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2岁,上任仅2个月。伊利集团董事会的一位成员评价:他是适合带领伊利向日处理鲜奶2000万吨目标迈进的人。
白色衬衫,深色西裤,潘刚腋下夹着一个包很精神地站在会场外等人。尽管知道他只有32岁,但真的在老总云集的行业年会上看到这样年轻的面孔,我还是不相信他就是“伊利”——这个因为把整个乳品行业带动起来而被称为中国乳业黄埔军校的大公司的总裁。新官
上任不放火
潘刚上任两个月了,还没有像惯常的“新官”那样放三把火,伊利内部的人说,新总裁的上任很平静。
在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年会上,众多同行带着挑剔和好奇的目光想要看看伊利新帅有什么新战略要开展,但是潘刚很聪明地以年度工作总结来代替自己的施政演说,这多少令人有点儿失望。
在公开场合,他处处给人留下谦虚谨慎的印象。问他为什么这样低调,潘刚笑而不答,他的部下说:“坐到了总裁的位置,他考虑的更多的是明天的发展,至于企业内部目前的管理并不是最操心的事儿。”
伊利集团在一年内两度换帅,潘刚的前任在位仅半年。什么样的人适合坐在伊利集团总裁这个位置上?伊利集团的一位常务董事告诉记者:“一位总裁不但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还要有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他的政治能力。他要能够考虑企业明天和后天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现在。我们的企业要做得更大,更强,凡是适应不了这个发展需要的人都得换。”
9月12日傍晚,刚刚发过言,潘刚就悄悄离开了杭州世贸酒店业界年会的会场,他赶着回伊利总部去上课。那是潘刚专程从天津请来的南开大学的教授讲授的MBA核心课程。和潘刚一起上课的是一群和他一样30出头并在伊利担任要职的伊利新生力量。专挑冷门儿做
伊利在乳业界一直多有创新。直到今年8月末,伊利仍然是中国乳业界惟一的上市公司,伊利第一个通过香港的质量认证将产品销往香港市场,率先在企业内建成事业部制的内部结构,在国内冷饮业不振的情况下把伊利冷饮做强,在与“和路雪”的交锋中多次取胜,并且在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市场的情况下把产品销往全国,成为中国乳业三巨头之一。
“专挑冷门儿去做往往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收获,比如伊利市场做的比较好的广东,这里原来只有国外的品牌,价格太高,比如‘澳牛’一盒要卖30块钱,虽然光明离广东更近,但是他们不愿意做。我们就瞄准这个市场,价格低它一半,结果成功了。”
“进入香港市场也是这样,其实香港的市场不大,进入香港的意义不在销量上而是在其它软性方面。香港卫生署的质检非常严格,比如在产品的包装上,要求必需标明牛奶所含的成分,写明添加剂的化学名称及符号,产品是原奶还是还原奶这样最基本的问题是必需标明的。事先用这种国际化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当我们内地的市场开始严格化以后,伊利就会占先机。”对光明上市不感冒
一个月前光明上市,年底三元也将上市。插上资本的翅膀已经不再是伊利的优势,面对即将与光明及其它乳业巨头展开的新的层面上的竞争,潘刚表示:“企业之间竞争关键是观念的竞争,也就是对自己企业的定位,竞争不是一山容不得二虎,乳业企业都有实力和素质整个行业才会成熟。光明上市了,其实物质上的优势没什么,思想上的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谁都想往乳业界挤,因为这行儿赚钱,但是必需清醒地看到,这不是因为企业的实力造成的,全行业每年保持高于20%的增长速度,这是需求在增大,是需求在拉动市场,所以素质不高的企业也一样能赚到钱。这种拉动可能持续三五年,但是今后怎么办?恐怕必须要淘汰掉一批企业,所以当前乳业企业一定要加紧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商报杭州记者李洋/文首席摄影记者张建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