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五勇
2002年的马年本应是“马到成功”之年,但是全球却刮起CEO“落马”风,昔日的金饭碗变成泥巴碗。据统计,在2002年,平均每天就有两个CEO落马。安然的雷肯、安达信的贝拉迪诺、世通的伯纳·爱伯斯、凯马特的查尔斯·康纳威、泰科国际的柯兹洛斯基、菲亚特的坎塔雷拉、维旺迪的梅西耶、德国电讯的佐默、贝塔斯曼的托马斯·米德尔霍夫、麦当劳
的杰克·格林伯格……一个个“腕级”CEO纷纷“中箭落马”,就像是经济界的“9·11”。而这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从美国一直蔓延到全球,甚至也波及到了中国。荣事达的陈荣珍、美菱的张巨声、健力宝的李经纬、TCL信息产业集团的吴士宏、深能源的劳德荣等纷纷“落马”或“下马”,令人为之扼腕和叹息。
马年的CEO就像“流星”一样,一个接一个的黯然下台。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落马”速度之快,令许多CEO尚未能展现一下自己所长,就被赶下了台,简直就像“走马灯”。第一,CEO任期变得越来越短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CEO的平均任期从以前的十几、二十几年迅速降到十年以下,而近年尤甚,从1995年的9.5年下降到2001年7.3年。据统计,美国有57%的CEO在过去3年中换过工作,只有5%的CEO任期超过20年。第二,CEO更替的频率也加快了。自1995年以来,全球各大公司有2/3至少更换了一次老总。
难防的8支暗箭
第一箭———“不可能的任务”
董事会对CEO的期望值在无限扩大,投资对回报的等待越来越没有耐心。现在世界范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CEO们不仅要应对来自于股东和董事会对投资回报的期望,还要应对客户、媒体、员工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压力,CEO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难度也越来越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CEO拿不出令投资者满意的业绩,CEO将在经营压力下被迫离职。对大多数CEO来说,“落马”的最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他们寄予了凡人所无法达到的期望值。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企业英雄来扭转乾坤,可以凭“全能CEO”一个人的力量解决公司所有的困难和问题,就像20年前李·艾克卡以自己的天才挽救了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一样。在宝洁公司、朗讯公司频频换人之际,通用电器公司前CEO韦尔奇却认为:“24个月内就想扭转乾坤的想法无疑是愚蠢的。”韦尔奇建议:一个CEO的任期至少需要十年,这样,他才能为公司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而不是饮鸠止渴,只贪图一时的风光。
第二箭———资本挤压
CEO“落马”的悲剧是资本意志的必然结果。CEO作为职业经理人,逃脱不了资本的驱使和挤压。资本的压力成为CEO最难熬过的“炼炉”。CEO虽然美其名曰首席执行官,其实是高级打工者。资本不但要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求人格扭曲最大化。在CEO的世界里,公司业务的增长永远是第一位的追求。市场会原谅CEO一次或两次,但凡事不过三。干得不好,即使是已经干了十几年的“老马”和有功之臣,也得“下马”走人,谁也改变不了资本的意志。雅虎CEO迪姆·库格对此感触颇深。尽管他曾与杨致远等一起,缔造了雅虎帝国的神话,当雅虎陷入低谷而迪姆·库格又无力推动雅虎走出困境的时候,以杨致远为首的董事会仍然毫不犹豫地请他出局。
第三箭———股市“打压”
一时的股票表现成为不少公司考核CEO业绩的惟一标准,如果CEO不能在短时间内让公司股票飙升,那么,请走人吧。为了让股票能有所表现,CEO们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短期行为,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对公司的长远是有害无益。以安然公司为代表的一大串公司的“倒塌”都与投资者用脚“打压”股市有关,其CEO大都是屈服于股市压力而“落马”的,因为他们已经无力再为公司带来日益增长的短期收入。当公司运营收入无法达到目标时,CEO则通过蹩脚的并购和金融工具来填补营收差距;当无法用真实的利润来支撑高扬的股价,做假账似乎成了惟一的选择。一旦东窗事发,“马脚”一露,导致公司股票急剧下跌,公司无法向股民交待,CEO只好“下马”走人。
第四箭———诚信危机
媒体见风使舵,“造星”在先,“揭丑”在后。在安然财务“造假”丑闻和其他公司丑闻被媒体纷纷曝光后,其CEO自然都成为众矢之的,下马“走人”就成为其惟一出路。世通公司、安达信公司等一大批“有名望的公司”纷纷明目张胆地作假账,这为世人敲响了公司道德准则的警钟,说明公司道德规范普遍出了问题。会计公司为了咨询费而做假账;律师为了拉到公司业务而搞伪证;董事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股东权益。奎斯特通讯公司CEO安舒茨曾利用自己掌握公司内幕信息之便利,以47.25美元高价抛出了价值12.7亿美元的股票,而现在奎斯特通讯公司股价仅为1美元。这样,诚信危机就成为导致CEO“落马”的最大“毒瘤”。
第五箭———老马不识新途
现在,CEO所面临的形势普遍要比20年前复杂得多,甚至比5年前都复杂。市场是多元化的竞争,变化无穷,而科技也是日新月异,企业CEO必须能够全方位把握变化。而经营管理上出现的新问题,常常让“老马”们困惑。世界变化快,为了管理好公司,公司老总就必须相应地进行改变。经营全球化迫使公司CEO必须进行更多的
旅行,以保持对其辽阔“帝国”的全面控制,如果CEO身体吃不消,就很难担当重任。全球广告代理商沃尔特·汤普森公司CEO克里·琼斯由于身体状况不佳,难以适应公司全球化管理,在从纽约飞往日内瓦的途中深度血栓症发作之后,就不得不于2002年1月辞职。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CEO必须保证使公司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这对许多公司老总造成了新的压力,因为他们中大多数是在还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中长大的,有的甚至在计算机方面是个文盲。如果CEO不懂“IT”,自己就得“挨踢”。老马不识新途,就难免会被淘汰掉。
第六箭———贪得无厌
在过去的20多年间,美国CEO们薪水涨得特别快,从比普通员工平均高42倍涨到了高531倍。而且,CEO们有越来越“贪婪”的趋势,不仅拿着高额的薪水,而且还通过一些股权奖励计划掌握了所在公司的巨额股份。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很多CEO的才智是在为自己算计而不是为公司赚钱,原来备受景仰的CEO们在光环背后与常人无异,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和有贪婪的欲望,甚至还有一些是贪得无厌的小人。美国《时代》杂志甚至说CEO是个“肮脏的词汇”。泰科国际公司CEO柯兹洛斯基之所以“下台”,就是因为有损公肥私嫌疑。对这些贪得无厌的CEO,投资者当然是不会留情面的。这些贪婪的CEO其结局必然是从“期权”走向“弃权”。
第七箭———“换脑”牺牲品
期盼通过高层换血重振往日雄风是公司股东们的最大愿望。在经济低迷时期纷纷打出“换脑”牌,希望新人能有新气象,能带领公司实现重组,走出困境。新人来了,旧人当然得让路。有人说,很多公司找CEO其实就是在找“医生”,让你把一把脉,开一副药,有效了,你就是“良医”,接着干,没效了,你走人吧,总有后面的接着干,总有一些倒霉的CEO成为公司“换脑”的牺牲品。全球著名互联网门户网站雅虎这两年走得踉踉跄跄,高层的解决方案就是选择“换脑”。
第八箭———危机“替罪羊”
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尽管CEO们并不该为所有的工作失误负责,但更换企业的CEO往往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这种时候CEO的处境同带领球队比赛失利的主教练一样,对高层进行调整总比清理整个队伍容易。在经济环境不利时,CEO们自然成为“替罪羊”;在经济情况好的时候,CEO们在保持企业业绩增长的压力下,也很容易成为牺牲品而最终走人。从英国电信到蓝色巨人IBM,这些巨头们在经济低迷时期纷纷更换CEO,把CEO当作企业危机的“替罪羊”。年届花甲的杰克·格林伯格已经在世界快餐巨子麦当劳干了21年,然而,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麦当劳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致使公司股票市值大幅缩水。麦当劳董事会把公司出现如此惨淡之业绩全部“归功于”CEO杰克·格林伯格。这样,格林伯格无奈地于马年年底交出了麦当劳的帅印。
CEO“落马”的三点启示
★“耙粪”运动是必要的。
从短期看,CEO频繁离职现象给企业正常经营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也令投资者无所适从。但从长远看,将那些不得力的CEO清理出管理层,可促进企业“肌体”健康,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经常进行正本清源的“耙粪”运动,保持良好的公司纪律和廉洁的管理层。从这个角度看,加速CEO的更替速度也许并不全是坏事。CEO更替速度加速,可以使CEO们更有危机感,更投入,而不像原来那样得过且过、贪得无厌了。
★责任不应一人“扛”。
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并非单单依赖CEO这样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与此同理,公司破产也不应完全归咎于CEO。当公司出现问题时就拿CEO开刀并将其解雇以此作为救急的手段,这种做法是“极其野蛮的”。CEO固然重要,但也只是公司整体的一个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罢了。CEO丢饭碗是经济萧条的反应,但经济衰退不应再被看作CEO的责任。因此,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们在为企业“换马”、“换脑”时,也应考虑换一换自己的脑子,检查一下自己的问题。
★资本要力戒浮躁和短视。
与其说CEO浮躁和短视,不如说是董事会浮躁和短视,因为正是董事会通过了CEO浮躁和短视的经营决策。而且,一旦CEO犯了点儿错误就让其立即下台的做法十分不恰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方面,企业和企业家要向GE公司及其原CEO韦尔奇学习。韦尔奇就曾说过,如果他在其它公司的话,他早就被赶下台了,但是通用电气的长期性策略使他能够从错误中认识不足,从而比别人有更深刻的体验去改进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迅速把公司带上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韦尔奇一直长期致力于在GE公司内部打造“一条领导力的长凳”,而不是“第一把交椅”。当韦尔奇离开GE的时候,人才仍在,制度仍在,公司照常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CEO的任务实际上是教育、培养公司的一线将领,并使之制度化。这才是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正确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