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2004中国隐形冠军 > 正文
 
张维炯:全球产业分工造就中国隐形冠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 18:54 赢周刊

  

上海会场

  ——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张维炯教授

  -赢周刊记者 尹东伟

  赢周刊:怎样理解隐形冠军这类企业的成长模式?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维炯:这种模式在国外很普遍。美国90%的企业都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的,很多不出名。在欧洲,很多企业都在专门做很小的部件。我去过一个德国企业,专门做很小的液压泵,这种产品,很多大企业没有兴趣做,他却能做到最好。现在国外大企业在国内投资,但与之配套的小企业没有能力到中国投资,所以国内企业就有为这些大企业做配套的机会了。这些企业不需要很有名气,只要能够为大企业解决问题,质量过关,成本核算也在范围之内,就能够持续经营。一个跨国大企业来了,就为国内企业带来很多机会,这个机会就是隐形冠军的机会。他们不在大众的视野之内,但做得很好,这其实也是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造成的。隐形冠军的意义就在于企业只要做好一件事,把机会抓住,就能很好地生存,所谓行行出状元嘛。

  赢周刊:西蒙先生说:隐形冠军不能仅仅靠成本优势,还有要抓住自己的核心,比如控制设备、控制专利。目前国内隐形冠军大部分还是基于成本优势,他们如何寻求成本以外的核心竞争力?

  张维炯:现阶段,国内的劳动力价格仍然还保持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国内民企就能抓住很大的市场。没有这个优势,很多事情都没法做。比如浙江正泰,一个低压开关就有几百个部件,很多部件都不是自己做的,而是配套的小企业做的。这些小企业就是靠低成本取胜的,而且质量也可以接受。但这种低成本优势能够维持多久就很难讲,从长远看,成本优势是会转移的,惟一不变的就是核心优势——比别人做得更好、更新,产品开发能力更强,还有就是寻找市场需求的变革能力。市场有了这个需求,你能抓住,组织这个产品,这就是企业变革的优势,这才是长期的、持续的优势。寻求新优势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寻求新产品的开发,二是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进行核心多元化。

  赢周刊:和国外隐形冠军相比,中国的隐形冠军在市场全球化方面差距更大。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内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张维炯:要明白走出去需要什么条件:了解市场、法律、政治环境,了解国外经营过程。如果没有这些,走出去就是空话。小企业没有投资能力,就要借助外国的流通渠道,一定要让产品先进去,这才是一个更合适、现实的选择。

  赢周刊:从企业战略的价值取向看,如何评价“隐形冠军”的成长目标和质量?

  张维炯:隐形冠军的好处就是在市场上避开竞争。他们只要在专注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世界上由各种各样的企业组成,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只要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很好。发达国家市场成熟,机会也较少,所以企业很现实,找一个细分市场专注去做。再过一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后,机会也会变小。到那时,隐形冠军的概念就能被更多的国内企业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中国的隐形冠军更多是国际产业分工形成的,今后更多会是产业成熟之后由细分领域专注造成的。

  赢周刊:隐形冠军的成功之道对于大企业的基业长青有哪些借鉴意义?

  张维炯:隐形冠军的开拓、创新精神,大企业也需要。现在大企业热衷于细分战略业务单元,这就是一种规避、控制风险,同时又保持小企业灵活性的方式。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