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经济观察:关注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17日 08:2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李长久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体和贸易投资的主角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日趋活跃,正越来越多地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跨国公司数量多少及其核心竞争力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产业结构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跨国公司自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创办问世以来,其兴起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7世纪初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诞生和发育阶段;1914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跨国公司步入成熟阶段,其重要标志是已经从单中心迈向多中心结构和多业交叉结构;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大大加快,跨国公司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拥有的跨国公司虽有所增加,但最大的跨国公司却几乎集中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金融时报》2001年5月刊登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美国拥有239家,欧洲和日本拥有239家,各占48%;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仅有22家,占4%,其中多数已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被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兼并。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跨国公司规模在不断扩大,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其地位、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富可敌国

  目前,跨国公司在母国的地位和影响已经大大增强。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国内汽车业,三大网站控制了该行业市场的66%,五大公司已经垄断了美国的军工行业。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今年1月24日载文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本身现在已经受企业的摆布,主要是受大公司和金钱利益的驱使,大公司不仅控制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而且在对外政策决策中拥有影响力。同时,跨国公司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100个最大经济实体中,51个是跨国公司,49个是主权国家。199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值(1806亿美元)超过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NP(1608亿美元),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产值(1501亿美元)相当于印尼的GNP(1537亿美元)。

  科技创新主体

  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各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2000年,全世界研究与开发投资约5870亿美元,其中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7个发达国家约5280亿美元,占世界的近90%;在这些国家中,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占70%左右,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年度研究与开发投资达80多亿美元,巴斯夫一家公司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就超过1万人。许多跨国公司拥有数量巨大的知识产权,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的70%以上为全球500家跨国公司所拥有。比如,IBM公司和朗讯公司分别拥有3.4万项和2.4万项发明专利;而美国则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发明专利,其中在信息、生物和制药技术领域分别拥有世界发明专利的67.4%、57.1%和59.8%。知识产权已成为跨国公司控制世界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信息化、电脑化以及各种电子通信手段,正在起到增强跨国公司权力的作用,“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强化跨国公司影响力的新手段。

  全球投资贸易主角

  跨国公司是与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出现和同步发展的。200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318万亿美元,其中90%是属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发达国家既是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2001年流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69.6%,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占30.4%,但共同点基本上都是跨国公司的投资。这种情形意味着跨国公司无可争辩地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角。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1年全球6.3万多家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50%、世界贸易的60%和技术转让的70%。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合作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其影响已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跨国公司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母国政府的支持,不仅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力图从民族国家分享更多的财富甚至政治权力。

  贫富分化“元凶”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全球化进程加快所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畸形发展而造成的。

  跨国公司的投资本质上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追求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进行跨越国家、地区界限的生产要素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组,带动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对于引资国,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扩大出口,有利于增加就业。总之,如果政策正确并引导得好,是能够达到跨国公司和引资国互利互惠的目的的。

  (原载《求是》2002年第10期,有删节。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金融报》(2002年05月17日第四版)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混业经营在所难免 跨国公司谏言中国金融业 (2002/05/16 07:05)
经济随笔:跨国公司的道德 (2002/05/14 14:05)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出现三大战略调整 (2002/05/09 09:56)
-跨国公司越来越独 (2002/05/09 08:33)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送你出国学英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名门名车意中之选
:国际长途0.33元/分
:2000吨葡萄原汁
:与您相约-津鱼头
:加皇家大学MBA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