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1日的美国《财富》评选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人士,沃伦·巴菲特名列第一。为亲眼目睹沃伦·巴菲特的风采,作者努力成为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
-文/杨天南
最近的《财富》美国富人排行榜的结果丝毫不令人意外,盖茨以407亿美元列第一,巴菲特以305亿美元列第二。这种排名几乎与五年前一模一样,但这期间市场已经沧海桑田。这里财富的计算主要以他们所持有的股份数额乘以市场价格计算,盖茨的公司是鼎鼎大名的微软,巴菲特的公司是很多人不太熟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经过近四十年的运作,沃伦已经完全将这家纺织公司变成了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旗下包括保险、信用卡、饮料、家具、新闻媒体、珠宝、制衣、制鞋、糖果等等看似业务不相干的行业,但它们却均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劲的财务能力。至于如何强劲,试以他的《水牛城新闻报》为例,该报业公司2000年税前利润为5200万美元,而其总资产仅为3000万美元。
200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报显示,自1964年至2001年,公司的账面资产增长了190194%,而同期S&P500的增幅为4742%。注意这只是账面资产价值,其股价在同期的增长为912500%,也就是每投资1万美元,现在有9125万美元。在此期间,投资人除了耐心等待,什么都不需要做。
世界上最贵的股票
两年前跟一个朋友提到,美国最贵的股票大约七八万美元一股,他倒吸了一口凉气说:有七八万美元,谁还炒股票?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的价格约74000美元一股,相信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高昂的单股价格。该公司数天前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盈利22亿美元,每股盈利1452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一倍有余。其实,两年以前曾经有一家更贵的股票,它是日本著名的网络投资家孙正义旗下的雅虎日本(YAHOO JAPAN),股价高达1亿日元,相当于100万美元一股。网络股高峰的时候,孙正义成为超越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可惜好景不长,其财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下跌了逾90%。
巴菲特公司的股价由30多年前的每股8美元至今涨幅远远抛离大势,其特点是从来不分股,也几乎不派红利。这一点对于国内热中于派送红股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多少应该有些启发。
依据巴菲特的看法,送红股不增加任何股东价值,一个100的大饼与两个50的小饼实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账面游戏而已。对于后者,他认为如果公司有更好的投资方向,就不应该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这样做,有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同时可以避免投资者拿到红利时的二次征税。总之,股东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公司管理层行为的核心。
我要去见巴菲特
第一次真正知道巴菲特,是在1995年底读到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在那个冬天,他使我真正明白了投资的意义。1997年初,我被一家报纸采访,文中提到我的投资风格深受巴菲特的影响,恰好在同一版上将我的照片与巴菲特的照片登在一起。我随即将报纸寄给巴菲特,不久收到他秘书转来的感谢信,那时我立下一个愿望:有一天我一定要去见见巴菲特。
想见巴菲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友人建议我买一股伯克希尔的股票,可以借参加股东会的机会见到他。即便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下子拿出7万美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该公司发行了A、B两种股票,每30股B股相当于1股A股。2001年初,我通过证券公司以2300美元的价格买了几股B股。美国的证券交易早已经是无纸化,所以,绝大多数股东并未真正见过其股票的真容,但是只要投资人有要求,可以取得真正的纸质股票。我实在是好奇伯克希尔股票的真容,于是,另外支付了25美元申请了一股股票证书。恐怕我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这家公司真正股票的人。
不久收到公司寄来的年报以及参加股东大会的邀请:2001年4月28日于奥马哈。
胜过新年和圣诞节的股东大会
奥马哈位于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一个不大的城市,该州自然气候比起东西海岸差很多,经济也相对落后。巴菲特能在远离喧嚣的华尔街创造出如此杰出的成绩,的确令人感慨和佩服。
奥马哈机场店铺里摆着各式的关于巴菲特的书籍和录像带。当我走出机场时,向咨询台的一位老者打听去伯克希尔的路径,对方马上热情地说:你是来参加股东会的吧?原来,在奥马哈最热闹的季节不是新年和圣诞节,而是巴菲特公司每年的股东大会。每当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投资人从世界各地赶来聆听“奥马哈圣人”的智慧,当地的旅馆爆满,人头攒动。由股东大会带动一方的经济繁荣,除此之外,恐怕难寻第二例。
大约有12000位投资人来参加大会,由于参加股东会的人数年复一年地增长,巴菲特这次将当地最大的体育场租了下来,并说再过两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场馆落成。
“第一个从北京来的股东”
巴菲特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股东大会的前一天,他旗下的珠宝公司——博莎珠宝公司只向公司的股东开放,投资人凭股东卡可以享受价格优惠,额外的回报是他们有可能“偶然”遇到巴菲特本人。
在打听到准确的消息后,我一早就跑到现场,早早坐在主席台旁,等待他的出现。陆陆续续地来人将我当成公司的工作人员,问我能否得到巴菲特的签名。当等待的队伍持续延伸时,大家开始交谈一个有趣的话题:你持有股票多长时间了?因为从这里可以推算出对方的财富。
有一个从比利时来的家伙对我说,他30年前就买了,令我惊讶不已,要知道奥马哈的一些农民就是因为30年前投资了伯克希尔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巴菲特在四个壮硕的保镖陪同下出现了,人们开始激动。我走上前说:我从北京来,对你仰慕已久。
巴菲特讲话速度飞快:欢迎你,恐怕你是我的第一个从北京来的股东。在他给我签字留影的过程中,我让人为我至少拍了四张,但给我拍照的人竟然因为激动无法按下相机的快门,仅仅完成了四分之一的任务。
股东会的当天,为了占个好位置,我清晨6点就赶往预定9点开会的体育馆。本来以为自己是早起的鸟儿,当车子慢慢驶近时,远远一片红色在晨曦微露中壮大,早已有两三千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队,每人手中提着可口可乐的红色手袋。巴菲特的精明在这一天体现无遗,在主会场的四周摆满了他旗下的商品,可口可乐、运通卡、巧克力、世界百科全书、运动衣鞋等等。
这就是巴菲特的策略: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买了几件带有公司标志的运动衫做纪念——公司的标志是一只手抓着一把美元。
会场的中央悬挂了一块巨大的银幕,大会正式开始之前,放了一段关于公司的录像,有趣的是公司的司歌,起头由巴菲特亲手弹着五弦琴领唱,歌词的大意是,我们的伯克希尔提供人们的所需,你要是口渴,我们有可口可乐;你要是想刮胡子,我们有吉列;你要是需要信用卡,我们有运通卡;你要是想吃巧克力,我们提供禧诗糖果;你要想买家具,我们有全美国最大的家具店;要想学知识,我们有世界百科全书;我们还有衣服与鞋子,地毯与报纸,珠宝与保险。总之,我们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将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在众人的合唱中,每一个股东都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
主席台上只有巴菲特和副主席查理·芒格两个人就座,四周围着世界各地来的股东。由于每个人手中都已经有年报,公司仅仅用了5分钟时间请审计师做了说明,接下来的6个小时是巴菲特回答大家的提问。这是聆听投资智慧的机会,天才的火花常常成为新闻与出版物的内容。我在会上遇到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股东。他显然已经发现了除了持有巴菲特股票之外的另一种生财方式,那就是写关于巴菲特的书,名为《永恒价值:沃伦·巴菲特的故事》,而且每两年更新内容,一再再版,很是畅销,书的页数也从几百页增至一两千页,该书已有中文译本。
我也排队想问一问巴菲特关于中国股市的看法,可是太晚了,已经有上百人等待提问。投资人自然珍惜难得的机会,有人提到对于类似可口可乐似的巨型公司如何能够再成长以及抵御其他普通品牌的侵蚀。
巴菲特表示可口可乐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销售,在海外市场上,每人每年平均喝59罐可乐,在美国每人每年喝300罐可乐,因此可口可乐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每天卖出7亿罐的饮料,如果你将7亿罐乘上365天得出大约2500亿罐,以可口可乐税前盈利25亿美元计算,也就是一罐可乐赚1美分,其实并不多。装饮料的铝罐成本就要6美分,加上其他原料如糖,以及配送成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等,其他公司很难提供比可口可乐更具优势产品,这些无形中将可口可乐变成了一个消费垄断型企业。人们从这短短的问答中,已经学到了商学院的必修课程。
投资人常常提出一些有趣而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巴菲特先生,我买了你的股票,你已经70多岁了,万一哪一天发生问题,我可承受不了。巴菲特答道:我也承受不了。
巴克希尔拥有一家巧克力糖果公司,运营出众,但也有淡季的时候,他表示:在生意疲软的时候,我们就散布谣言说,我们的糖果能刺激性欲。非常有效。我是说谣言有效,而不是糖果有效。巴菲特的风趣可见一斑。
巴菲特说话的语速比一般人快许多,不知道是否因为他想向众人表示他仍然宝刀不老而有意为之。
巴菲特的小公司大企业
趁着会后的一天空闲,我开车到巴菲特办公所在地看了看。这个世界上知名的公司位于基威特广场。那天是星期天,街道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以致我都无法留影做一个到此一游的纪念。当我走进十几层高的办公楼时,大楼只有一位管理人员。他指着大厅里的水牌说,伯克希尔仅居14层楼的一半,公司名字毫不显眼地淹没在其他公司中。根据2002年的公司年报,它的净资产为1695亿美元,而这里只有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十二个半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个为非全日制工作人员。
巴菲特就住在不远的三十多年前购置的房子里,拿着区区10万美元的年薪,管理着一个伟大的公司,为股东创造着财富。他说:不是我喜欢钱,而是我喜欢看着它们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