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合同快到期了 大公司如何对待“刺头”骨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8日 14:16 《人力资本》

  一位优秀员工被动“出走”,一纸降职通知由来已久,一份关键合同雪中送炭,究竟是欣赏他的干练,容忍他的张扬,还是干脆彻底放弃?

  策划/执笔 黎婧敏

  本期嘉宾: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杜群利 浪潮集团副总经理

  杨彤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

  肖佳 北京爱立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人事运营总监

  罗青华 佐佑顾问

  “当、当、当”,安平的脚步急促而有力地敲击着走廊地面,声音渐渐远去。荣总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又站起身往窗外望去。安平已经上了那辆银灰色宝来,很快消失在东三环的滚滚车流里。

  “刚签的,我的老客户一下要了十二台。”

  一份关键合同

  一个小时前,许久没有露面的安平突然出现在荣总面前,径直递给荣总一份合同,“刚签的,我的老客户一下要了十二台。”语气还是那么冷,还有点居高临下。

  “最近,你忙什么去了,销售会议也不参加,平时手机也不开。”荣总有些意外,却很快镇定下来。

  “哦,是吗?”安平眼都没抬,“我不正落个清闲,降职了,我也不想在公司里晃来晃去,招人不待见。”安平很快拎着包走了,每次见面总是三言两语,却火药味十足。

  “这个趾高气扬的家伙。”荣总把桌上的销售合同合上,喝了一大口“铁观音”,还是觉得口干舌燥。这段时间,他总是心急上火,年初分公司销售额一直在低谷徘徊,眼看季度末就要到了。想起安平刚才的得意劲,荣总就气不打一处来,明摆着是挑衅:“怎么样,离了我安平,业务玩不转了吧。”

  “你若不听话就不让你转正,我代表的是总公司的意见”

  一次被动“出走”

  安平是分公司的创业元老,一直担任销售经理,十分精明干练,深得总部信任。荣总空降到分公司出任业务总经理时,安平已经来了两年,并一直是业务顶梁柱。最初,荣总对安平也是信任有加。可时间不长,荣总就发现了安平诸多问题:

  1.高压政策。安平一向自信武断,要求销售员凡事得听从他的意思,稍有不从,没准就得穿小鞋。

  2.嫉贤妒能。如某销售员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则在工作分配上给其很差的资源,并且不给予必要的支持。

  3.抢夺销售员的业绩。身为销售经理,安平却心眼不少,如果某项目进入实质谈判阶段,他就会以推进项目为由介入,并且不再让销售员跟踪,自行操作。待销售员询问时,便以涉及回扣等敏感话题搪塞。

  对于安平的种种行径,很多销售员都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在这个中等城市,在一家外企做销售还是不错的机会。荣总也曾找安平谈话,提醒他在管理上多加注意,并多次安排安平参加一些领导力培训课程,可收效甚微。

  安平依旧张扬,有时连荣总也不放在眼里,荣总为此也很烦恼,他想过解聘安平。终于,何亮的“出走”,使荣总下定了决心。

  何亮是分公司去年8月份招聘的销售人员,是荣总亲自面试的,小伙子热情上进,而且肯吃苦,脑子活。复试时,安平却在一边冷言冷语,“刚毕业,一点销售经验都没有,让我怎么带。”何亮就职后,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不到3个月时间,就将安平给的垃圾项目做活。可安平一直盯着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挑刺,并且不给何亮应有的培训。上班3个月了,何亮连公司销售部门一些基本程序都不清楚,与总部沟通困难,工作压力巨大。安平却找到何亮谈话,劝何亮听从他的管理,并扬言“你若不听话就不让你转正,我代表的是总公司的意见”。最终,何亮无奈之下提出辞职。

  其实在何亮之前,已有另一销售人员因不满安平的管理而走人。因为安平的存在,整个销售部门死气沉沉,人心浮动。

  “我还在公司任职,该做的我都会做好,迟早我会证明一切的”

  一纸降职通知

  荣总很快向总部建议解聘安平,并列举了许多事实和理由。总部对此事十分慎重,三天后才明确回复:鉴于安平的业绩和资历,不宜解聘,建议降职为高级销售主任。荣总当即宣布了总部这一降职通知。在座的销售人员人心大快,某销售员私底下说:我在公司熬了三年,终于熬出头了。

  一向张扬的安平突然变得沉默起来,那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呆到很晚。荣总本想去宽慰几句,可又担心安平说他落井下石。第二天,安平的办公室大门紧闭,第三天、一周后都是如此,每周的销售例会也不见他的身影。分公司举办春节年会时,荣总邀请安平参加,手机打了半天都是小秘书留言状态。许久,才收到安平的E-mail:我还在公司任职,该做的我都会做好,迟早我会证明一切的。

  安平虽然还在职,却从不主动向荣总汇报工作。荣总倒并不在意安平若即若离的状态,他头疼的倒是这种状况如何改善或者结束。安平的劳动合同5月份就到期了,荣总也想过不再续订,可安平毕竟是创业元老,工作能力也挺强,降职后居然还拿回了十二台设备订单。再说让安平走,总部这次会同意吗?其他员工是否会觉得寒心,认为他赶尽杀绝,没有人情味?可如果再续订,经历过降职风波的安平还能正常、积极地工作吗?以后又……

  盯着茶杯里交织的绿茶叶子,荣总陷入了沉思。

  (备注:经查,安平拿回来的十二台设备订单,并非他的直接成绩,因该客户信赖公司产品,前三期项目一直与公司合作愉快。)

  (本案例系根据真实个案编写)

  案例坊问题:

  1.如果你是荣总,你是否会与安平续订合同,理由呢?

  2.如果续订,你如何“摆平”与安平之间的尴尬,使他正常、积极地工作?如果不续订,如何说服总部,并尽快消除对业务及员工的不良影响?

  3.我们经常遇到与案例类似的管理困境,不妨说说您的故事和高招。

  安平的张扬,荣总的犹疑,总部的距离,究竟是谁造成了今天的管理困境?

  谁之过

  争锋一:安平是咎由自取

  杜群利:这里我想提一下GE公司评估和对待四种“类型”干部的方法。第一种类型:遵守公司的价值观,又能完成指标的,提拔重用。第二种类型:与公司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也不能完成指标的,敬请走人。第三种类型:有共同的价值观,但完不成指标的,再给一两次机会。

  上面的那三种类型都不难办,但是第四种类型是最为棘手:这就是那种与公司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但却又能完成指标的经理;他们能完成指标但却是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完成的,而且还常常欺下媚上。这种人是最难舍弃的,因为公司总是希望能出业绩,而且让完成了工作任务的人走人,也会显得不自然。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这样的第四类人手里掌握着权力,他们会破坏公司赢得今天和明天所需要的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公司一旦动手清除第四种类型的经理,公司的事业就会产生飞跃。安平就属于这第四种人,他是咎由自取。

  杨彤:公司必须赚钱,获取利润,但不能以牺牲管理基础为代价。这是长期与短期的平衡问题,从短期看,安平拿回了订单,公司会得到销售额,但公司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将严重阻碍骨干员工的成长,无法建立优秀的销售团队。从长期看,如果不处理安平,公司将无法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员工的士气将受到严重打击。

  争锋二:荣总戴着有色眼镜

  罗青华:案例中的问题,本质上不是续签合同问题,而是“用人”问题。通过案例可以看出,荣总对安平的评价,是带有“有色眼镜”倾向的。比如“嫉贤妒能、心眼不少”等评价,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色彩。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客观分析下属的优势与不足。否则,很容易陷入“人黑越看越丑的”的心理陷阱。那就很难发现下属的优势了,而且也会形成沟通的“心情障碍”,以致导致相互的信任危机。

  争锋三:公司管理存在问题

  肖佳:这个案例很有意思,表面上是安平的合同快到期了,是否续订的问题,其实深层次反映了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公司绩效考评系统标准不统一。在荣总“空降”前,“安平是分公司的创业元老,一直担任销售经理,十分精明干练,深得总部信任,并一直是业务顶梁柱。”而荣总加盟后时间不长,就发现了安平实施高压政策、嫉妒贤能、抢夺业绩等诸多问题。安平前后判若两人,说明公司考评标准并不一致。

  公司用人机制也存在问题。既然总部一直很信任安平,安平自己也很能干,为什么不让安平内部晋升,却偏要“空降”荣总?公司在人员配置方面忽略了内部员工的心理感受,也造成了安平对荣总潜在的敌意与抗拒。安平与荣总的矛盾潜藏已久,冲突因利益而起,又彼此缺乏坦诚的沟通与信任,合作自然缺乏基础。

  总部授权不力,沟通渠道明显不畅。总部对分公司没有充分的授权与信任,该管的也没管好。公司基层员工与总部并没有畅通的申诉渠道,总部对安平的种种行径也似乎充耳不闻,而荣总提出要解聘安平,在事实与理由面前,总部并没有完全信任荣总的判断,让荣总充分做主,而是“经过三天的慎重考虑”,建议降职。荣总夹在中间,也没有了果断与魄力。

  从案例来看,荣总自身也缺乏果断与自信,在用人方面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平连着数月“销售会议也不参加,平时手机也不开”,荣总虽然在心里颇有微词,但表面上还是迁就安平,相信别的员工看在眼里,对荣总的威信多少有些影响。其实作为职业经理人,对这种“镇不住”的员工采取消极的管理方式显然行不通,应该以专业方式去果断处理。

  续订合同需要“摆平”尴尬,终止合同需要消除不良影响,两者相衡取其轻。荣总该如何选择?

  续订VS终止

  争锋一:快刀斩乱麻,不再续订合同

  杜群利:如果我是荣总,我不会与安平续订合同。理由很简单,“因为安平的存在,整个销售部门死气沉沉,人心浮动。”“安平拿回来的十二台设备订单,并非他的直接成绩,因该客户信赖公司产品,前三期项目一直与公司合作愉快。”并且关键是他的三个问题代表一种恶劣的价值观,与一种好的公司文化格格不入。

  “荣总也曾找安平谈话,提醒他在管理上多加注意,并多次安排安平参加一些领导力培训课程,可收效甚微。”也就是说荣总在“摆平”与安平之间的尴尬,使他正常、积极地工作方面已经做了努力,续聘是不太有利了。因此关键是“如何说服总部”不再续聘,因为他刚有12台的业绩,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我想荣总首先要解决“分公司销售额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问题,他要身体力行,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摆脱安平的干扰,给销售员工建立公平的工作环境,带领员工将业绩做好,取得总部的信任。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取得总部对不与安平续订合同的支持。我想因为合同到期,不再续订,要比合同未到期解聘容易些。因为“对于安平的种种行径,很多销售员都是敢怒不敢言,”消除对员工的不良影响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安平是咎由自取,“其他员工是否会觉得寒心,认为他赶尽杀绝,没有人情味?”的疑惑也容易消除的。

  肖佳:眼下的荣总不能陷入是否续订合同的烦恼而难以自拔,应该尽快解除安平的劳动合同。这也是荣总顶住压力,展现自己能力的时机,并可以此为契机,改进公司内部人事管理,如以安平为案例组织员工展开讨论,进而培养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

  如果分公司规模不是很大的话,建议荣总可以考虑取消安平这一职位,员工可以“越级”直接汇报,减少不必要的层级,使组织结构扁平化。荣总还要与总部很好沟通,争取在用人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争取总部的信任与支持,争取充分授权。

  争锋二:现在决定为时已晚

  杨彤:如果在这个时候来决定是否续订合同,已经晚了,应该早些准备和处理。我认为安平不适合做管理工作,可能是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因此,先前将其降为销售主任应该是对的,问题是安平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调整安平工作前,荣总应充分与其沟通,可以借助一些测评工具分析他的优点和不足,并明确告知公司对他的要求和希望,在改变不足后,职务是可以恢复的。在得到他的认可后,再实施工作调整,效果可能会不一样。但也有可能在沟通时,安平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想改变,如果是这样,荣总应向总部详细汇报情况,并向总部做出业绩承诺,坚决尽早辞退安平。

  至于处理安平如何向总部解释,这不应成为问题,因为一个运作良好的企业,不应因为追求短期销售额而放弃了原则。如果将分公司的管理交给了荣总,总部就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另外,从案例上看,如果处理安平,对员工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同时,荣总在向总部解释时,一方面必须将辞退安平后的工作计划向总部进行汇报,并做出业绩承诺,以打消总部由于安平离开而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疑虑,另一方面必须在公司内进行正面宣传,强调管理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打消员工关于荣总和安平可能出现私人恩怨的怀疑。如果荣总不能这样做,辞退安平将是一件危险的事,也证明了安平对他的重要性,荣总的能力就值得怀疑了。

  争锋三:先摘掉有色眼镜,再考虑是否续订

  罗青华:案例中的问题本质上是“用人”问题。所以先给荣总提几点关于用人的建议,再来考虑是否续签与安平的合同。摘掉“有色眼镜”,树立“长处思维”。人是几乎不能被改变的,只能被引导调整。所以,用人时一定要善于发现下属的长处,将其配置到适合的位置上。

  仔细分析,安平具有如下特点。在创业阶段担任销售经理,非常适合;具有很强的业务开发能力,是业务顶梁柱,精明干练,自信果断,通过业绩得到总部信任;而且非常追求个人成就,好强。比如他面对降职的回复,“我还在公司任职,该做的我都会做好,迟早我会证明一切的”。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不能有效地管理协调激励下属团队,与上级(荣总)的沟通也是有问题的。虽然参加了培训,也改变很少。

  这说明安平可能并不适合担任“管理型”的销售经理职位。创业初期的销售经理,实质上是“业务型”的,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客户、销售开发和个体业绩。而管理型销售经理的主要对象是员工、组织协调和团队产出。职位内涵的快速变化,导致同一个人,在称谓上一样的岗位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绩效。所以,不是“人”出了问题,而是“管理”出了问题,给他的工作不适宜发挥他的优势。

  根据安平的特质和经验,如果公司有新产品或新市场开发任务,交给他去做,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当然,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应该给个更高的“职位帽子”,比如高级销售经理。我相信,面对现在这种局面,对安平而言,也是很痛苦的。

  无论结局是去是留,荣总和安平都要都要经历一次心理“阵痛”。

  痛定思痛

  杜群利:确实我们经常遇到与案例类似的管理困境,我们也曾解除过类似安平的大区经理的劳动合同,其问题与文中所写的安平的三个问题完全类似。我的故事就不说了,高招也谈不上。我想就此案例谈点看法。首先我觉得,该公司的激励考评制度建设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即安平为什么需要“抢夺销售员的业绩”?对销售经理与业务员应有不同的职责和考核指标,他们的薪酬只与自己的指标有关,销售经理就没必要抢夺销售员的业绩了。因此荣总眼下的工作首先应放在完善制度上,要明确岗位职责和绩效指标,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也就是给员工建立公平的工作环境。第二,要倡导一种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和诚信的价值观。这需要荣总身体力行,为员工作出表率。我想只有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根基,在干部的取舍上才有一个标准,而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杨彤:案例中的销售流程设计很可能出了问题,公司品牌也在培养阶段,公司要想谋求长远发展,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绝不能将销售业绩寄托在个别人身上,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将个人的资源转化为公司的资源,否则一个安平走了,第二个、第三个“安平”还会继续出现。

  罗青华: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员工是否产生良好的绩效,是评价“管理”是否有效的根本,也是评价任职者是否胜任管理工作的关键。由此看来,作为管理者的荣总,在激励下属方面,好像不比安平做得好。另外,“组织立场”是管理者必须坚守和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对安平进行评价时,还是与安平沟通过程中,乃至决定升降用留时,请荣总都切记,永远站在公司的角度。千万不能从安平下属的感受出发,或者从自身感受出发。因为,只有当下属充分感觉到,你是客观的站在公司立场和角度时,下属才能更为坦诚和信任地与你交心,也更能听进去你的分析和劝告。

  肖佳:公司在管理方面也应该反思。授权与风险是呈正比的,既然让荣总“空降”到分公司,就应该给予充分信任和授权,才不会导致安平扬言“你若不听话就不让你转正,我代表的是总公司的意见”,越级上报导致“微观管理”,这样公司管理系统才会正常运转。另外,公司在考核业绩与流程方面应重新梳理,修订销售佣金办法,使之更为公平、公正,倡导管理者与员工平等、合作的企业文化,安平现象才不会卷土重来。

  附:七嘴八舌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荣总与安平卷入了“较量”的纷扰中,编辑部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Postman:很多公司都有安平这种员工,我以前就职的公司就有这种事,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销售员其实是买的假文凭,但他能拿单,领导们也对此心照不宣。但作为员工来看,与这种同事共事总感觉掉价,领导对你也不是真正的信任。我记得当时人员流动率一直很高,我干了几个月就走了。

  Jenny:管理层级就是金字塔,顶端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出现管理冲突时,自然是安平这样的基层最快被干掉。

  Lucky:如果我是安平,我心里也一定很紧张,虽然表面还得装出强悍的样子。

  Sun:做事一定要有目的性,权衡利弊。安平和荣总分担的责任完全不一样,因此所承担的后果也应有所区别。

  Apple:安平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个人,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欺骗所有人,难的是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

  Xu:公司还是应该以阶段性眼光看待安平这事,如果分公司规模不大,销售人数不多,业务离了安平很可能玩不转;如果规模够大,离了谁都照样。

  Sally: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安平既是千里马,可又是害群之马,荣总如果不想让这匹马儿跳槽,就要有伯乐的眼光,又要有驯服烈马的技巧和心理准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