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罗氏中国有限公司威廉:精耕中国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23日 08:4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记者吴天一发自上海

  自去年12月1日中国新《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后,半年之内,先是国家药监局与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处方药广告封杀令,让本土药企伤痛不已;接着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又给全国药品的分类管理定下“时间表”矛头直指经销商;5月17日,国家药监局局长郑莜萸在“第二届中国医药发展论坛———2002年中国医药企业峰会”上透露,今后将在政策上鼓励
中国药企走创新之路。

  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参加国际竞争的需要看,中国医药行业都面临一场大变革。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威廉·凯乐,我们感受到了业内人士对规范化和市场化投资环境的信心与期待。

  市场:中国特色

  记者:凯乐先生,您认为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处于怎样的一种状况?

  凯乐: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目前市场上存在着6700多家制药企业,最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试图通过并购、关闭低效企业等途径来减少企业数目、壮大企业实力;另外,市场上还存在超过17000家药品经销商,国家对其也应会有一个整合的过程;中国的医疗保险改革正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试点,还有医院,很多改革也在进行。这可能会给各局部带来一些利益变化,当然也会令市场中的各主体有所担忧。不过我们颇有信心,回顾过去10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我们看到国家正在从对该行业的保护转到采取改革措施,医药企业和医院也正在适应不断变革的环境,为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医药行业而努力。

  记者:那么怎样的市场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凯乐:世界上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模式,各有利弊,都处在不断调和的过程当中。美国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市场,大多制药企业的研发机构设在那儿;而欧洲则较为重视医疗保险,政府对该行业有较多投资,保险机构与政府共同来完善医保制度,由于那儿也有些价格控制措施,所以企业的研发活动逐渐转移到相对自由的美国市场进行;印度是第三种模式,那儿基本上无外国药厂,药品价格太低,大家对那儿没有什么兴趣。

  记者:您认为中国市场又该是怎样的模式?

  凯乐:我们希望能够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市场。在中国有相当的人口,他们的收入水平还不高,对国家来说,首先考虑到的应是如何为大多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但我们同时也考虑到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那儿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所以应有一个较好的医疗保险制度来为他们服务,这部分居民应有权利来选择保险商,也有权利选择想去的医院。应创造一个满足这部分居民需求的市场,这又可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力来吸引更多的企业研发机构来到这个市场开发产品。

  规范:研发的动力

  记者:罗氏是否打算在中国进行更多的研发活动?

  凯乐:中国有许多优秀的研发人员,目前罗氏已与北京和上海的不少研发机构展开了合作,我有信心在今后的10到20年中,中国将成为重要的研发地,但前提是中国的医药市场要更稳健、规范地发展。

  记者:过去中国较混乱的医药市场也造成了本土医药企业的薄弱。我能否这样理解,本土企业的薄弱对在华的跨国医药企业来说是一种相对优势,为罗氏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一些机会?

  凯乐:这种杂乱的环境的确给我们带来些机遇,但机会对大家来说是平等的,困难也是业内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整个业界存在6000多个制药企业,远远超过正常数字,很多企业生产的是技术含量低的仿制品,必然会带来恶性竞争,产品价格被压到最低,企业有足够的利润进行研发,而且更危险的是很多产品的质量不合标准。另外,本土制药企业从一开始所注重的是产品的量,而不是技术营销方式,转变本土企业的思维方式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

  记者:我注意到罗氏在华销售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而在国外的平均水平仅为6%,并且其他跨国制药企业也存在类似现象,为什么?

  凯乐:肯定是这样。中国医药市场占全球市场的2%,比例还很小,但中国人口超过15%,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应远远超过其他市场。罗氏中国公司有一个目标:到2005年,在罗氏全球公司中进入前10名,到2010年,进入前5位。

  记者:从1994年在华的第一笔4500万美元投资到2001年罗氏在华的总投资额已达2.03亿美元,罗氏在中国的投资已从最初的厂房与资金投入逐步转变为研发的投入,这种变化是否反映了罗氏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从最初的试试看转变为对这个市场充满信心?

  凯乐:我们是有信心的,不过我不同意“试试看”这个词,当罗氏进入中国市场后,我们就开始努力理解、融入这个市场,而不是像局外人那样抱着尝试的态度。

  应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记者:在中国进行研发在行政方面的程序比其他市场繁琐吗?

  凯乐:我们希望随着中国逐渐国际化,可以逐渐简化程序。中国已加入WTO,各种程序也应与国际接轨。在向国际法规靠拢的同时,作为经济大国,中国也可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国际事物。

  记者:不少跨国制药企业的专利药即将到期,面临仿制的问题,罗氏是不是处于一样的状况?这是否是业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凯乐:专利对消费者和厂家来说是好事,消费者可得到质量更好、更有效的产品,专利也可保证研发者有足够的回报,当专利到期时,市场竞争机制将起作用。目前很多跨国药企的产品在华没有专利,但它们在国际上有专利,而且这些产品是在华跨国企业的主打产品,所以希望能同政府保护这部分产品的利益,中国应与世界接轨,按国际惯例对待专利产品。

  研发:药企的生命力

  记者:按国际惯例,专利产品到期后允许其他厂家进行仿制,但原研厂家往往采取一些提价或不断申请新专利的做法来阻止仿制,您怎样看这些保护措施?

  凯乐:对医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发新品,这也是对制药商挑战,如果无后继新品替代到期专利品,企业将失去生命力。后继储备产品尤其重要,这是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记者:但目前的事实是许多企业处于产品青黄不接的状况,并且新品的开发越来越困难。

  凯乐:是的,这也是罗氏为什么在15年前买了美国基因泰克公司,那时我们就预见到生物与基因技术是将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希望能够利用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开发出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产品。研发向来都是不容易的,但从财务角度说,如今各国政府的要求渐高,从而导致成本升高。

  记者:对全球的医药行业来说,您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该如何应对?

  凯乐: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不断开发出新品来弥补到期的专利产品,所以要善于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研发服务,同时也要注重研发的方式。

  《国际金融报》(2002年05月23日第八版)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精品书推荐
  • 西方工商管理系列图书
  • 最新最全考研书75折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