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之
杰克.韦尔奇的自传确实是去年的畅销书,在北美也卖得不错,但是比起他在中国商界已经成为“管理之神”的赞誉有一定出入。他的自传在国内被视为“CEO的圣经”,央视的一份调查说老的少的企业家都在读这本“圣经”。不过我接触的海外相当多洋人对于本书仅仅是看看而已,远没有前几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人手一册那么热闹。据说企业里面真的很
看重这本书的不多,因为这边的企业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多少都有切身认识,不觉得需要在这里吸取营养来往上爬。本书的主要谈论者似乎是广大家庭成员主妇和青年学生。事实上在大企业的中层对于韦尔奇的感情远没有中国企业家们那么深。老实说,我的朋友里面,看《杰克.韦尔奇自传》后,失望的不止是一个两个,一开始以为是不是内地译文版本较为拖沓,可是找到了台湾译本,发现写得确实是那样节奏缓慢和踉踉跄跄。一个台湾来的以前的文学青年现在的汽车销售经理一口咬定,就书而言,这本书比起代笔者约翰.拜恩的其他企业传记相去不止用道理计算。像十年前的《蓝血十杰》与《一个真实的企业家故事》,激起多少年轻人的创业雄心,带来多少追逐欲望的悲喜剧。如今这本韦尔奇,颇有点白头洋妇谈往昔荣华富贵的无趣,与让中国顶尖级企业家们心仪不已的“老杰克”形象实在大打折扣!
一位管理学院的洋朋友私下说,GE的管理团队实在很强,所以韦尔奇的成功经验怎么说都对,一般的企业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不太容易模仿和克隆,因此有点敬而远之的味道。不过他接触的中国企业家,最感兴趣的是韦尔奇为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GE之中屹立不倒,安安稳稳做到退休,可能与中国缺乏企业家的新陈代谢机制,很多企业家往往是能上不能下,和五十九危机等等联系在一起很是有趣。
更深层的心理原因,还有一个接班人问题。韦尔奇的三年选秀,成功立嗣,对于很多看中国历史天天想着帝王之术的中国人都很吸引。这些津津乐道其中企业管理手段者往往不是企业人,而是数目众多的一些中下级小公务员或者白领。这种趣味和十年前看胡雪岩,这两年大谈康熙的基本心态是差不多的。毕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每年都有赚钱故事出现,对于企业英雄实质上就是快速发财的谈论成为社会的一种宣泄和沟通渠道。说实话,在股市大起大落,目睹金融风暴后香港负资产一族惨状后,国内相信自己能够暴富或者成为民营企业家者已经越来越少,现在读韦尔奇,不过是往日读金庸武侠一样的集体无意识投射。即使做不到大侠,娶不到美女,心里想想也好。而看财富排行榜,看巴菲特与韦尔奇怎么说,纵然做不到那样的境界,谈谈也好。这里面的微妙消费心理,是已经迈入小康水平久已,有福利和医疗制度的北美人民所难以体会的。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