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帅台璐瑶
“蚕-蛹-蝶”是一目生灵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周期,“焦-铁-钢-钢材”则是山西海鑫集团在海内外钢铁市场上拓展的前进轨道。这看似互不相干的两种轨迹历程,在李海仓形象的比喻下生动地联系到了一起。
记者采访李海仓时,他正处于海鑫下一步该投资什么项目的思索之中。当记者问他,这种状态能否理解为海鑫正处于从蛹化蝶的阵痛中?作为海鑫掌门人是否也因此而处于转型间的混沌迷茫期时,李海仓不假思索地回答到,这个问题不好这样界定,不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始终认为它是蛹,始终要有变为蝴蝶的勇气。因为技术在不断地创新、进步,企业也会随之而不断地创新、进步。今天最先进的技术,过一阵子就可能是最落后的技术。一个企业今天看似乎已化为美丽的蝴蝶,但如果停滞不前的话,还是会蜕化成一只蚕蛹的。所以一个企业永远要有从蚕蛹化为蝴蝶的理想和勇气才行。而蛹要变成蝴蝶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变成蝴蝶的远大理想;二是要有冲破蛹壳,从温暖巢穴中走出来的勇气。虽然蝉蜕意味着蛹生命的终结,但是化蝶则可以看作是蛹生命的升华。
做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及时创新、不及时终结传统落后的工艺,是不能使企业得以升华的。如果没有创新,对于李海仓而言,就意味着他很难把东镇乃至闻喜建成一座花园式的钢铁城市。
的确,正是李海仓有了这样勇于创新的理想,才使得他和他的企业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滚动发展的奇迹。
在山西一些炼焦的民营企业中,多数是污染严重的小焦炉,就在人们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之时,李海仓率先打破了这种局面,他在晋南大地立起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萍乡炉。从1987年到1990年,李海仓在4年内建起了4个焦化厂,而且主动从土焦过渡到机焦,生产能力达到26万吨。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李海仓决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他让企业先上铁,把自己生产的焦炭全部吃掉;再上钢,消化掉自己生产的铁;然后上轧钢,把钢就地转化成钢材,形成“焦-铁-钢-钢材产品链条,在产品终端实现了效益最大化。26万吨焦炭转化成钢铁后,物流吞吐量只增加3倍,而效益却增加了70倍。
众所周知,钢铁属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家,涉足钢铁行业确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1993年,李海仓投资8400万元新上两个124立方米的炼铁炉。1995年,他又果断决策上马炼钢和轧钢项目。当时,钢铁产品已呈饱和状态,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李海仓认为,没有过剩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企业。只要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就一定会有市场。很快,李海仓挂帅的海鑫集团凭着成本低、质量好,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后来居上,并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创新再次发挥重大作用是在1999年。正当李海仓雄心勃勃,准备投资12亿元新建1080立方米高炉、80吨转炉、120平方米烧结机和60万吨机焦时,社会上有人指责这是重复建设,应该整顿。李海仓提出一种全新观念说服了所有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是重复建设。如果硬要把这说成是重复建设的话,那也是一种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因为它能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记者最近在海鑫采访时,发现工人们正在拆除曾经为海鑫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4座124立方米高炉和2座15吨转炉。这是为什么?李海仓告诉记者,用新设备炼一吨铁耗焦不过400公斤,而用旧设备却要耗焦700公斤以上;用新设备一个人就能干得了的活,用旧设备就得8个人泡在岗位上;用新设备创造的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是36.5万元,用旧设备仅有6.1万元。李海仓说,他绝不允许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拖企业发展的后腿。
李海仓就是这样把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创新在为企业赢得一个宽松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在引导企业高速发展着。2001年,海鑫达到了年生产140万吨铁、140万吨钢和70万吨钢材的能力。目前海鑫已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其经济规模也已经跨入到全国钢铁企业前20名。随着以1380立方米高炉、90吨转炉、200平方米烧结机为代表的三期工程竣工投产,海鑫到今年年底将整体形成260万吨钢、260万吨铁和210万吨钢材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50亿元,利税将超过7亿元。这样,海鑫即将在今年年底跨入到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行列之中。
不过,李海仓对此并不满足,他下一个目标是进军世界500强。这个目标,或许就是他眼中又一只美丽的蝴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