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农村新型社保体系 村民养老可领退休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 08: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让农民不失业、不失保、不失靠 青岛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本报青岛3月9日电 记者 宋学春报道:从今年1月1日起,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全区10万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村民到退休年龄每人每月可领到278元的退休金。青岛市
按照区市、镇村和农民个人各1/3的“三三制”筹资原则,青岛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城阳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在全区近20万农户中全面推开。去年,区、街两级财政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达6000余万元。 针对农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问题,今年市和区、市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确保年底前在全市农村全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相应建立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去年崂山区有1400余人获得医药费报销,22个困难户在报销医药费后还获得大病补助金补助,个人报销最高额18750元。 为保障农民就业,青岛市打造起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平台、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平台和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平台,保证年均向本市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以上。从今年开始,各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同时,青岛市还逐步完善农村“低保”、优抚对象优待抚恤、五保供养和救灾应急援助制度。1997年青岛市就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今年又提高了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不低于820元,使5万多贫困群众进一步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