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2003财经类杂志封面秀 > 正文
 
传统资源是一座金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 10:43 《数字财富》

  工行网上银行并没有将在线交易作为网上银行的切入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工行的金矿——几百万个大客户

  本刊记者李硕/文

  镜头1:每天下班之前,郭自光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电脑上检查公司当天的资金状况
。作为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他执掌着新华人寿旗下几十家分公司的资金调度大权。“在许多保险公司,把三级公司的资金归集到总公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自从使用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以后,现在只要几分钟就够了。”

  镜头2:B女士有个上幼儿园的儿子。最近她和工商银行在线签了一份协议,同意通过工行网上银行的收费站交托儿费。协议签完,工行网上银行的“收费站”每月便将这笔钱直接从B女士的账户划入幼儿园的账户上,而这一切都是计算机自动联网完成的。B女士也有权采取一些自我保护,即在合同中规定:银行每月只能划一次账,并限定每次最高划款额。

  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算不上是早起的鸟,但目前看上去,它却是所有网上银行中最有食吃的。

  工行网上银行2000年正式推出,但它对企业银行业务的渗透率,在国内银行业一直处于领跑地位。2002年,工行仅企业网上银行部分的交易额就达到了53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工行网上银行已经实实在在地步入快车道:每个月的增长都在10%左右。就连工行电子银行中心总经理王刚也感叹:“当初并没有想到会发展这么快!”此外,工行还获得国际权威金融杂志《银行家》评出的2002年度“全球最佳商业银行网站”大奖。

  尽管业内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与管理颇有微词,但是继在中国第一个实现数据大集中之后,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再次在中国的数字银行运动中以大比例之差一举夺魁。这一切的背后,确实也有着发人深省的东西。

  “主动脉血管”

  在采访中,郭自光十分庆幸新华人寿早早便将结算业务全部放在了工行的平台上。“我们公司是第一家与工行在网上银行业务实行总部级合作的企业。”郭自光表示。正是这个合作,使其避免了很多同行在资金归结上曾经遇到的麻烦。不过在他看来,网上银行的好处决不止是方便、快捷这么简单,“它对公司管理起的作用是质的飞跃!”

  尽管成立于1996年,但新华人寿是自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的,这也恰好与工行网上银行的发展同步。2000年2月,工行网上银行开始在几个城市试点,新华人寿便很快将所有结算业务转到工商银行。

  据郭自光回忆,在双方签定网络银行的服务协议后,新华人寿旗下所有分公司的保费都通过工行的网络平台归结在一个账户上,而支付给分公司的费用则通过网络划拨到其它账户上。也就是说,总公司每天都可以将各地分公司收来的保费及时上收,然后再根据分公司的业务需求为其调拨资金。

  虽然看起来这并不复杂,但对许多企业而言,却是个让他们烦恼了多年的大问题。大型企业旗下往往有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又要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银行开户,资金在公司内部的流动往往会因银行间的收转而延误。“有的银行连自己内部不同地区分行的资金划转都不顺畅,更不要说跨行了!”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这一问题对企业,尤其是对保险公司这类强调资金运作的企业影响很大。

  在保险行业内摸爬滚打数年的郭自光便对此有深刻体会。“要是将资金从三级公司上收到总公司的时间耽误了很久,会给总部的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由于保险公司每天既要收取保费,又要面对理赔,资金在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即便是在银行耽误一天,也可能造成分公司周转不灵,进而影响业务。因此,许多保险公司都只能将分公司收来的保费和付出的理赔费放在一个账户上,以保证分公司的正常运营。而这样一来,总公司就很难及时掌控分公司的财务收支状况。更严重的是,一旦有分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总公司还不容易及时发现。

  借助了工行的网上银行,新华人寿的资金调度不再需要坐站站停的慢车,而是乘上了清一色的直达快车,目前已“做到对分公司的资金状况全部进行实时监控”。如今,新华人寿各分公司的支付账户额度很小,一旦临时有超过计划的大额支付情况发生,分公司只要发传真来,总部可以及时将资金调拨到分公司。“这样不但有效地控制了风险,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目前,新华人寿已经在全国拥有29家分公司,65家三级公司,仅去年一年通过工行网上银行划拨的资金就接近400亿元。“在保险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资金管理是第一位的。”郭自光表示。而工行的网上银行也就成了新华人寿资金管理的“主动脉血管”。

  只是颠倒了一下位置

  与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在1998年网络大潮袭来之际,工行也开始思考怎样利用互联网技术做点什么。但不同的是,工行网上银行是典型的业务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

  据王刚回忆,工行的头脑“始终比较冷静”,并没有将当时最热门的在线交易看做是网上银行的重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工行10多年积累下的几百万个大客户。“我们现在有4万多家企业客户,光是集团客户就有将近1万家。”

  当时,在工行广东、浙江等分行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银行”业务。“也就是银行拿一个终端到企业去,然后企业直接在终端上做业务。”王刚进一步解释到,“实际上就是一种结算的无纸化交易。”这种端对端的结算方式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尤其是为每天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结算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工行决定:干脆用统一的网上银行来替代企业银行。而“从技术上讲,企业网上银行的安全级数也比较高。”王刚说,这也是工行选择从企业网上银行入手的原因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提到网上银行概念时,王刚每次都准确地表述为“水泥+鼠标”,而不是人们常说的“鼠标+水泥”。的确,这两个起点不同,后来的成功率也相差很大。其实最初,工行对网银的认识也是从“鼠标+水泥”进入的,也曾试图将网上银行直接办成当时很流行的“虚拟银行”。可是干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

  由于企业的网点分布在全国各地,这首先就需要企业的分支机构在银行有相关的结算账户以应付支取现金、办理实物票据等业务。如果在当地没有分支机构,即便是能够通过网上银行开户,银行也很难保证企业的全面需要。

  “因此,我们现在倡导‘水泥+鼠标’。”王刚说。工行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要在利用传统网点优势的同时,将银行传统业务“搬”到网上来。但是并非连锅端,而是先端那些合适的业务。用他的说法是:“与现金、实物票据和单证没有必然联系的业务,我们都可以放到网上来做。”由于各方面的监管政策不同,类似于外汇贷款等很多种业务还必须依靠人工审核文件,无法单纯依靠网上银行完成。

  去年,工行通过网上银行完成的业务量已经占其传统业务量的8%,王刚表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而在国外银行的平均水平中,30%的业务量都是在网上完成的。尽管目前还有差距,但王刚对其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工行之所以能够及时调整鼠标和水泥的位置,背后有着一种必然,因为在网上银行的初创团队中,大部分人员都来自工行的业务部门。

  就拿王刚来说,他1977年底进入工商银行,先在柜台做过会计、计划、出纳,后来调到总行,在会计部和信用卡部都干过。但是,如果他只有业务背景,这次他未必能抓住很可能擦肩而过的机会。一切就像是事先谋划好的,在若干年前工行进行资金清算改革时,王刚已在总行会计部当上了电算处处长;在之后工商银行自行开发核心业务系统CB2000时,他也是一个主要成员。在到网上银行之前,王刚的工行生涯主要是与会计、结算打交道,而且还主要是研究对公企业结算。也许是厚积薄发,他此生必定要在会计、结算和电子技术之间干一番大事业。

  目前,工行网上银行已经可以完成结算、汇兑、支票等10多类业务。而且,连网点有限的农信社和城市级小银行也开始借助工行遍布全国的网络来处理它们的业务。

  而在王刚看来,网上银行还可以开发出许多在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增值业务。以集团预约付款为例:企业可以在网络上自己设定好付款时间,到了预约时间以后,资金便会自动划转到指定账户上。但如果这项业务要在传统的柜面上来做,是十分困难的。柜员每天需要面对数十个客户,而且柜面服务还需要专门审核相关的凭证。根本不可能有精力为客户专门做预约服务。

  “除了企业的应用以外,个人业务量也赶上来了,从笔数上看已经占到业内的第一位。”王刚说。

  成本瘦身

  工行人说,如果把网上银行还原,它的雏形就是当初会计部门下面那个不起眼的电算室。但10年前几乎没有人想到,当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后,竟能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银行经营模式革命。今年2月,工行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全面推动个人网上银行系统安全及其它IT系统建设。

  当前刚刚拉开帷幕的传统营业网点改造,是工商银行数字化工程中最艰苦也最前沿的一次“战役”。它的难点在于成本瘦身,而在这个进程中,网上银行可谓功不可没。

  据工行西客站支行员工透露,自从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以后,很多企业便改为直接在网上自行办理业务,柜员的工作量立刻减轻了。“另一些原来需要人工审核的业务,现在都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柜员只要接收凭证就可以。”一位员工说,“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在西客站支行,柜员人均业务处理量标准为150笔/天,“如果都是网上业务,每天1500笔也处理得完!”

  据了解,由于效率提高,一些营业网点目前正在减少柜员数量,转而将更多的人力资源分配到营销队伍中。“这样有利于从交易型网点向销售型网点转变,提高物理网点的盈利能力。”王刚指出,由于网点客户太多,银行根本没有足够的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更多高端产品,用于开拓和维护高端客户的力量也还不够,这样就很难从本质上提高银行网点的客户服务水平。银行还可以借此降低物理网点的成本,甚至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开支。

  而在营业部,许多原来需要人工“跑”的工作也被网上银行替代,据王刚估计,目前工行已经有80%的柜面业务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虽然没有专门核算过,但我们的成本肯定是降低了不少。”有支行员工表示,“至少原来为一些大客户专门送现金的次数少了很多,租用运钞车的钱省下来了。”

  下一步,王刚指出,首先是要让更多客户接受网上银行,毕竟工行现有的客户群体差别比较大,很多地方的网络环境并不理想。“到2006年,我们争取使业务量的15%~20%能够在网上银行完成。”-

  票据市场e得还不够

  中国票据市场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必须在目前票据网的报价功能上增加票据的交易平台,然后以此为平台

  本刊特约撰稿叙民/文

  对于浙江建设银行某分行的票据业务员冯先生来说,多年来,他通常是以这种方式开始每个工作日的:

  早上一进办公室,首先给其它银行的票据业务员打电话,然后再给其它同行打几个相同的电话,以寻找最低价。

  但在今年6月30日,冯先生数年如一日的工作程序从此改变了。那天早上,他进入办公室后立刻键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的“中国票据网”,查看其它同行在这个网上的报价后,再择其最低价成交。

  事实上,那天和冯先生做同样工作的至少有126人。据中国票据网统计,在该网正式运行的第一天,共有126家金融机构登录,查询公开报价,洽谈业务。其中有20家金融机构发出了44笔公开报价,报价金额累计197.85亿元。

  对于冯先生来说,中国票据网的推出只是暂时改变了他工作方式的一小步,但“这标志着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服务平台浮出,中国票据市场开始迈进E时代。”中国工商银行票据业务部赵鹏称。

  任重道远

  统计显示,最近4年我国票据的年度签发、承兑量增加了3.1倍,票据贴现量增长了7.7倍。票据作为一种传统的结算方式、信用工具和融资手段,已被市场所广泛认识,特别是对企业和商业银行而言,票据已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

  中国票据网的发展目标将是以商业票据无纸发行与交易为目标,要稳步建成囊括票据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报价、交易登记查询等多种业务和各个流通环节;覆盖金融同业市场、银企间市场、企业间市场等多市场层次的全方位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服务系统。

  中国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也指出,中国票据网的推出,是票据市场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实现票据发行、保管、登记交易和清算系统的现代化。“不过,中国票据市场要达到上述目标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行的冯先生称。

  与那些已经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建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其它货币市场不同,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目前还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在外汇市场、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一方面,票据从签发、承兑、背书转让,到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仍完全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另一方面,票据市场缺乏统一的实物票据的登记保管和交易清算体系,影响了实物票据跨系统、跨地区的转移,制约了票据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

  对冯先生来说,中国票据网推出后,他每天除第一步工作改变外,接下来的工作流程没有什么改观,甚至即使达成协议,也不得不在网下对其真实性认证,然后再手工办理。

  他认为:“事实上,票据交易网目前还只是个信息系统而不是交易系统,这和目前证券市场的撮合交易系统大为不同。”

  对此,中国票据网也毫不讳认。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目前票据网向金融机构提供的仅为票据转贴现和居回购的报价、查询、在线业务洽谈。不过,该网同时称,“这只是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的第一步”。

  而更令冯先生担心的是,没有交易系统的票据报价系统,将会使中国票据网成为同行探听虚实的晴雨表。“由于目前票据市场贴现和再贴现利率已经放开,如果人家在网上看出你报出的价格,他将会向你的交易对手报出更低的价格,最后成交的肯定是他。”

  即使如此,对统一票据市场的渴望,依然使中国票据网得到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热烈捧场。截至6月30日,共有336家机构向交易中心提交了加入申请。经过审核确认,328家机构有幸成为“中国票据网”首批成员,其中包括4大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6家城市商业银行、10家城市信用社、19家财务公司、99家农村信用联社、99家商业银行授权分行及12家外资(合资)银行。

  实物券之弊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程蓓指出,中国票据网的推出,其实质意义大于形式。

  “当前,影响票据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除部分受到央行调高再贴现率影响外,突出表现在票据查询信息的不安全。”程蓓称,“此外,票据承兑欠安全是制约银行从事票据业务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她同时指出,由于在票据流通过程中各银行自成体系,查询方式不统一,查询内容不规范,查询回复也无责任,这些都给票据鉴别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谨慎经营,采取现场双人查询方式,而这无形中又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票据风险。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秦池江也指出,目前票据市场的条块分割,给票据诈骗留下了各种可钻的空子。例如,在工行贴现,农行不知道;一张票据克隆几张;到不同的银行贴现;银行查询系统不键全,稍不留心就遭人偷袭。而票据网的推出,不但使票据市场有了一个统一的票据验证中心,而且可以使“条块分割局面成为过去。”

  事实上,以假票、克隆票为主的票据欺诈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票据市场的有序发展。据公安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公安机构立案侦察的仿造金融票据、违法承兑票据的犯罪案件有7000多起,涉案金额高达52亿元人民币。

  这样的后果是,目前票据市场的一级市场逐渐萎缩,而二级市场却硝烟弥漫。2002年,国内票据市场中商业汇票的年度签发量仅16139亿元,贴现量仅为23073亿元。但在二级市场,部分金融机构的转贴现利率甚至低于存款准备金利率。

  程蓓同时指出,今年SARS对票据市场的重创,也使中国票据市场认识到票据网络化的重要性。由于现有的商业汇票均为实物券形式,商业汇票所有的交易也必须以实物券的让渡为基础进行,在“非典”发生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大量减少。

  以赣、鄂、湘三省为例:金融机构4月份当月的承兑、贴现额比3月份和1月份分别下降了45.95%、24.54%和54.24%、46.56%,甚至少于放春节长假的2月份。

  而与此同时,其它实现网络化的货币市场受SARS的影响并不大,交投依然活跃。如4月份的外汇市场日均成交4亿美元,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2.8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累计成交了5843笔,成交金额为13888.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46%。

  此外,作为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再贴现操作,也因票据市场的落后,基本上是由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来完成,致使难以直接和及时体现货币政策的意图。

  e之梦

  程蓓认为,中国票据市场要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必须全面E化,然后以此为平台,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她认为,要建这样一个平台,就必须在目前票据网的报价功能上增加票据的交易平台,即要建立一个提供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回购,再回购,再贴现等票据交易的报价,询价交割清算和到期收款一整套系统。

  她同时建议,这个交易平台还需要建立一个票证和客户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客户票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全流程管理。在这套管理系统下,参加票据业务的各类客户经过管理部门批准准入后,必须取得权威的认证证书才能进入系统开展各项业务。然后,系统将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测算和公布,票据管理系统负责票据的签发、承兑、转让和查询。

  不过赵鹏认为,如果票据市场全面E化,还必须要从源头开始,即从银行对企业开始贴现时就实现无纸化登记,“这样,利用票据犯罪基本可以绝迹,即可以保证所有的票据基本都是以真实贸易为背景,而票据也是电子化的。”

  他还称,在这样一套系统下,票据市场将无论从市场效率方面还是从管理层对票据市场的监管来看,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票据网络化交易为再贴现工具的集中操作提供了可能,央行可以直接通过在票据市场的买卖票据来达到吞吐基础货币的目的。即中央银行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以特殊客户的身份通过票据系统发布需要买入或卖出的票据信息,以达到传递货币政策的意图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图片铃声随心换
加快业务步伐,参加2003 IBM软件年会!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第53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报名开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灵与肉的合一”真正地来说是藉着性行为使感情……
非常笑话
夜晚两夫妇正熟睡。突然妻子跳起来大叫道:不好…
图片
铃声
·[周杰伦] 开不了口
·[陈慧琳] 恋爱情色
·[林心如] 投怀送抱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获得重大突破
如何收到很多国外订单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