说,对于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每一个企业千差万别,并购操作的时候很难完全有一个模式。外国投资者不能完全按西方并购的办法,对工人一概不管,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对人员的安置应该共同商量一个妥善的办法。有的外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以消化一部分,地方政府配合再解决一部分。 如今,拉法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北京代表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不久集团在巴黎总部召开的会议上,如何在并购时改变“裁员”通病已提上议事日程。比如拉法基将通过办中小企业如构件厂,还有通过小额贷款,帮助下岗职工融资、自谋职业等,更好地解决富余员工问题。 拉法基的机会 主张大裁员被云南省政府拒之门外的拉法基没想到,在云南它还有机会。 这机会是瑞安集团给的。近日,瑞安建业和拉法基达成协议,拉法基可以轻微溢价购买瑞安建业在云南合资企业所持有股权的一半,但拉法基必须在该框架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行使。如拉法基同意,瑞安建业和拉法基将各持40%的股权。 抢到手的奶酪,瑞安集团为何愿意吐一半,而且是给自己在西部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瑞安集团有自己的算盘。去年亏损4710万元的瑞安建业因内地业务踏入收成期,已扭亏为盈。瑞安集团公关部负责人称,收购云南的两大水泥厂后,到年底,瑞安在中西部的水泥年产量将超过1500万吨。 瑞安集团执行董事黄月良说,待旗下的水泥业务每年产量有1000万吨及盈利达1亿元,便会考虑分拆上市。 要实现目标,瑞安需要拉法基作为合作伙伴。重庆拉法基水泥人力资源部杨部长对记者说:“拉法基在人员和技术上的优势,是瑞安无法比拟的。” 他说,在技术上,拉法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拉法基在全球都有技术中心,任何一个厂出现问题,立即可以获得技术支持。 据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有关人士称,今年国家对过热的水泥行业实行宏观调控,但高标号的新型干法水泥仅占国内水泥总产量的16%,缺口非常大。 6月29日,拥有西部最大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的拉法基又增资5800万美元,都江堰拉法基生产高标号水泥的能力于2006年将提高一倍,年产量将高达280万吨。 这让瑞安集团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据了解,瑞安集团接手的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都是采用已属落后的湿法工艺生产,人员需求量相当大,这也是瑞安为什么肯全盘安置员工的原因。而一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一般只需要员工200人。 据了解,急于改变现状的瑞安正在昆明水泥和开远水泥上马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按协议,拉法基必须向昆明和开远水泥厂的新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瑞安建业主席罗康瑞表示,若拉法基参与瑞安云南水泥的计划,将标志着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开始。 然而,一贯喜欢吃“独食”的拉法基愿不愿意和瑞安在一个山头争食?各自的权益又如何分配? 对拉法基来说,有八九个月的考虑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