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财经杂志总编寄语羊年(实录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8日 16:51 新浪财经 | ||
新浪财经讯2003年1月28日,“新浪财经总编在线迎春联谊会”在香格里拉大饭店茉莉花厅举行,20家财经媒体的主编参加了联谊会,以下为本次联谊会实录: 《英才》副总编赵加:大家谈了很多宏观方面的问题,宏观方面的预测的准确率有50%,我们做财经的,事在人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世道上,有的人要成功,有的人要失败。谈到2003年预测热点,我不敢说会出现,但是今天新浪召集这样一个活动,我很感谢新浪提供这 《新经济导刊》总编陈小平:我们的杂志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的,今年很高兴来到这里很大家认识。我讲三点。第一点,预测一下2003年,预测是专家的事情,让媒体的人来预测风险太大了,刚才说有50%的概率,我看最好的有20%,10%就了不起了。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2001年9.11谁也预测不了,对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大了去了,要是预测美国会不会打伊拉克?还是不好说。预测是专家的事情。美国会不会打伊拉克?刚才看到新浪网公布他的年报,盈利了,前不久搜狐也公布盈利,网易的股价也很高。在座的诸位除了新浪全部是平面媒体,刘书也是从平面媒体《晨报》流失过去的。在2003年是第四媒体或者说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张的过程。因为是新浪主持会议,无论是竞争关系还是竞合关系,大家都会来,如果是牛总来办这个讨论会,当然我肯定去,但是其他人去不去我不知道了。所以2003年的趋势我是越来越担心我们平面媒体会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体制允许的话。另外,封面秀,出了一个纸制版的封面秀更好。大家在网络上不愿意看大长的文章,就下载到本地机器上看,因为在电脑上看太累了,我们看纸面媒体,版面更好看一些,大家可以在被窝里,在飞机上看。有朝一日,如果无处不在的第四媒体躺在床上也可以看的话,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的势力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小,我预测准确的概率将会达到80%,超过专家。第二点,我们杂志是2001年办的,当时雄心勃勃想做很多事情,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的,曾经想过做一些大问题,但是大问题是中心专家们做的事情,我们只做小问题,我们现在有一些变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是定位在小产业中的企业的生存状态,中观产业、微观产业。转型企业、法治社会、银行改革的问题太大了,我们的脑子把握不了,我们想往小了做,生存之路我们还在探索之中。第三点,刚才很多同志谈到联盟的事情,我想在牛总的领导下,借助与新浪网的平台,我们搞一个联盟。这种联盟甚至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发行上的联盟。 郑建辉:联盟很有意义,如果和新浪联盟,我们分点利润给新浪。买汽车都讲究团购了。 刘书:我们如果做的话有没有这个可能性?杂志里面,说有40%以上的利润被渠道赚取了。 郑建辉:比如有的发行渠道,今年突然五百块钱,收你费用,有的发行渠道一个月五百,通过发行公司发五百块钱就没有了,自己做一年六千块。有联盟了,广告都可以打包卖。这一块有的做。我们有一个渠道把十家联盟了,要进咱们就进,要不进咱们就不进,市场经济,光是你赚钱,老黑我,肯定不行。 陈小平:共产党老拿筷子来做比喻,一双筷子一折就断了,我们十几双筷子就不容易折断。如果在这一块我们真的有建设性的策略的话,非常感谢刘书,感谢新浪网。 谢谢大家。 《创业家》市场总监郗秋雁:《创业家》市场总监郗秋雁: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首先我本人不是主编,是作市场出身的,要向各位主编学习。另外我们是新刊,要向各老牌刊物学习。我们杂志本身是一个全市场化运作的一个杂志,而且我又是负责市场的,因此对刚才所讲对外发行、期刊成本、运作等问题有同感,尤其新刊压力特别大。在此要感谢新浪网的封面秀,杂志本身是媒体也是产品,同样需要在媒体上的投放。作为新刊,新浪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很多读者正是来源于此,所以谢谢新浪网。 说到创业家杂志,刚才我一直听大家在讲世界经济、中国的经济、大企业管理问题,现在范围慢慢缩小,正好具体到我们的《创业家》。创业家所关心的是最基础的,最大众的老百姓所关心的创业问题,因此它的受众面更广泛。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他们关心怎么创业,怎么赚钱。从《创业家》所关注的角度来看,2003年最流行的话题会是:不管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怎么发展,从个人来讲如何在这样的经济中自己赚到钱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座的主编如果抛开自己的身份,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在十六大上也提出鼓励个人创业,所以这是趋势。 《创业家》杂志是希望抓住这个问题,希望在2003年和未来给大家包括给新浪网的网友更多的建议,做一些实用的指点。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换,要自己抓住赚钱的机会。我刚拿到我们今年二月份的杂志,这个观点很明显,上面有藏宝图,掉下来的是美元。这期杂志专题讲的是2003年最有潜力的行业,热钱区域流向,很直白,不像大家讲的资本、经济这样很大的话题,我们就是一个字“钱”。 《创业家》希望指导大家如何在大经济环境和条件下,把握住自己,抓住机会,自己赚钱了,自己发展了,中国经济世界经济才能发展。 《财经界》杂志社执行总编李丽俭:非常感谢新浪给我们这个机会,新浪这个媒体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比如封面秀,财经媒体新的媒体不断产生,大家也在想财经类媒体怎么搞得更好,也关注同行。封面秀也是很多人光顾的。在年底搞这个活动,我们手里都有很多事,我跟其他的同仁也有这种感觉,希望借此机会多认识一下我们的同行,多得到一些新信息。下一步的合作,刚才主编也谈到了,如果有好的切入点的话,我们希望积极参加。但是看这个点怎么找,如果找得不准确的话,别像当时生产电视企业牵手联盟那个事一样,不符合市场经济,不能做下去。做得好,我们可以找到很好的点来做。 财经类媒体中,《财经界》杂志行业的痕迹更多一些,其他的兄弟媒体市场做得更彻底一些,因为《财经界》最早是《经济与信息杂志》,国家计委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现在改刊成《财经界》已经有三年了,我们在去年年底也做了一下调整。中心注入了更多的资金,希望它全面推向市场化运作,应该说《财经界》今年应该有大发展的机会。今年这个月,我们和香港《经济日报》联盟,他们做我们在香港地区的广告总代理。这个杂志可能有的朋友有所了解,主要内容定位在宏观经济,新的经济政策、信息方面,做宏观经济是它的比较大的特点,宏观经济,作为一个企业运作财经杂志的时候有一个变现过程,显得困难一些,我们在经营方面一直是弱项。今年的情况不错,我们采取了几个办法,一个是在华语地区找到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我们的品牌栏目“博士咖啡”这样的互动起来,无论是出书还是怎么样。我们还开了一个博士咖啡的沙龙,成立了一个俱乐部,每期在玛克西姆餐厅搞活动,宏观经济见长的栏目也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增加吸引力。 2003年,从我们办刊定位角度来讲,2003年是改革开放以后,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力度最大,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新的政府技能的转化和合并,新的机构的产生,农村的税费改革也是最彻底的,包括国有资产的转变,今年宏观经济这方面应该不断出台很多新的政策,也应该是更好看的一年。从本身刊物定位来讲,我们相应有一些优势,跟综合各大部委有密切的联系,第一时间可以拿到比较权威的新的经济政策出台的信息,另外我们有三大专家群,一个是顶尖级经济学家,国家信息中心有50人论坛,另外执行轮流主编制度,有一些经济学家。另外一个优势是博士咖啡从派生出来一个博士群,这些比较年轻的,思想很活跃的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作者群。还有资本市场的专家群。今年提出一个理念,新闻纵深化、分析应用化、表述人性化,说白了,写宏观经济要写得好看,大家愿意看,不要枯燥,是今年力求把这个刊物进行的一种调整,所以我们现在在封面设计上,包括文章上,从文章写法有的需要专家写,有的今年要加强自稿率,这样会更好看一些,毕竟读者在看杂志,不是看学术的东西。这样调整以后,我想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财经界》杂志总编助理陈晨新:我在这个杂志做了一段时间了,杂志在市场上大家比较认可的就是宏观经济这一块有一些口碑,尤其是我们博士咖啡做了一些文章,得到了有关政策部门的赞同,比如说我们去年做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故事,得到了朱总理和中办的批示。还做了金融银行改革的一个报告,当时戴相龙行长在第三季度的银行会议上特别提到。我们做的宏观这方面还是很注意跟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有一点反响,希望今年我们继续加强,作出一些有创新的选题,以及更符合现实的一个方向。 《时代财富》执行副总编傅桦:今天来是向大家学习的,而且非常感谢新浪网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做媒体七八年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很早以前,七十年代末期我们接触媒体,接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那个时候开始,大家有一个概念,媒体首先是社会责任,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财经这类的《经济日报》、《中国企业家》这样的杂志开始教会人们一些东西,教会人们用新的视角思考身边发生的一些变化。到现在为止,环境也在继续变化,这个变化导致我们每一个媒体的从业人员可能都是思考我们自己的定位应该定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从市场细分来看,在座的诸位应该都是杂志界、媒体界的精英人群,但是这里有很多重叠的地方,让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比如说杂志定位的重叠、读者群的不准确,让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我们怎么能找到我们自己准确的一个定位呢?我想首先可能是从以前的社会责任感逐步转移到从责任到服务的角度来。我们的读者群是谁?我们怎么为他们服务?这个市场正在逐渐地细分,如果我们找到其中的一块,哪怕是很小,不再做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工作,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建设性的思考、建议或统计分析,做这样的服务性的工作,我想可能会更多的获得我们自己的读者群。 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刚才很多朋友也谈到杂志有很多危机,这些危机首先是生存危机、道义危机,以及我们的影响力是否能够传递出去的危机。这一系列的危机我们必须考虑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为谁来做这个杂志。第二个是由谁来做这个杂志。第三个和谁在一块来做这个杂志。第四个是怎么在变化的环境之中去操作这么一个杂志。这种操作包括内容的操作、发行的操作、管理的操作、人才的操作,甚至资本的运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给刊物界提出了很多课题,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给我们的读者群一个满意的服务。 最后,谈到羊年,我们确实不便于在这里预测中国的经济会怎么样,我们也无法预测,但是我想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个是信心,对中国经济一定要有信心,无论是在2002年的时候出现了怎样的波折,出现了怎样的股市的崩盘,我相信2003年会比较温和一些,刚才有人说政府出台的政策可能会更加的激烈,我想可能会更加温和。马年大家快马驰骋,一马当先,一马平川,比较累,羊年的时候大家可以安静地享受一下青青草地,平静地游荡、思考,大家以一群羊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是不是可以更和缓一些?我想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是平静的体味。 谢谢大家。 《成功营销》主编王伟群: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面,非常荣幸认识大家。这本杂志是联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做起来的。刚才牛总说让财经部分的人先说,我们后说,的确我们和财经有不同之处,大家都是关注的宏观的,道德层面的东西,您还写过关于《道与术》的文章,我们关注的是术的层面的东西。有一篇文章我印象比较深,说到去年关于我们这个术的层面的大师们走穴的问题,讲到所谓的国际营销大师尼尔顿·科特勒到中国来,去年来了两三次,主办方是深圳的麦肯特公司,我们得到一个数字,麦肯特为2002年10月的走穴向科特勒支付了三十万美元,包括十万美元的税。最后得出结论说麦肯特赔了。这件事情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说主办方对于中国的企业,对于国外的营销理念,营销理论的渴望可能有一个非常乐观的估计,认为大师走穴将有一个很好的市场收益,但事实上发现很多票卖不出去了,尤其是一些9988块钱的票。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对于洋大师们的理论已经感觉到不够了,不知足了,应该总结中国真正的自己的营销理论。刚才牛总提到销售与市场,我们接这本杂志的时候,我们对这本杂志的市场前景做过一个分析,当时特别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细分市场里面,为什么在座的这么多精英能够容忍《销售与市场》做了整整十年,没有竞争对手地财经杂志真的是像雨后春笋一样这么多人来做财经,我们对这本杂志的市场前景确实非常看好。我们是这样认识的,中国经济从97年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直到这个时候,营销的问题才真正摆道中国企业的面前。我们想,在过去的一年里,或者说进入21世纪,大家明显感觉到企业需要一个新的突围,而且在WTO的大背景下,这种突围的心态是非常迫切的,而且也非常需要一些真正适合中国市场的营销理论,需要把中国企业非常伟大的事件总结起来。这是我们杂志目前想做的一件事情。我以前也是做媒体的,做过报纸、电视,我们当时把自己比喻为记录历史的人,当时我们记录的历史,刚才傅桦说到那时候看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铁肩担道义,我们原来就是,我最早是中国青年报,当时很自豪就是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到今天我们发现怎样记录历史,是那种带着评价世界,还是带着真正的为中国企业服务的心态来记录历史可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在做这本杂志,我也是刚刚接受,在座的都是我的老师,我也很希望从你们做财经的杂志的精英们身上学到一些更技术层面的,更真实的经验。 祝大家羊年吉祥。谢谢。 《资本市场》杂志社副社长林刚:资本市场一直比较低调,很少参加媒体的活动。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所以不太出席这种交流活动。今天非常感谢新浪网给大家提供一次和各界朋友交流的机会,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资本市场》和兄弟媒体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2003年,我刚才听了诸位的发言感觉很受启发,从《资本市场》杂志来讲比较关注的一个是前面很多同志提到的政策面,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今年宏观方面,包括经济理论的出台,两周前,采访了董辅礽教授,他谈到十六大提出来的一些分配制度上的变化,其中提到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但是资本对于市场的贡献他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原来的经济理论有很大的不一致的地方。经济理论方面的创新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第二点是关注产业市场,产业市场几大热点板块,我们都比较关注。还关注中国证监会,银监会,行业的法规有很多和原来不一样的东西。另外我们比较关注市场,关注国内外市场,去年是加入WTO第一年,感觉受的冲击不是很大,但是今年包括原来人为地传统产业都没有显现出来,今年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举措。从资本市场这方面比较关注两个市场,一个是资本市场,这个资本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还有就是刚才说到的产业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并购、重组,感觉今年会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动作。市场方面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关注市场的诚信建设,市场诚信和法治建设今年会有比较大的改观。从2002年,特别是证券市场经过整顿以后,大家感觉更理智。前一段采访安永的北京公司总裁,我当时开了一个玩笑,当时五大会计公司我们原来很迷信他们,现在感觉他们也有不同程度的做假现象,特别是美国安然事件出现以后。我当时开玩笑,我说现在没有外人,只有我们俩,我受人委托,给你三千万美金,让你在财务报表上添两个零,可以做到吗?他一下楞住了,三千万美金,添两个零,举手之劳。当时他否定了。我们把会计师称为经济警察,他们都缺乏诚信,大家在市场中没有安全感。我们接触一些做股票的人,得了选股疲劳综合症,大家都在选择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而不是价格,到底什么样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公司,好象中国还没有让广大消费者能够认可。 最后,《资本市场》愿意通过交流跟各界朋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国内的资本市场结缘,同国际资本市场联通。谢谢大家。 牛文文: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我的前辈,大哥大姐,我们的社长没有来,新浪给我这个荣誉让我客串主持。我感觉有两个事情。一个是做这个行业的事情,另外是我们所报道的群体的事情。这个行业今天是一个秋天,前一段时间我们内部也在分析,2001、2002年进入媒体的投资金额比较多,但是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投资进入得非常谨慎,而且投资的成功率也不是非常高,投资人对于媒体行业的理解现在慢慢地就像互联网一样,尽管很多,慢慢沉淀下去。秋天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快到冬天了,比较冷,刚才郑总说恐怕封面秀有的会消失,当然也会有新的出现。另外秋天的意思是收获,前两天如果挺过来了,2003年形象广告时代快来了,财经媒体、管理媒体吃的就是这一块,跟报纸不一样。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国内公司都慢慢起来了,再加上金融汽车还会继续热,外资银行大战,银行卡大战肯定会来,广告很多。2003年,如果是挺住就是收获年,挺不住就是秋天凋零年。关于我们报道的行业,每家媒体不一样,有的宏观,有的微观,我们《中国企业家》我们社长是二次创业,我跟他合作也四年了,如果2002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年,我们前一段时间办了一个年会,没有人不高兴,都感觉意料中的冲击没有,赚了很多钱,2003年是一个“平庸年”,前20年高速发展和后20年的社会整合,2003年是一个转折。新的中央班子对社会整合和社会和解看得特别重,前二十年留下来的后遗症、社会问题恐怕在2003年慢慢开始解决。这样,具体到我们这个杂志,比如我们报道的企业家,人家说是我们大企业家杂志,就是一个和解年,所以一个是平庸年,一个是和解年,企业家跟政府的矛盾积累很多了,前一段时间有人遇刺,没有遇刺的还有很多。2003年企业家和企业家会和解,政府和社会也就会和解,可能会有一个正常的社会心理出现。日本和台湾也经过这个阶段,金日成来的时候说他们杂志创办的时候也有这个阶段,什么时候成为主流社会,商业阶层和非商业阶层的矛盾紧张的关系会改变,这个关系改变了,和解以后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他们会心平气和地做一些事情。就我们报道的群体来说是平庸和和解年。 说一点题外话。物流老是突不破,谁的发行量能突破某一个数字,这恐怕是物流有问题,当然也有定位的问题。物流,外资进来以后,把整个媒体发行这一块做起来,我们面临一个挑选,有一到三家全国有名的发行商,有全国性的出来,都是商业谈判。每一个城市做发行都要跟机场谈、饭店谈,摊儿谈,北京的摊是五大自然人垄断了,无法谈,不是商业。跟机场也是这样,这两家进去,那两家就要出来。2003年,我们市场性杂志物流上可能会有突破,加上形象广告时代的到来,我们会有机会。 再次感谢大家,感谢新浪,几大门户网站中新浪对我们最关注,最早做媒体专区,做封面秀,让我们大家在一起说说话。 曾祥雪:非常感谢在百忙之中大家能到这儿来捧场,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