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斯达康:小灵通数字说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17:0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王晶 北京报道 备受争议的小灵通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关于它的各种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是从1997年的0用户到目前的4000多万用户,小灵通最终用数字说明了“存在即理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2003年以来,小灵通更是全面发力,战果累累,不仅将难度最大的北京和广州攻下,而且小灵通即将在最后一道防线——上海解禁的消息也在近日见于报端。作为市话延伸功能的小灵通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更是客观意义上成为了点燃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之间战火的导火线,甚至已经牵扯到中国整个移 动市场的竞争和开放问题。 小灵通争议中奇迹长大 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1997年12月,小灵通首次在杭州余杭开通试用,由于价廉、实惠、便利,立即赢得了市场青睐,三个月时间它所吸引的用户就超过当地数年的移 动用户总数。 从此以后,小灵通开始进入众人视线,也因此引来了众多的褒贬声。1999年,小灵通开始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是不久却遇到了一次“险情”,2000年5月,信息产业部发文要求各地电信部门一律暂停小灵通项目。但经过实地考察后,同年6月29日,信息产业部又下发《关于规范PHS无线市话建设与经营的通知》信产部604号文件,小灵通正式“解禁”,明确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定位为“小范围低速移 动无线接入”。信息产业部又先后两次于2000年11月21日和2001年2月,要求提高小灵通的月租费和通话费。不过,对小灵通十分欢迎的各地电信部门都采取了变通方式,使得小灵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2001年5月,又有传言说小灵通要被信息产业部清除所占的频段,前途莫测。直到当年11月,信息产业部才明确表示,小灵通服务仍可在试点范围内继续经营,但是不得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尽管有各种阻力与困难,游走在政策边缘的小灵通最后还是获得了强劲发展,特别是在2003年。1月,中国电信在珠江三角洲投资10亿元开建小灵通网,圈进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同月,重庆电信小灵通网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2月,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开建小灵通网,其中,南京的投入在6亿元左右;华中的武汉市也将在5月份建成小灵通网;北京眼皮底下的天津也开始动手;2月下旬,“小灵通”在最后一个原本限制其发展的城市——北京——建立了第一个基站试验网。 “截止到目前,小灵通用户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去年年底时是3500万用户。”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兢说,“正因为小灵通的市场效应,中兴、华为、普天和夏新等品牌在2003年也都表现得很出色。” 小灵通最终用数字说明了“存在即理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小灵通的成功,是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达到的成功。它降低了使用无线通信的门槛,满足市场中巨大的无线通信要求。现在许多人,甚至是学生、民工都可以将小灵通作为个人沟通的工具,他们同样享有沟通权利。小灵通要给社会带来价值,让人们都能够享受信息沟通的权利,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冯光顺分析说,“而小灵通的成功,同样与我们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组织构架以及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小灵通的光明前途 小灵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技术落后”的指责,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鹰就打了一个比方来反驳这个观点:“筷子是不是先进技术,它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好像我还看不到3年、5年会把筷子淘汰,最起码在中国人里头不会淘汰。”在吴鹰眼里,小灵通的确是可以让企业饱餐一顿的一双非常灵巧的筷子。 当小灵通终于用市场推翻了这些指责后,3G的到来又引来了众人对它命运新的预测。由于小灵通占用的是3G频率,未来政策层面依然不明朗,使得小灵通看似前途叵测。但是在UT斯达康看来,3G与小灵通是一个理想的补充的技术。冯光顺说:“因为小灵通只能局限于一个地区使用,一方面是政策限制,一方面小灵通的技术确实不适合在中国做100%的覆盖。但是3G上来后,利用双模手机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业务互补,所以对中国电信及网通来讲,3G与小灵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融合、共荣。” 冯光顺还说,由于小灵通并不是要取代移 动,而是有线通信的补充,它毕竟是一种无线接入网技术,特点是它不会做到像GSM、CDMA那样在百分之百的地区或全球存在,比如说在两个城市间的高速公路上,后者的效果就要好很多。“吴鹰总裁经常说的就是小灵通只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在本市使用无线的需要。中国用户大部分收入不高,所以小灵通的存在解决了中国移 动无法顾及的相当部分人群。未来只要固定电话存在,小灵通就能够凭借自身优势获得发展。中国还有许多偏远的地方连固定电话都没有。” “除此以外,小灵通在国际市场还大有可为。很多国家的市场需求与中国相似,这些都是未来的潜力地区,小灵通资费较低的优势在众多中低收入的亚洲国家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印度有10亿人口,电话普及率只有5%,这又是一个了不得的大蛋糕。现在,小灵通的触角已经拓展到亚洲多个国家。2003年初,小灵通无线市话系统在越南首都河内和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先后开通,这是该系统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再次实现大规模商用。在越南的成功极大地带动了小灵通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孟加拉、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洪都拉斯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iPAS小灵通无线市话,并已经着手建设实验网。”冯光顺说。 眼下,UT斯达康正忙着开发国际市场,将“小灵通”风潮带到亚洲、南美洲、非洲多个国家。 UT斯达康不等于小灵通 任何事物都有弊利两个方面,小灵通也一样,在成功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人对于UT斯达康的误解,很多人将UT斯达康和小灵通之间划上了等号。在谈到小灵通的成绩时,冯光顺表示小灵通确实给UT斯达康带来一个很好的机遇,但他也强调,UT斯达康不等于小灵通,小灵通也不等于UT斯达康。 “UT斯达康公司最早做的不是小灵通,而是在有线接入网方面,后来我们把无线接入技术进一步扩展,创下小灵通这么大的市场。除了无线接入,UT斯达康还涉足了软交换、宽带、3G、光传输等各领域。像软交换领域,UT斯达康就很出色,我们是IP-DSLAM产品的世界第二大供应商,并且是世界第一大商用软交换系统供应商,其mSwitch软交换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0%。这些市场上很多人不知道。” 据悉,目前UT斯达康的收入结构为:小灵通系统设备占40%,小灵通终端占40%,有线接入、宽带、窄带等其他收入占20%。冯光顺说:“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电信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宽带及软交换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增长。” 尽管目前小灵通占了公司利润80%的份额,尽管对小灵通的增长仍有相当的信心,UT斯达康也预见到小灵通的增长会放缓,并且要将其生命周期延长,只有发展新的业务,也就是推动多元化布局与新产品。 在UT斯达康公司的前厅,记者看见一组形象广告片,片中倡导的是“新想法、新通信”。李兢说,这是他花费了不少资金并且邀请姜文制作的。“我们是想让大家知道,UT斯达康公司有许多的业务,多元化业务的核心还是通信业务”。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2003年3月10日,UT斯达康用1亿美元现金并购3COM子公司CommWorks的部分资产。不难看出,UT斯达康希望能与中国联 通走得更近一些,一方面想在CDMA设备供应上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则可以图谋3G。有消息说,CommWorks在中国联 通CDMA核心数据网络技术主要供应中占有50%的市场份额。可见,UT斯达康公司也在取得小灵通的成绩之时,正希望以一种高调的姿态进入中国的通信领域。 但是不管怎样,小灵通着实为老百姓提供了明明白白的方便与便利,并为两大移 动运营商改进服务、调整资费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仅就这一点,小灵通功不可没。记者还得到一组数据:2003年,尽管中国移 动推出M-ZONE系列获得了品牌的极大成功,2003年中国移 动新增用户2600万,中国联 通也在继续CDMA,新增用户1066万,GSM新增用户1046万,而小灵通在2003年新增用户25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