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问题——Wavecom中国区总裁朱海波
记者/邓瑾
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现在这种增长速度,实际上也是最容易翻车的时候。现在当务之急最想发展的就是技术支持
1993年在法国创立的Wavecom公司是全球首家将GSM技术商业化的公司,目前该公司在全球的标准无线数码模块市场占有78%的市场份额。中国手机生产商TCL、科健和南方高科等都选择了Wavecom公司的WISMO标准模块作为手机的芯。
《商务周刊》:根据Wavecom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总营业额达到了1.08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101%。其中亚太地区的贡献是75.1%。请问中国的销售额在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大概占到什么样的比重?
朱海波:我们公司量走得最大的是手机和PDA的标准模块。大家都知道,从去年开始,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在我们公司的整个销售比例上,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1997年,中国的量是5万多块,去年已达到了400多万块。
《商务周刊》:现阶段对您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吗?
朱:怎么处理一个公司从很小到很大,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现在这种增长速度,实际上也是最容易翻车的时候。现在当务之急最想发展的就是技术支持。量小的时候,你可以给客户很满意的支持。当客户越做越大,怎么满足客户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如果技术支持达不到的话,客户就跑掉了。
所以我现在正筹备在国内的办事处。可能是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选择,因为公司的亚太总部在香港,所以到广州的可能性不太大。
《商务周刊》:作为一个新创公司,Wavecom什么时候开始盈利的?
朱:去年第三季度我们公司才达到收支平衡,之前一直是亏损的。高科技公司就是这样,开始要投很多钱,主要是研发投资很大。
我们盈利跟市场的天时地利又有关系。假如投资很大,但销售量不是很大的话,成本还是降不下来。最开始生产手机、无线产品的都是大公司,去年,所有这些大公司都在赔钱。根据我们的估算,惟一挣钱的可能是诺基亚。量很大,为什么还赔钱呢?我认为是经营方式的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专项。如果从基础软件的开发到集成、应用软件的开发、生产、销售都在一个公司做的话,就很没有效率。
现在,这个理念已经被大家接受。过去一个手机产品的寿命是1年,现在是6-7个月,换得很快。大公司的开发周期都是一年到一年两个月。假如公司从头做到尾的话,总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所以我们的想法是,通过给他们一个标准的模块的形式,放到他需要放到的产品中去。比如TCL和科健,他们对市场很了解,对产品的外观更有把握,他们把我的东西放进去,就可以一心一意地考虑推出更多款式,更快吸引市场。这个大的市场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从1993年创立到现在,技术上越来越成熟,投资的效益也就越来越大。
《商务周刊》:Wavecom公司在欧洲有两家合同制造商,现在正考虑在亚洲地区再找一家。你们选择代工商的标准是什么?选择在中国代工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Wavecom的模式是没有工厂,但不是说没有工厂了就纯粹代工。我们跟纯粹的代工不一样。所有生产上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都由Wavecom来控制。在整个生产线上我们要有投资,所有测试工具仪器都是Wavecom投资的。我们的代工商专门有几条线为我们做。这好像是把我们的工厂放在别人家去一样。不是我给你下单,你就替我生产那么简单。
这里有几方面的考虑。
一是成本。因为真正能控制成本的不是代工商,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性能价格比最好的材料,因为我们是这方面的专家。代工商的优势在量,量大成本相对更低,但没有科技方面的优势。而我们有技术上的优势。比如我们可以把生产不同器械的生产厂商作成一个链,根据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给我们更好的价格。这等于在价值链上我们要控制成本这个环节。
二是我们非常在意对科技的保护。如果全给了别人,没有控制,会构成很大威胁。
三是代工商要听从我们的指导。我们在选择代工商的时候不是随便选的。从全球来说,好的代工商没有很多。我们选择的时候,首先这些代工商必须是全球性的,要有很高的经验和技术。第二,必须要有生产手机的经验。
现在国内的代工商还有些距离,但全球top 10的代工商在中国都有工厂,比如新加坡的Flextronix,有生产手机的经验——爱立信就把所有的手机都推到了Flextronix上。但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在软件下载、视频测试方面有专门人才。
《商务周刊》:现在像西门子和爱立信这样的公司都开发了无线模块,他们也开始和中国的PDA生产商比如联想在合作。您怎么看待这种竞争?
朱: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想打自己的品牌。用户不会看到Wavecom,他只会看到TCL,看到科健。我们只在工业界内部做我们的品牌。
我认为,像西门子的这种商业模式不太健康。这些公司自己创自己的品牌,同时又做附带的产品。这些附带产品卖给其他家,比如联想出来的产品又是和西门子在竞争的。也就是说,现在西门子在支持一些其他手机生产商,这些手机生产商出来的产品又在跟自己竞争。他们将来怎么衡量?
从PC市场也可以看出,大的品牌机比如Compaq、IBM等这样的大公司从不做模板,模板都是台湾一些公司做的,他们和IBM们没有竞争的关系而是供应的关系。我们是做模板的公司,我们不去跟做终端的公司竞争。
《商务周刊》:Wavecom公司现在的研发重点是3G,而3G同样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这些大手机生产商的研发重点。
朱:研发上我们和他们是处于同一个水平上面。现在的问题不在技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把技术变成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备的卖点。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发得很辛苦,但同时在营销上也有很大投入,就是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给研发一个方向。一是3G的方向,二是2.5代的市场到底在哪里。GPRS在国内也出来了一段时间,但市场也不很明显。WAP已经是个失败。实际上是大家都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卖点,也就是客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功能。还是那句话,技术不是问题,市场是个问题。
《商务周刊》:您怎么评价你们公司的中国客户?
朱:我们跟韩国公司谈,他们看准了项目之后,就肯投钱,愿意担风险。国内公司的问题是犹豫不定,因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市场也浪费了。真正做得好的公司在管理上一定要有很大决策权,要敢承担责任。
我们跟韩国公司谈的时候,他们不那么抠合同,到底要什么赔偿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钱投进去后,你什么时候把产品给我,把解决方案给我。他要的是快。当做集成的时候需要做一些设计,比如PCB板,韩国公司派工程师专门到我们的研发中心来,三天三夜呆在那儿。我们的工程师跟他们讲,这些地方该这么改,他们愿意改,愿意接受你的概念。他们还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把这些东西完成。
而在国内你让他这么改改,他就会说,你为什么让我这样改呀?国内很多厂商在这些方面耽误了很多时间。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