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民企海外上市:冷眼看热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17:03 《观察与思考》

  在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国民先生的桌子上,放着各种报表,最近这位高级经理人已经忙得不亦乐乎。董国民告诉记者,公司将于8月份在新加坡上市,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目前有3家民营企业已被浙江上市办确定为今年在新加坡首批直接上市企业,而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这是继浙江金义集团新加坡买壳上市之后,真正意义上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浙江公司。浙江省政府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主任丁敏哲也在新加坡表示,浙江民营企业对于前往新加坡上市,近期有较高的热情。

  海外上市热潮滚滚

  “正泰集团正准备到香港上市,到时正泰的股票肯定会涨。”面对众多香港工商界人士及浙江民企同行,正在香港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很自信。

  无独有偶,已经在内地积极筹备上市的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也透露,传化也会对今后到香港上市做进一步考虑。

  不久前的2月18日,对唐利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唐旗下的浙江展望股份有限公司(8273.HK)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绍兴县杨汛桥镇香港上市公司板块中的第4位成员。而去年6月30日,浙江民营建筑企业宝业集团在香港主板挂牌,该集团的总部也在杨汛桥镇。预计到今年,小镇的香港上市企业将达七八家之多。“杨汛桥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它是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领域海外化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浙江上市办了解到,目前已有镇海炼化、沪杭甬、浙江玻璃、浙大网新(资讯 行情 论坛)兰德、浙江永隆、浙江宝业、新利软件、中程科技等多家浙企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浙江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筹资总额突破了60亿港元。据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证券律师徐春辉先生介绍,目前我国到海外上市的大致有H市(香港)、N市(纳斯达克)、T市(日本)和S市几大证券市场,以香港最多,但目前纳斯达克和新加坡也有不少中国企业。

  从审批制到核准制,民企已经有了堂堂正正走进证券市场的机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内地主板的门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仍然太高。核准制并没有改变内地证券市场的根本属性,天平还是向国有企业倾斜,于是海外上市于是似乎成了民企最佳的选择。2001年起中国民营企业集体试刀资本市场,这一年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180亿港元,其中民营企业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据称,这个份额已经超过了民企在内地股市的同期集资额。而瑞士银行的有关人士则认为,在未来几年里,还将有300家左右的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

  浙江的政府对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也持积极态度,浙江省政府对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也寄予很高的期望。丁敏哲在新加坡指出:“我们要帮三家企业做好榜样,让第二期或更多到新加坡来的企业提供一个示范作用,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浙江有众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都拭目以待,看这里的市场到底是怎么样的。”

  境外的证券交易所也纷纷看好中国的民营企业。新加坡方面希望未来三年每年有约30家浙江企业来新上市,使三年后浙江公司在新上市的数字逼近100家,把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到另一个层面。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还于去年年初专门成立了官方的驻中国代表处,负责寻找、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到新加坡上市。他们看好浙江民营企业去海外上市,认为这些企业的基础非常好,经历了残酷的市场搏杀的企业都是好企业。

  “内地民营概念在新加坡更受追捧,融资也更顺畅,这促使公司最终确定新加坡为上市地。”浙江八方电信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年初起公司便开始准备,并最终决定在新加坡上市。

  海外上市利弊参半

  无数实践说明,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改变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海外上市的经历更是给了浙商以国际化洗礼。为确保利润增长,企业的燃料动力、工资成本、配件消耗必须比往年的最低水平再降3%。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老总说:现在,上一个项目,对今后3年的经营预测、滚动投入费用、对老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等都必须仔细调研,进行量化。“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可以筹集一定的资金,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但是上市以后要受很多制约,在经营上,以前民营企业决策非常快,上项目也不需要政府的审批。上市以后作为公众企业,对外投资要按照程序进行,要及时披露,项目建设必须取得合法的手续。这有可能限制企业的发展。第二,上市以后募集的资金不能随便用,要严格按照招股说明书去使用。第三,企业财务资料更加透明,有权威的中介机构审计,税负可能会多增加。第四,上市以后有许多机构的研究员来访,我的一些计划、盈利预测不能随便讲,有许多规矩。”

  海外上市之所以能吸引诸多国内企业,原因是多方面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徐春辉律师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并不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而国外的证券市场的流通体制非常好,这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国外市场更注中程序,相对而言更加高效、快捷,而国内对上市的要求比较严格,如要求连续三年盈利的业绩等。另外,国外对于再融资的要求相对也较低,国内市场按照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等的规定,配股和增发股票都对公司近3个会计年度及预测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有6%和10%的规定,。“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基本条件门槛并不低,但境内外审批程序较简化,既务实又创新。”浙江玻璃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这其实也是所有海外上市公司老总的想法。中国饰品行业龙头企业、资产额达6亿的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魏先生对记者说:“对内地企业而言,在港上市除了可以筹集到自由兑换的资金外,还可以透过市场的力量提升企业本身的公司管治和透明度,达到企业改革的目标。”

  但是到海外上市也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首先是费用问题,到海外上市往往要聘用境内外两个中介机构的人员,律师和会计师是必须要有两套的,还要聘请财务顾问和境外保荐人的律师等等。徐春辉律师说,境内企业到香港上市的大致费用需要860至1630万港币,这还不包括按发行总金额2.5%—4%收取的包销费,其中保荐人顾问费就要200—400万港币,公司法律顾问费也要100—250万港币,会计师费用约为150—250万港币,所以上市费用对很多海外上市公司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而据估算,民营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融资成本一般约占融资额的5%以上,以集资2亿元人民币计算,融资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这一比例在美国纳斯达克是10%以上,在香港则高达20%以上。有圈内人士指出,企业上市的最大风险存在于上市成本和融资额比例之间。显然,如果企业本身规模小,融资额又不是很大,却要付1000万元左右的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费用,这样就不合算了。

  风险市场谨慎决策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方星海认为,从融资的角度看,类似中国移动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到国外去融资固然有意义;但中国企业不应忽略越来越成熟的国内市场,一些企业目前可以轻松地在国内交易市场融到10几、20几亿美元的资金。从市场表现看,可以说中小型企业到海外上市没有任何好处,一些企业事实上就是被低估了价值,丧失了再融资的功能,根本没有达到当初上市的目标,如果他们当初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话,效果肯定会更好。

  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国证监会制定政策的节奏也显然加快。在推出保荐人制和券商发债的相关政策后,又将目光转向了上市公司,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调研已经开始,这次调研可能惠及上市公司。“与会人士都提出希望放宽再融资的条件,希望再融资的方式更加灵活。虽然证监会目前还在调研,但估计改变也将很快发生。”对于今年以来已经渐趋活跃的再融资市场,这无疑是又一个催化剂。加上千呼万唤终于要出台的创业板市场也即将推出,对想要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相当多的民企对境外上市规则不了解,这无疑加大了市场风险。业内人士说,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比国内严厉得多,上市公司即使买辆车,也要进行详细的公告;另外,香港交易所对保荐人、会计师、企业信息披露都有严格的要求,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从容应对的。

  境外上市规范性要求高,要按照境外市场规则改造民企并非易事。活跃于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软库金汇”公司总裁伍少凡认为,民企往往存在治理结构缺陷,要对民企的实际业务作出准确评估并不容易,这也是海外投资者还存在质疑的关键。

  民营企业上市,最关键的是财务规范,纳税清晰。很多民营企业财务不规范不健全,如果不正视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那么上市会很艰难。“以前的企业是用铁盒子包装的,人家看不到也掂量不出;后来企业是用纸盒子包装的,虽然可以掂量出来但看不到;上市后的企业是用塑料纸包装的,既可以看到也掂量得出。”一位来自绍兴的民营企业董事长形象地向记者表述。

  投资界人士称,海外投资者或传媒对内地民企大股东往往一无所知,而民企富豪赚第一桶金的过程,往往充满神秘感。民企上市后,治理结构缺陷并未改变,要对民企的实际业务作出准确评估并不容易。这也是海外投资者从开始的热捧到后来的质疑的原因。有权威人士称:“内地民企管理层素质普遍偏低,民企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比红筹、H股还要大。”

  针对浙江众多民营企业磨刀霍霍、争相上市发掘资本运作金矿的热潮,一些专家冷静地指出:民企要慎言上市,即便上市也远远不能“一上了之”,绝非一上市就万事大吉。这次风波成了内地民企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市场形象的一个转折点,香港市场投资者本来对产权清晰的内地民企有一种一厢情愿的“私有制溺爱”,但“诚信风波”的发生让他们提高了警惕;而且,投资者这样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上市民企的市场价格定位。浙江大学民营企业研究中心的汪教授认为,境外上市对公司的管理和财务要求以及对企业透明度要求都很高,许多民企在这方面的历史记录都很差,习惯也很难一下子改过来,这就制约了前进的道路。另外,许多企业在保护中小股东等方面观念不强,这从一些上市公司的“抽水”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来。这对于上市仅为了圈钱、资本情结远大于改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内地民企来说,都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观察记者 袁华明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民企海外上市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