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陈屹的观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23日 13:33 《财经时报》 | |||||||||
她花费了两年时间采访了北大国际MBA商学院150多名已毕业的EMBA学员,最近,她出了一本书叫《超越EMBA》 本报记者 王英 她是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她对中美教育有很深入的研究和对比;她花费了两年时
近日,《财经时报》采访了陈屹女士,她认为,照搬西方教学方法和急功近利正是中国当前EMBA教育最令人担心的问题。 读EMBA的人危机感很强 EMBA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是MBA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常称为“总裁班”,因为参加EMBA的多是一些企业的“总裁”或总裁级人物。 既然做到总裁级别,自然也算是事业有成,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交昂贵学费、坐长途飞机、花大量时间来参加EMBA学习呢? 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很多老总选择读EMBA不过是赶时髦,图学位,或想通过学习来结交重量级的朋友。 而陈屹通过大量的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了解到,在EMBA的学习者中,抱有上述想法的人士的确存在,但绝不是主流,即使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想法才来学习EMBA的。 陈屹说,这些位置高高在上的人恰恰有一种比一般人更为严重的危机感,他们很多人都感觉到,如果不继续学习、不快速提高的话,自己很快就会被时代大潮淘换掉。所以,他们很多人是在困惑与危机中选择了EMBA。 发现自己不知道的 参加EMBA学习的人,很多人已经是企业界中卓有成就的人物,那么通过EMBA班的学习,他们又能收获什么呢?EMBA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吗?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财富吗? 陈屹通过对100多位已毕业的EMBA学员的采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如果EMBA能改变命运,那么,这些老总的命运也就太脆弱了;如果说EMBA真的让他们有所改变,那么,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上的多样化——哪怕是一个细微的转变,都是生命中的巨大突破。 EMBA的课程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实践。基础课程基本上只是告诉学员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面临的问题,而案例教学本身则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开阔眼界,而真正的收获多是在讨论中得到的。 陈屹引用一位EMBA学员的话说,重要的不是谁在讨论中提出了什么高见,而是这些高见背后的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处事心态等等,它是阅历和智慧的融合。作为其中一分子,也绝对不能是一张“白纸”,要想真正学到更非易事。 正像一位美国教授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自身的素质很好,EMBA会让你如虎添翼,让你变得更好;但如果你本身就不成器,EMBA也很难为你做什么。 据陈屹讲,很多EMBA学员从入学到毕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一入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抢着发言,但到毕业时,许多原先抢着发言的人已变成了虚心的听众,从彼此相互瞧不起的自以为是到最后的相互欣赏。 这一系列的转变就在于,经过两年学习,他们逐渐认识到:原来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他成功的原因;原来自以为成功的他们同样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正是EMBA学习中的另一大收获。 中国EMBA的问题 对在美国有20多年生活背景,同时对中美教育都有一定研究的陈屹来说,中国EMBA在她眼中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陈屹认为,西方国家的商学院已经存在了百年以上,而中国的MBA学院还很年轻,中国的EMBA教育更是西方商学院所没有的东西,所以问题必然存在。 她指出其中的几个问题,一是照搬西方教学方法,比如当哈佛案例变得很时髦时,很多商学院都来使用哈佛案例教学,但事实上,许多哈佛案例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也缺乏实用价值的。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MBA(EMBA)教育的急功近利。由于中国目前缺少一个关于MBA的资格审察委员会,因此对于师资、教学等都无法做出判断,于是有些人就把MBA(EMBA)当做摇钱树,见利忘义。虽然很多广告声势做得很大,但真正应该落实的东西却很虚。 一些新兴的MBA(EMBA)项目,甚至只是原来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育的翻版,或者是几位教授到国外走一圈,回来立刻就捧起MBA教材教课,老一套的东西换一个新名字就上阵了。 陈屹说,中国的商学院教育是因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迫切需要而诞生,而另一方面又没有审察制度考核它存在的价值、体系和素质,这正是中国MBA(EMBA)教育的最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