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同行直追 摩根士丹利中国领头羊地位动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 11:21 南方日报 | |||||||||
摩根士丹利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10年来,摩根士丹利始终致力于在中国建立业务联系和拓展品牌形象。它不但拔得外资企业赢得中国银行业务的头筹,而且还在竞争对手尚未染指的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渴望从中国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摩根士丹利的经营战略
摩根士丹利的中国战略出自前任总裁麦晋桁之手,之后得到了现任总裁柳浩思以及董事长裴熙亮的贯彻。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范围比其竞争对手更为广泛。除了争取股票承销以及为并购交易提供咨询这类支柱业务之外,摩根士丹利还向中国市场投入了大量的现金,投资领域涉及高档房地产、购买坏账以及收购民营企业股份等诸多方面。目前为止,它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是其它投资银行所望尘莫及的。 摩根士丹利在投资上海和香港的房地产项目、收购中国的坏账以及参股几家民营企业方面共投入了约6亿美元的自有及客户资金。它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它的投资会获得回报。据摩根士丹利的发言人称,过去10年中国业务的收入增长了12倍。 摩根士丹利的资本投资与投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例如,它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建设银行上市计划的牵头经办人。10年前,摩根士丹利与建设银行合作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CICC)。CICC现已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持有其中34.3%的股份。这对它拓展中国业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摩根士丹利的亚洲业务团队越来越中国化。过去5年间,该公司讲普通话的中国问题投资银行家数量增长了一倍,达到40人。公司还准备把驻上海的研究人员数量从现有的5人扩大至12-14人,以此来为在香港推出的中国A股追踪分析业务提供支持。外国投资者要想投资中国A股,只能通过摩根士丹利等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的经纪公司来办理。 尽管摩根士丹利有上述种种优势,但它的领先优势正在急剧缩小。2000年以来,以承办中国企业的IPO规模而论,摩根士丹利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但由摩根士丹利前总裁麦晋桁执掌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等一批竞争对手正在奋起直追。 据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摩根士丹利牵头经办的IPO的筹资额占到中国企业IPO筹集资金总额的71%,而CSFB的占有率只有0.69%,仅位居第六。 但由于去年为中国人寿承办了35亿美元的IPO交易,从2002年到今年4月20日这段时期,CSFB的平均市场占有率猛增至30%,居第三位,而同期摩根士丹利的市场占有率却下滑至43%。CSFB称,该公司也准备扩大中国业务。CSFB的中国区经理孙玮称,中国市场可不止IPO一个业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先后有两个重要人士从摩根士丹利转投CSFB门下。她表示,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有可能在中国施展用武之地。 一些竞争对手声称,尽管摩根士丹利中国业务实力雄厚,但他们完全能够与其一决高下。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查理斯称:“摩根士丹利没什么可怕的。要不是它与CICC关系密切,打败摩根士丹利易如反掌。”摩根士丹利唯一的秘密武器就是和CICC的这层关系。 某西方国家投资银行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称,由于不能增持CICC的股份,摩根士丹利最终将在战略上面临严重的挑战。如果该公司获得了更多的中国业务,它就有可能选择出售CICC的持股。该管理人士称,“摩根士丹利和CICC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他们的整体战略与我们的别无二致。” 西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