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2.8亿收购龙津 王群称啤酒业整合刚刚开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 09:55 南方日报 | ||||||||||
继今年3月9日高调收购浙江钱江啤酒之后,华润啤酒再次出手收购安徽龙津啤酒。昨日,华润啤酒在香港宣布,出资2.8亿元与安徽龙津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华润啤酒占有合资企业90%的股份,龙津集团持有10%的股份。 近年来,华润啤酒在国内收购频频,它是如何成为啤酒行业的整合高手的?对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
啤酒业整合刚刚开始 记者(下简称“记”):能否请您描述一下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 王群(下简称“王”):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过了“国内力量”的多次整合,虽然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都在整合中成为了中国啤酒业的几大龙头企业。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啤酒市场仍然是零碎混乱的,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上,10家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仅占有4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60%却被400多家啤酒厂商瓜分,所以说啤酒行业的整合刚刚开始。 记:华润啤酒在企业整合中面临怎样的障碍? 王:我觉得现在啤酒行业整合的障碍在于中国的税收体制,不仅是华润啤酒,其它的大啤酒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前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两个“必保”:一是要保证企业不能关门,因为企业关门后政府需要安置原有企业人员,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二是要保证啤酒的高税费,每吨啤酒要上缴400—500元税费,这对当地的税收是一个有利的支撑。而且啤酒的税收是在生产环节进行征收的,工厂办在哪里对税源的影响很大,这两个“必保”就使得中国的税收体制成为啤酒行业整合中巨大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通过政府减免、缓交税收等政策或偷漏税等方法将本应上缴的钱投入到市场上,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与其它厂家竞争,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国家在去年提高了啤酒行业的税收,但实际上征收的只是老实公司的税,这不仅对其它啤酒厂不公平,而且竞争的不规范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整合需要一个过程 记:在这种大环境下,目前华润啤酒的内部整合状况如何? 王:收购龙津啤酒后,华润啤酒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将达到34个,产能达到486万吨,而目前产能最大的啤酒企业也只有460万吨。 记:华润啤酒的整合取决于什么? 王:华润啤酒先后收购了一些企业,但这些新收购的企业都要有一个比较艰苦的整合期。企业的整合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二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在当地发现人才或派出管理人才,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瓶颈。 记:在整合过程中哪些企业最难改制?华润啤酒是如何做的? 王:我们并购的企业有三种性质:国企、外资、民营,事实上最难改制的并不是国有企业,而是外资,国营企业一般都比较稳,有成熟的管理体制,人事方面影响不大,在改制过程中只要注意员工身份问题,小心处理就行了,而外资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管理制度僵化,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全面调整,首先是让工人看到企业的未来,其次是眼前的既得利益,对于实在不能接受华润啤酒经营思路的员工必须实行换人的策略,而前提是新换的人要有好的工作愿望,华润啤酒会给他们新的方向。华润啤酒团队的包容性很强,不过整合仍然是两个公司企业文化磨合的过程。 规模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记:既然整合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华润啤酒收购了众多企业后是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王:从目前来看,华润啤酒大规模的收购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利润,这一成功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现金流的统一管理;二是统一采购降低原料成本;三是各分公司相互交流,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