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经营纵横:从竞争走向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1月05日 09:28 中国经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春平

  ———访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

  “自动化之父”历程:从代工(OEM)到设计(ODM)再到自创品牌(OBM)

  主持人:许多台湾的中小企业在你的辅导下快速转型,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台湾的经济也由此渡过难关,许多人将你称为台湾的“自动化之父”,你认为如果没有自动化进程,中小企业发展还会是这样的吗?

  石滋宜:台湾中小企业能够蓬勃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台湾企业搭上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消费时代”,在那个时期,企业的产品只要便宜实用就能卖出去。

  当时,台湾的企业主不知道自己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就随着美国人采买时的砍价往下掉,大家陷入了价格的恶性竞争当中。我认为台湾必须由劳力密集型工业升级到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资金和技术必须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台湾当时以OEM(贴牌)生产为主,劳动力成本高达全部成本的60%以上,如果能改成自动化生产,就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回台以后,我一直提倡台湾产业必须提升,强调如果台湾在80年代不投入自动化的改进,到90年代,世界市场将看不到MIT(MadeInTaiwan)这三个字。有人抬举说我是台湾“自动化之父”,我想这雅誉是承蒙李国鼎先生的知遇与厚爱,因为他是第一位承认自动化重要性的人。

  主持人:我知道1982年台湾的自动化项目已经开展,但是真正推进了自动化的进度还是年底你回到了台湾以后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具体推进自动化进程的?

  石滋宜:我提出了自动化服务团的构想建议,得到批准后,就拜访了许多申请自动化的厂商,发现当时台湾企业距离自动化发展仍有一段距离,企业经营是处于土法炼钢阶段,缺乏经验与技术,根本不知道“经营管理”这件事。

  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我集中拜访了数十家工厂,发现所有工厂的通病是没有管理机制,没有标准化或模块化的概念,也不知道要缩短作业流程,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造成整个工厂堆满了半成品,呆料充斥。

  我认为,要做到自动化必须先有“合理化”,例如,将制造过程中不必要的工序简化,学会在现有的情况下统筹使用产品原料等。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操作方法和经营思维,寻求自动化,无异于缘木求鱼。推行自动化之后,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是企业通过流程改造,控制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以牺牲产品品质来对抗成本增加的冲击,大大提高了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也正是这样,台湾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都得到了进一步增高,十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的中小企业是从代工(OEM)发展到设计(ODM),最后90年代初就可以研发和自创品牌(OBM)。

  试想,如果当时的中小企业不思改变,大概早就都倒闭了,那个阶段的台湾经济也就不会为世人所称道了。

  巧克力的引诱无效要让厂商感到切肤之痛

  主持人:自动化任何改革都会遇到相当的阻力,改革的力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当年你在推进自动化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石滋宜:事实上,当时有许多学者反对推行自动化,他们认为自动化将造成大量工人的失业。我与他们辩论:如果不提升生产方式,我们的人力将永远处于简单劳动阶段,是不会有竞争力的,厂商不敌国外的竞争早晚要关门,这样失业的人口才可怕。

  通过自动化,工厂因为品质与产量的快速提升,竞争力逐渐增强,事业规模越做越大,越需要专业的人才。人才也因此快速升级,从劳力密集变成脑力密集。后来台湾因为产量急增,需要更多劳动力,还陆续引进了几十万的外籍劳工。

  除了来自学者的阻力以外,制度也产生问题。当时,有关机构虽然有心扶植中小企业,但执行人员却反行其道,徒增厂商不便。所以,我倡导制度革新的重要,倡导上面的机构向民间企业学习,学习“企业家精神”进行创新,环境改变如光速,所有为民服务的公务人员都应该跑在企业之前,从思维上提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

  主持人:现在内地的很多“海归派”回国时,观念与国内不能很好地对接,当年,你的观念和当地的企业观念有没有产生冲突,在推行自动化的过程中企业厂商都能够接受你的观念吗?

  石滋宜:我回台湾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观念问题,当时台湾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普遍没有自动化的观念,厂商们认为自己离自动化尚远,能有生意做就好,完全没有改变的意愿。

  以吊扇制造业为例。80年代初,吊扇是欧美国家最受家庭喜爱的必备家电,既有照明功能,又可在夏季降低室温,冬季调和屋内暖空气。我们特别锁定台湾最大的制造吊扇厂商,鼓励他们率先引进自动化,我们用三个月精心拟定了吊扇业自动化方案,老板却借口竞争对手香港货币贬值,担心无法与其竞争而婉拒了我们的计划案。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升级,但是规模很小的吊扇业厂商———海森公司。当时,海森正要扩厂,他不仅接受了我们的辅导,并且享受贷款优惠方案。也就是说,海森没有花任何费用,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同时完成了扩厂与增设自动化系统的任务。

  主持人:海森公司完成了自动化进程以后,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经济利益?别的厂商是不是看到了这个利益也开始进行自动化进程了?

  石滋宜:当时有一个到台湾采购的美国商人,预计购买六个货柜的吊扇,以前他们都是向不同的厂商采购,但是这次他们发现海森拥有自动化设备,可以进行快速且品质稳定的批量生产,所以所有订单都交给海森,而且,其他外国厂商也纷纷将订单转向海森。这意味着其他厂商的竞争力丧失,所以开始纷纷抢着要自动化,就这样带动了整个台湾各个行业的自动化进程。

  经过这个案例后我发现,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厂商巧克力,引诱他们是不现实的,只有带给他们直接的冲击,产生切身之痛,才是改变他们观念的最有效办法。另外,我也利用演讲的方式传播新观念,改变老板们的思维。

  以合作取代竞争从管理人到尊重人

  主持人:我们许多中小企业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的规模后,往往采取“打价格战”的策略,通过降价的方法去抢占别人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市场。可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大家比赛降价的结果是所有企业的竞争力都越来越差。价格战并不是市场惟一的竞争手段,却是中国企业最频繁使用的搏杀利器。你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瓶颈”?

  石滋宜:产品的确需要低价,但不是折扣价。因为削价促销会造成顾客预期等待的心理,延迟购买,这反而会造成企业产品的堆积,增加仓储成本,同时会间接影响顾客对产品的信赖程度。同时,利润减少使得创新能力降低,然后再继续降价,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整个行业出局。

  如果有合理的定价,何需打折?生产顾客需求的产品,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生存的条件,而合理的价格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它会使消费者产生物超所值之感,是吸引顾客最好的方式。

  竞争当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对待同行,要懂得合作、集中、放弃。例如有几十家做彩电的企业,他们就可以合作,或者是策略联盟,把几十家变成两三家,资源进行整合以后,就可投入更多的经费在研发上,把适合继续发展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或第二,而完全放弃没有市场的产品。

  台湾在90年代就懂得以合作取代竞争,在生死关键的时候,不合作,就死,对于中国人,绝对需要以合作取代竞争。

  主持人:内地也有很多中小企业,你对内地的中小企业有什么建议?

  石滋宜: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就是规模要大。我一再告诫台湾的中小企业,如果他们要到内地投资办企业,必须准备1亿到5亿美元。因为在内地,企业从小变大的机会已经很微弱,我们竞争的对象不仅是地区性的同行,而且还有全球性的大企业。过去中小企业能生存,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业,大企业没兴趣去做,但是现在市场空间非常狭窄,只有规模大,才能出效益。

  第二,生产的东西必须独特,全世界唯此一家,别无分店。日本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例如有一家生产抽真空设备的企业,世界上所有半导体制造业都需要它的产品,这个企业规模很小,只有100多个员工,但是产品非常特殊,具有唯一性。如果我们有能力做别人都做不来的产品,也可以活得很好。这些企业是不必变成大企业的,它们将是永远高利润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只要找对产品,市场定位正确,即使是小螺丝钉、毛刷或者瓶盖,都可以把世界作为战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主持人:追求高额利润是每一个企业的追求,但如何成为高获利企业,却不是每一个企业能够回答的问题。尤其是你说到做永远高利润的企业,这个听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可能就太难了,就像我们希望有一台永动机一样,出发点很好,但是事实上很可能根本无法实现。

  石滋宜:对,是很难。关键就是100%的顾客满意度。1995年以后,世界产品中,美国远远领先于日本,这正好和以前的情况相反:90年代初,全球十大企业中,七家是日本的企业,两家是美国的,一家是欧洲的;1998年,九家是美国的,一家是欧洲的,日本一家都没有。原因在哪里?有一年,SONY严重亏损,就是因为顾客满意度急剧下降,公司回收了100多万部手机,而这个小小的缺陷仅仅是因为事先少为客户考虑了一个环节。同样,摩托罗拉却在整个生产流程的所有环节中仅仅允许100万台手机中出现3~4次误差,这也许可以说明美国公司与日本公司对待顾客的差异。

  其实,美国制造业的复活,是因为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实现了从管理人到尊重人的转变。创立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要求,目标是赚更多的钱。真正的“顾客至上”是做出超越顾客期待的产品和事情。

  “智识经济”是有效利用信息的一切经济活动

  主持人:有人将你称为台湾的“彼得·杜拉克”,你怎样看这个称号?

  石滋宜:我想别人给我什么样的称号,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彼得·杜拉克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大师,我们的一致之处在于都喜好寻求新事物。

  我们的背景差异很大,他是经济学科班出生,早期就服务于金融业;而我是学材料科学的,数十年来一直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己任。

  我不关心别人怎么称呼我,即便这些称呼有褒有贬,但是对于我来说,都不能代表什么。我不会因为有人称我为“台湾的彼得·杜拉克”,就会变成彼得·杜拉克,或者去模仿他的

  言行。

  主持人:你说你和彼得·杜拉克的共同点是在寻求一些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具体是指什么?

  石滋宜:从80年代起,我就一直认为,将来是网络的世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两方面重大影响,一个是网络教育,一个是网络交易。

  彼得·杜拉克也非常关注网络教育的重要性,他在《福布斯》杂志封面上曾经创造了一个新名词“WEBUCATION”;而我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在我所主办的总裁学苑网站(www.china@gccf.org>http://www.china@gccf.org)上开始广泛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说,能预测未知的将来,是我们相似的地方。

  几年前很多人认为网络交易全是泡沫,但我仍然坚持,网络交易将是未来买卖的主流,今年,彼得·杜拉克在他的新作上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另外,在人才管理方面,我们已经进入“智识经济”时代,我们所“管”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其实,我一直就认为,人是不能“管”的,而是要用“心”去沟通,所以我对同事与部下一直是关心代替管理。而彼得·杜拉克也认为,对高级知识分子的管理完全不同于原来工业社会的模式。

  主持人:现在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说,学习才能带来财富,你对“智识经济”最重要的内涵怎么看?

  石滋宜:我将知识经济称为“智识经济”,理由是我们不会因为有知识获得财富,而是我们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经过思考与运用成为智能,才能创造出利润。我为“智识经济”所下的定义为:“‘智识经济’就是有效利用信息的一切经济活动”。

  “智识经济”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创新,它是一种智能资本,通过创新才可以制造财富。

  现在进入了“智识经济”时代,要在这个新的境界里要生存,就要懂得如何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超竞争”胜负的关键。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下载鸟啼铃语 获彩屏手机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加入新浪短信联盟 有钱一起赚!
· 每月5元 乐趣无限!--图片铃声换换换
· 暴笑!超酷!烫口!欢乐英语短信
· 订阅头条新闻 获赠40M新浪VIP邮箱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鸟叫铃声获手机
每月5元铃图随心换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我的野蛮女友》
[另类音] 古墓怪影
《城市猎人》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分 类 信 息
:职业经理培训首选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招生资讯一网打尽
   玩!快乐!拿大奖
   清凉盛景山间别墅
   美容美发瘦身减肥
:网上攻读MBA学位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游山玩水赢大奖!
:淄博腰腿痛专科
:项目管理资质认证
:十佳楼盘网上展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5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