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帮助学生就业工作出色”等因素,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登上2002年《商业周刊》全美商学院排名榜首
【本报综合消息】两年前,古特赫兹和许多学生一起成为了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MBA班中的一员,在所有人眼里,古特赫兹无异于进入了令所有人艳羡不已的镀金之旅。然而,两年过去了,结果却出人意料。古特赫兹和她的同学们面临着MBA最为贬值的一年:
即使是在排名前30的商学院中,今年也只有60%的MBA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而且他们的薪金比起从前也是大大缩水。
在凯洛格管理学院515名毕业生中,92人直到今年春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不过,他们都获得了一对一的帮助,这些就业帮助不仅来自于职业介绍机构的官员,还来自于他们在大学中的教授,每位教授至少要照顾12位就业困难的学生。
凯洛格管理学院登上冠军宝座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妨碍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在2002年《商业周刊》两年一度的评选中登上冠军的宝座。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击败了从1994年就占据这一位置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而后者因其日益下滑的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的微词以及银行业和财政部门聘用者的兴趣下降,在本次排名中落到了第五位。这是沃顿商学院自从《商业周刊》1988年开展这一排名以来获得的最差名次。
夺得亚军的芝加哥大学此次可说是收获不小,它在历次排行榜中的成绩一向不太稳定,2000年时,它还仅仅名列第十。
和1992年《商业周刊》进行的排名相比,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三位的排名保持了稳定,而且,它特别受到了来自用人单位的肯定,名列“招聘者评价”指标的第一位。在此之前六年,这项殊荣一直由沃顿商学院享有。
“学生院长想的头等事是工作”
今年最让人吃惊的变化是沃顿商学院从榜首跌落。在美国财政业面临危机之时,招聘工作基本上也停止了。华尔街这个商学院学生就业的最大出口也被堵塞。更糟的是,学生抱怨就业办公室完全没有尽到职责,在毕业前3个月没有一点指导。
和许多学校一样,当他们的职业服务办公室应该忙着引导和签订纷纷而至的工作合同时,沃顿商学院完全没有预料到,今年招聘者却迟迟没有来。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名声显赫的商学院没能吸引招聘者。在公司投票中,沃顿下滑到第3名。低就业率给名牌商学院当头一棒。
所有这些要素告诉我们,今年的结果没什么出人意料的。学生和院长头脑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2002年的毕业生比起前几年更难找到工作。很多毕业生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受挫:公司丑闻对就业市场的洗劫,下滑的经济指数,和雇用的冻结时期。公司都摆出一副不要人手帮忙的架势,去年秋的招聘高峰期,很多计划招人的公司统统取消招聘。春季招聘的公司也寥寥无几。MBA们这支年轻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队伍成了美国增长最快的失业队伍。
冠军学院院长是“工作媒人”
这点解释了凯洛格管理学院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为什么重新回到了榜首。新院长迪帕克强调整个MBA的经历,他对充满活力的就业办公室,治学严谨的教授和高素质的学生团体作出了肯定。
迪帕克2001年7月在担任凯洛格学院院长期间做出了很多奇迹。在去年工作市场开始萧条时,他很快找到以前教过的学生,催促他们给75名2001年毕业生找个临时工作,因为他们的新工作被突然推后。
学生对迪帕克的赞扬不仅仅是“工作媒人”。他还会见了分散在世界上23个城市的145名招聘人员和上千名校友,并和大公司的14位总裁和CEO们单独会见,同时他还兼任着3节市场营销课和院长的职责。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学校的工作安置在《商业周刊》30名最优商学院排名中高居榜首。91%的学生在毕业后90天得到了雇用邀请函,83%的学生在拿到学位时就得到了雇用邀请函。这个数据不可轻视,要知道在过去2年里前30名最优商学院的平均就业率才80.6%。
据报道,前30名商学院的毕业生中等收入从两年前的12.693万美元降到11.97万美元,包括月薪、签约酬金和其他补助。1998年的MBA毕业生可以拿到11.142万美元,相比之下,2002年的MBA毕业生收入下降了12.6%,在被调查的219家用人单位中,上两年共雇用了11199名MBA,在1999年和2000年247家用人单位共雇用了15558名MBA。现在的MBA数量比10年前多出25%。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了。
相关链接
MBA热为何“退烧”
从去年开始,美国就业市场对MBA新生的需求就已经开始萎缩。今年以来,美国几乎各个地区都感受到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冲击波:在华盛顿大学,就要结束学业的130位MBA中,只有一半找到了工作,远远没有达到校方原本希望的80%。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管理学院,好多MBA已打算到有“技术海岸”之称的南加利福尼亚去碰碰运气。有的甚至正考虑着在和平组织、国防部、独立研究所或其他低薪政府部门甚至一些不赢利的组织机构去谋糊口营生。
MBA就业四大“引擎”相继减速
MBA退烧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还是那句老话,时代不同了。90年代后期,MBA高就业机器的飞速运转主要是依靠4大引擎——高科技产业、新兴网络业、投资银行业和管理咨询业。如今这几大引擎却相继减速。首先是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暴跌,网络泡沫瞬间破灭,也随手把高科技产业拉下马。
由于公司企业急着收紧腰带,投资银行业和管理咨询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随着股市“熊”气日浓,就业市场的颓势也越来越重。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华尔街一直都是照亮MBA学子光明前途的巨型灯塔,现在却是“电力”严重不足,受害最深的自然是证券经纪公司,被迫大规模裁员。接下来又是会计公司。由于“安然丑闻”的主角——美国5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涉嫌协助安然造假,并销毁重要文件,这家拥有8.5万员工的企业明星如今已沦落到没有客户敢问津的地步。随着企业财务丑闻迅速蔓延,整个会计和咨询业都受到牵连,无奈下只有精简人员。而这个行业过去恰恰是MBA的最大聘主。MBA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招聘单位“移情别恋”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MBA降温”也有来自招聘单位内部的原因。就拿大名鼎鼎的美国麦金西管理咨询公司来说,今年这家公司招收MBA员工的比例从1993年的61%降到了43%,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发现,以往来自法律、医药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同样能拿出优异的成绩。另外,由美国众多高学历的首席执行官(CEO)掀起的一连串财务丑闻,也使MBA的作用受到一定的质疑。
公司用人出现新动向
由此引出的一个用人新动向是,今年美国公司企业选择新人的角度已截然不同。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公司们看中的MBA要有能力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现在,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可以快速提升生产效率,有效削减劳动成本的MBA。而“MBA+其他专业证书”或“MBA+工作经验”则成为大公司不约而同的优先选择。为了尽快打破攻读MBA课程的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憧憬,今年美国很多商学院的毕业班都新增了一门课程,专教学生如何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增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