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分权,再分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12:05 《中国工商》 | |||||||||
托马斯.马龙原本是心理学家,却半路出家当上了管理教授。他属于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在他看来,企业界正处在“深刻而可预见的变化”之巅峰,“这一变化的重要性不亚于民主之如政府。” 他宣称,以僵化的层级关系为基础的企业将进入历史的垃圾堆。在以分权型组织为特色的未来新世界,经理人要学习如何培育、如何协调,而不是如何命令、如何控制。
马龙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商学院任教,所教科目从领导学到信息技术,五花八门。他并不是第一个呼吁企业分权的人。 罗素.艾可夫的《民主型企业》(The Democratic Corporation, 1994年版)和詹姆斯.布赖恩.奎因的《智能型企业》(Intelligent Enterprise, 1992)等著作都曾倡导极端分权型的组织。 大量证据证明,如果组织鼓励其成员发挥主动意识和承诺精神,而不只惟命是从,组织的绩效则会得到提升。 但本书所提的论点更独特,也更宏观。分权型组织不仅更有效率,它们本身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历史性因素在发挥着作用。 马龙指出,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打猎为生,形成群居的小群体,彼此间的社会关系紧密,决策过程中人人平等。距离遥远的时候,沟通成本高昂,此时小群体是社会组织惟一可行的形式。 及至农业社会,人们居住的距离更近,书写也开始出现,这些突破大幅度降低了沟通的成本,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组织。 因此,部落和王国替代了狩猎群体,此时就有了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而我们的祖先却欣然接受,因为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自有它好的一面,比如能为成员提供军事保护。 然后,1450年左右出现了古腾贝格活字印刷,再一次大幅度降低了沟通成本。 该成就促成了民主的兴起。民主制度带来了规模化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又削减了让人厌烦的等级关系。 就这样,马龙用了区区10页的篇幅,就说尽了一万两千年的社会经济演变史。 接下来的发展不言自明,无需猜测:企业将经历类似的转变。信息技术将让企业走出其封建阶段。别了,神圣的管理权。 此论调隐约让人想起芝加哥学派的伟大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科斯用交易成本经济学解释企业的边界。 科斯指出,大体上说,如果内部完成任务比承包给第三方便宜,企业就会选择内部完成。这一计算方式说明,市场的终点乃是企业的起点。 但与科斯不同的是,马龙的侧重点不是交易成本而是沟通成本。此外,他的兴趣不仅仅在于企业的边界,还包括组织的内部结构。 马龙并不能准确预知企业从此以后的发展路径。值得肯定的是,他并没有假装知道。 《未来工作》的大部分篇幅是不同组织试验新型管理技巧和结构的范例。 书中自然也提到了开放源代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Linux背后松散的程序员组织。 书中还说到了英国石油公司(BP),谈到该公司试图创建内部油气交易市场,“将外部市场引进来。”另外一个例子,是eBay的准民主化监管结构。 书中还专门讨论了“业务流程外包”,“可互换式组织的总体流程设计,”以及“业务流程的深层结构。” 为什么作者对流程如此着迷?任何企业,如果离开了层级,剩下来的就只有流程了,或曰工作流。书中说,在扁平化、分权型的未来组织,流程的配置与再造将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同样,马龙的这些说法也不新鲜。盖瑞.哈默尔在其《领导革命》(Leading the Revolution, 2000年版)一书中就呼吁企业建立内部创意、资金和人才的市场。 关于技术如何促进松散化“流程网络”的话题,如需了解详尽的论述,应该去看约翰.哈格尔的《即买即用》(Out of the Box,2002年版)。 尽管如此,《未来工作》(The Future of Work)一著是对分权化管理试验的一个广泛调查,书中有大量创见。即便不看作者的宏大历史分析,我们也会承认,不错,很有理由要朝他说的方向发展。 英国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