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擎
四五年来中国MBA教育的跳跃式发展,让人们感到了“运动”般的热潮
借助“运动”完成初步发展后的MBA教育将如何冷静面对现实?如何实现完美而成熟的转折
有人说,中国的MBA教育要重新洗牌了
一块超级魔法石
“据我所知今年以来许多美国顶尖的商学院都来到中国,对中国的MBA教育市场感兴趣。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就有意去上海寻求合作。”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向记者描绘了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无独有偶,在周四刚刚结束的“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期间,不乏美国、英国的商学院前来参加,其中又有许多校长、院长亲临。有知情人士透露,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美第一的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戴诺斯院长,就在“论坛期间向北京大学抛出了橄榄枝,表示了合作的愿望。戴诺斯院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没有丝毫掩饰这种愿望,他希望能同中国方面进行合作,并表示塔克商学院与世界其他各地都有教师、学生的交换项目,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我们希望能够和中国的大学开始正式的合作。
能够让老美中的“人精”如此主动,中国MBA教育市场实在是魅力无穷。其实这块超级魔法石几年间就已经搅得国内天昏地暗。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中国MBA教育年”。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由1991年第一批9所、1993年第二批17所、1998年第三批30所、2000年第四批6所,如今总计62所高校有MBA试办权力。1991年仅招生百余人,如今招生4.7万人。11年间,新增56所MBA教育的高校。每年1月份MBA全国统考及10月份EMBA全国联考,有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参考,近三年报考人数每年递增25%以上。今年1月份考生达35201人,招生录取3000余人。今年10月份参考考生达8169人,招生录取预计3000余人,报名录取比例分别达到10%和40%。
四五年来中国MBA教育的超速发展,让人们感到了“运动”般的热潮。
多股合力掀起运动
中国MBA的引进和几年来跳跃式的发展,业内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源自一次来自高层的警告: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是不合格的,管理科学到了救国的程度。
此后一场MBA规模化的推广逐步展开:1995年9月,国家经贸委提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强、敢于和善于经营管理、懂业务和技术的企业家队伍”;中共中央《“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要求各级各地组织部门制订目标具体、规模宏大的经济管理干部培训计划。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管理学门类,也没有管理学学位。管理学科分散在经济学、理学、工学等门类中。”教育部的黄处长对记者这样描述。
1997年,国务院学位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开始在培养硕士博士的教育中增加了管理学门类。自此,管理学才和经济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同处一个层次。
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开始试点,如今除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外,全国出现了62所MBA教育机构。中国MBA已累计招生5.3万人,已授予MBA学位1.3万人。2002年,又批准了30所院校开展EMBA的教育。
当然现今的“运动”仅仅靠一厢情愿难以实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入W TO后,中国企业面临严峻市场竞争的挑战,才成为MBA教育运动的原动力。目前中国有国有企业30多万家、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40多万家、民营企业200多万家。如果充分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需求,则需要35万职业经理人。有人测算,按每年培养4000名职业经理人,要七八十年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强大的人才需求,又拉动了MBA的人才市场价格。中华英才网最新的一项调查中,MBA们的薪资有着明显优势,北京、上海、广东MBA的平均年薪都高达81000元至85000元之间,远远高于博士、硕士及本科生。
同时教育机构自身的经济动力,使每一所MBA院校有着高昂的热情配合着这场运动风起云涌。MBA学费从三四万到近10万的价格已经使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今年8月10日,各有权开设EMBA班的大学纷纷公开学费收费标准更让人们咋舌:厦门大学18万元,清华大学25万元,北京大学19.8万元,复旦大学23万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6万元(将涨到23.8万元),长江商学院24万元,EMBA班似乎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富人俱乐部”。
EMBA的身价并未就此停涨,复旦大学又放出风声,EMBA收费将涨至3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左右。
目前中国EMBA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而且费用中并不包括出国培训的交通、食宿等费用。EMBA课程每月只有3到4天,学期的最后两到3周,学员将在国外合办方院校接受培训,这样算下来,EMBA的收费标准约为3000元/天。
最早在国内开办EMBA教育的是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5年上海市政府和欧盟共同出资开办国内第一个EMBA项目,双方办学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至今已有1500名学员拥有EMBA的学位证书。中欧每年在北京和上海共有7个EMBA班,其中3个是英文班,4个是中文班。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公关部经理王晓忠介绍,每年7个班的开办能为中欧带来7154万元的收入。
目前,可与中欧抗衡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他们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合作的EMBA课程颁发的是北大MBA学位证书。现在,光华管理学院每年开办4个EMBA班,共招收180名学员。以每人19.8万元计算,北大每年至少因此增加3564万元的收入。
EMBA学费最便宜的是人大工商管理学院,他们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从1999年起合办EMBA学位教育。目前,人大已招收了4期共160名学员,第五期招生工作也已开始。人大开办的EMBA班也是目前收费较便宜的,两年学费1.7万美元。
此次复旦和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合办的首期EMBA课程为期18个月,学费为37600美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另外,刚刚成立的长江商学院也在物色合作方,其学费至少24万元。
现在的EMBA到底能带来多少利润呢?有人曾算了这么一笔“糊涂账”:扣除教材费、听课费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的折旧费用,剩下的几乎全是EMBA的纯利润。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400家企业的5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急需接受EMBA的洗礼。换言之,以目前EMBA的收费标准,今后5年内,将有大约9.7亿元的市场需求(不包括每年高管人员的增长数)。
毋庸讳言,MBA、EMBA是个十分赚钱的项目,几乎成了一些教育机构的摇钱树。一位校长坦然承认:“很多高校办MBA就是拿MBA的回报去补贴其他的项目,这在国内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
盛世危言
一位叫梁小民的作者在网上发出了他的疑问———MBA能不能培养出职业经理人?梁说:一种东西,无论有多好,成为一种“热,就过头了。看如今,到处在办MBA班,收费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有了MBA学位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牛得很。到企业去求职开口就是总裁或部门经理、项目主持人的职务,年薪非10万元以上不可。实际上真值这么多吗?现实中还没见到哪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由于有了MBA而起死回生,也没见到哪个企业雇用了MBA而业绩翻了几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在2002年亚洲管理教育论坛上说,目前我国MBA的师资力量、教材和学生素质等,与欧美国家的MBA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不应对MBA期望过高,这样对MBA和企业都是有害的。单纯依靠名校的光环效应带来的MBA的声誉已经证明是不可靠的,同样,如果单纯以学费来定质量的办学模式也注定只能提供炒作题材,对于EMBA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无论是MBA还是EMBA都不应该继续被神化了。
“好多老师原来都是教政治经济学的,到国外转一圈,把国外的教材拿来就讲,误人子弟呀。
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据说哈佛的MBA在两年的教学中要分析800到1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两三个。中国的MBA一直抱怨案例的匮乏。清华大学1991年就建立了经济管理案例。多年积攒下来,案例也不过300多个。在国内MBA的案例中大部分是国外“进口,国内企业自己的案例也往往遇到资料不够准确的困扰。
尽管MBA还因为物以稀为贵而普遍保持着高薪的纪录,可来自企业的质疑也不绝于耳。最为经典关于MBA“掉价的故事发生在今年6月7日。当天,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举办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校方热情的推荐却招来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的一盆冷水———“从1999年到2001年,我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为什么你们要要求你们的MBA工资不低于1万元?我只能保证2000元以上的底薪。
从国外毕业的MBA中华职业精英网总裁汪维纲的观点是,中国MBA教育的整个基础设施还欠缺,中国MBA的眼界、知识面还是比较窄的。他们关注中国的东西比较多,没有看到全球的发展。王认为国内MBA要学得更谦逊一些,仅管是北大、清华这些国内一流大学出来的,但是在全世界排名,可能会在50名或者100名之后,真正从哈佛、斯坦福出来的人会比他们更谦逊一些。
运动的双重意义
在MBA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让人们又重温到运动的威力。在毁誉掺杂的喧闹中,MBA已经走过了四五年的高速成长期。在借助运动威力完成初步发展后的MBA教育将如何冷静面对现实?如何实现完美而成熟的转折?
“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北大国际MBA美方校长杨壮博士否定了记者对MBA发展的担忧。杨说MBA教育将经历一次重新洗牌和整合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种信息来源不均等性都可以克服。一些好的学校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报名,这对生源就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这种整合不会向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而是分出三六九等。在美国有1300多所商学院,而真正公认好的就是那几十所。将来中国的MBA学校,是什么类的就收什么样的学生和学费。
中华职业精英网总裁汪维纲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是清理MBA这个市场的时候啦。就像当初,国外到国内做生意的都是一些小的公司,凭关系来做。等到真正像通用汽车、通用电器这些大公司来的时候,品牌时代才会到来。今年很奇怪,几乎每个在美国排名前20-30位的商学院都开始不约而同关注中国。这就说明中国应该来一个品牌式的淘汰。所以会有一个重新洗牌,最后可能脱颖而出的只有几家。美国有那么多家商学院,也就20多个顶级的。
运动的“疯狂成就了MBA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同时运动的狂躁也使各方更理智地思考自身的行为。
2000年和200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前三批54所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进行了教学合格评估。符合评估对象自愿接受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6个方面。尽管业内人士都了解评估结果,但对于排名有关部门并未公布。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讲中国MBA自己的排名迟早会出炉。
同时,各个院校都在尝试自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马里兰大学推出的EMBA似乎有点姗姗来迟,但是近观学院的发展战略和蓝图,毕竟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其首倡的三联导师制和一气呵成的ALP模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美国际管理学院刘宝成院长解释说,这是因为中西MBA办学的差距很大,现阶段还是要向西方学习,他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分为四个阶段:移植、联合经营、属地化、国际化。就授课来说,现在只能是移植的阶段。要移植就必须保证母体的质量,所以一直在等待一个真正一流的商学院,并且和它的合作并不是简单地请几个老师或是引进一套教材,而是在一开始就能深入地吸收合作者的资源,包括对方的师资、图书馆资源、对学生的辅导和职业辅助。所以马里兰进中国的时候,经贸大这一次选择的是行动。
北大国际MBA今年第一次做了学生的薪酬调查,99级毕业生入学前平均年薪为12.5万元,毕业后平均年薪为20.7万元,涨幅66%。尽管如此杨壮校长把自己的处境仍形容成“不进则退。
下一个概念神话
教育一旦被“产业化,它就带有了许多一般商品的共性。MBA、EMBA运动的背后,蕴藏着暴利的暗流。一个新产品被赋予一个好的概念后,其附加价值将成倍增加。像EMBA在MBA逐步降温时异军突起同时翻倍地增加收入,就是教育“产品遵循了普通商品的共性规律。当人们逐步更客观地看待MBA、EMBA的价值的时候,教育“产业也还会不断生产出全新的概念,制造一个个神话。用概念神话推介好的教育品种十分必要,同时迅速的冷静,走入正规发展轨道,当是教育工作者更难能可贵的品质和职业要求。
请注意:MSE(软件工程硕士)、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员)、MPA(公共管理硕士),这些新的概念正在人气看涨!
背景
EMBA是英语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是针对已经担任中层以上管理工作,并且具有承担更多管理责任潜力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一般称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在1943年首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已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所高等院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