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成才何必一定“升官”“首席工人”进入基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 09:15 人民网-市场报

  □薛亚芳

  首席执行官、首席播音员、首席研究员……形形色色的“首席”早已司空见惯,但“首席工人”倒是个新鲜事。日前,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就出现了59名“首席工人”,把“首席制”带到了基层“蓝领”技术工人之中。

  “首席制”亮相前后

  上海市区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孙志强向记者介绍了“首席工人制”出现的前前后后。

  去年,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王运丹通过调研发现,公司一线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学历的工人。这些员工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成才的标志就是“当上官”,能在管理层有个位置才算是“有出息”,钻研技术没有用。一些大学毕业生和掌握了高技术的员工都不屑于当技术人员,而是想着法子“奔仕途”。王总对所面临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市区供电公司要创建“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不仅要有一支出色的管理团队,更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水准相当高的技术员工队伍。这种“奔仕途”的现状不但容易造成技术人才的短缺,使得主要岗位缺少技术明星,还会影响企业发展的全局。公司管理层决定扭转这种状况,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力度,鼓励员工走技术发展道路,要让大家知道,当技术工人一样有前途,一样会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首席工人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公司上下反复讨论,历时两个多月产生的。

  首批评选的59名“首席工人”中,包括首席作业手35名,首席班长20人,首席工程师4人。据介绍,他们是从全公司1200余名基层一线工人中通过推荐、申报、笔试、面试、讨论、审定等层层筛选后,又从106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的。

  “首席”如何体现?

  被评上“首席工人”的员工,同以往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那么“首席”如何得到体现呢?市区供电公司自有一套办法。

  最直接的是物质上的奖励。被评上“首席工人”的员工岗位工资晋升两级,如果被评上了市先进、全国先进,另有重奖。他们每月工资有了一定提高,与其他工人拉开了差距,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好与干得更好又不一样,有的“首席工人”每月工资超过了一般的管理人员。

  更大的激励则来自于精神。据介绍,“首席工人”拥有多项“优先权”,譬如有参加公司专业带头人评选的优先权,有继续教育及学费资助的优先权,有加薪升职的优先权,有破格参加高级职称评审和高级工技能鉴定的优先权等。这些“优先权”无形中代表了公司对技术工人价值的充分肯定。

  记者采访了沪东供电分公司营业室的赵秀芳,对于“首席”这个称号,不善言辞的她笑着说“感到非常光荣”。赵秀芳在营业室已经工作了16个年头,每天要接待大量客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用电需求,并及时报告给技术部门,这个岗位是连接客户与公司业务的“桥梁”,工作繁杂。她说,评上“首席”对自己、对同事都是一种鞭策,今后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榜样”。现在她每月的工资比以前多了300多元。

  “首席”不好当

  怎样才能够格当“首席”?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制定了“苛刻”的评选标准,从基本资格、业绩条件、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条件四个方面来全面衡量。

  一是基本资格,公司规定首席工程师必须具备高级职称,首席班长应担任班长3年以上,首席作业手应具有高级以上技能等级;二是业绩条件,要能出色完成岗位职责,有良好的业绩考核记录,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或工作中勇于创新;三是技术条件,在专业领域技术超群、颇有建树,能解决疑难问题,是本单位技术能力上的佼佼者;四是职业道德条件,要热爱企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兢兢业业,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业绩特别突出,但职称、工作年限上受限的员工,可以破格参加评选。

  “首席工人制度”不是终身制,有效期为两年,每两年重新评选一次,经评审不合格者将失去资格。这样既能保证不断有优秀工人脱颖而出,同时又对已评上的“首席工人”带来压力,而促使他们不断进取。

  “首席制”初见成效

  该公司搞“首席工人制”并非心血来潮,而从一开始就把它作为对员工,特别是技术员工的一种长效激励机制。

  “首席制”如今已经纳入了上海市区供电公司的岗位设置体系,作为公司的一项管理制度来操作。这样做能促进公司长期对技术员工重视、培养,形成有利于技术人才发掘、培养和使用的机制,进而在全公司形成重知识、重技能、重人才、比贡献的企业文化氛围。

  实行“首席制”后,技术员工中反响强烈,从忙着读学历转变为用心钻研技术,一些管理人员也要求重新回到技术岗位上去。“首席制”初见成效了。

  目前社会上高技能技术人才频频告急,很多企业感叹“高级蓝领”难求。“首席工人制”是不是可以给企业家们带来一些启发:企业能否首先眼睛向下、目光朝里,采取积极措施,使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光靠教育界加快培养恐怕还不行,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转变人才价值观,给技术人才创造成才通道。

  《市场报》(2003年05月09日第六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首席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梁靜茹] 我不害怕
[戴佩妮] 躲在夜里
[张智成] Forever
[和 弦] 天空之城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网络营销成新宠

专 题 活 动


企业推荐
常州震华干燥设备公司
济南三显广告公司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上海特价机票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