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曾经创造了"盖茨"神话的时代,比尔盖茨,一个美国的神奇小子,凭着他发明的一种软件--微软视窗--把世界带入了信息时代,他也因而成了世界的首富,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那曾经被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五笔字型的发明人王永民。
商海浮沉犹自信,竟成事业荐轩辕
二十春秋王码路,创业冷热凭谁诉
早在90年代初,五笔字型的发明人王永民被人们认为是"电脑富豪"。那时候,在人们眼中王永民是中关村众多依靠科技致富的人中最典型的、也是最富有的之一。他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在世界上解决了汉字输入电脑的难题,并获得了中、美、英三国专利。当时,五笔字型的发明在国内相当轰动,被新华社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仅凭这一项专利,王永民就可以成为一个超级富豪。
而前不久一家媒体对王永民和美国CNN的创始人进行的一番对比,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却是"他们曾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各自领域中开创风气之先,然而他们却没有享受到发明创新所带来的财富。"
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发明了一种新的输入方法,而是他开创了汉字输入能像西文输入一样方便的新纪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永民解决了汉字输入问题,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因而也有人把王永民视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在这个不断从计算机产业中诞生世界巨富的时代,人们提起中国的富豪,却根本不会想到王永民。
(采访)因为我觉得一个发明家、一个愿意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他追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财富的多少或者是享受这些财富。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首先变成社会的财富,变成社会的承认,变成社会的公众利益,这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们的软件、我们的创造如此广泛的造福社会,我们自己还没有拥有一辆奔驰车,那应该是比较寒酸的。但是我觉得无所谓,一辆桑塔纳、一辆佳美也好,都有4个轱辘,能跑就行了。我们依然忙,我们在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使自己的发明更广泛的造福社会,由于我们的发明是社会更快发展。
王永民的言谈中流露出一个知识分子最朴实的想法,而他的这些想法始终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中。从他80年代初来到北京寻求发展、在这里创办公司、从事商业活动,将近20年的时间依然改变不了王永民知识分子的本色。
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的府佑街,王永民初到北京的时候,就住在这附近的一间地下室。而且一住就是两年,那是在1984年,刚刚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永民带了一台PC机来到北京推广自己的技术。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永民到处去讲解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字型"也就随王永民的足迹走进了千家万户,上百个中央国家机关和10多个省市都使用他的技术。很快地,"五笔字型"的商业价值也开始显露了。
在一个叶三旅先生,他当时是全世界第二大电脑公司的DEC公司亚洲区总经理。他发现了五笔字型发现了我,在地下室里我们谈了三个月。由美国DEC公司出资二十五万美元,差不多二十五万美元买了五笔字型这个专利。那么当时是我在地下室里发的第一笔财。那么美国DEC公司提供的这二十五万美元是我事业发展的一个起点。
其实王永民也并非没有商业头脑。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做过一些小生意,摆摊刻个图章、给别人理理发,还挣过不少钱呢。当五笔字型输入法开始普及开来的时候,王永民就有了一个想法,与其让别人去移植五笔字型,还不如自己移植好了卖给他们。于是,王永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营移植了"五笔字型"的汉卡。
当时的电脑因为说是容量比较大的电脑,老百姓都没有。老百姓用的电脑容量比较小。我们要想处理文字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存贮汉字的点阵,包括输入法在内的一块板子,这个板子是集成电路做成的。那么有很多种汉卡,王码出的汉卡叫王码汉卡。因为我48岁把它研究出来的,所以叫王码480汉卡,装了王码的输入法。王码当时已经是普及开来了,很多人都在使用,很多人都会用。如果不装上五笔字型输入法,那么用户就不买这个汉卡。那么这个汉卡给王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几千万元吧,使公司以后就有更好的发展。
480汉卡给王永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那个年代,王码公司一年的纯利润就已经达到上千万元。然而当公司业绩扶摇直上的时候,王永民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为了让"五笔字型"尽快地造福于社会,王码电脑公司将本来可以产生巨额效益的最新成果--"王码5.0版汉字操作系统软件",向国内不加密开放,也就是说,中国人可以不付任何代价使用这种系统软件!
当时91年的时候,很多的计算机不能很好的处理汉字。那么我们王码公司开发了一个能够处理汉字的这样一种软件。如果让我们的用户花很多钱来去买这个软件会影响我们汉字的应用和发展。所以当时我就毅然决定这个软件向全社会公开!我觉得损失有暂时的有长远的,也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应该从这些方面综合评量才行。那么当时好象损失了很多钱,但这个技术得到了推广。对社会来说呢,有很大的一个贡献。那么对公司来讲,从广告费用来讲也节省了很多的广告费,使公司的技术更加深入人心,更多的人了解它推动它,帮助我们一起改进这个技术。这个东西也可能,不是一百万能够得到的。
王永民的这一做法在国内外计算机界都是没有先例的。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公司的经济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王永民选择了前者。事实上,这样的选择对王永民来说却不是唯一一次。
商海中搏击的人都知道,掌握先机便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国内大型的计算机企业,无不是最早开始生产个人电脑的。当年,王永民借着480汉卡所创下的辉煌战绩,也曾生产过有自己品牌的个人电脑。如果发展到今天,王码电脑也许并不会比那些品牌差,但是王永民很快就放弃了。
计算机是很大的设备,就是它高科技成果都在一起集中了。我们国家有计算机吗?我跟你讲我不承认。我们国家有计算机?我不承认我们国家有国产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最核心的地方,最值钱的地方,没有一个是国产的。你说我们国家有计算机?我不承认。不管你方正也好、联想也好、紫光也好,你们说有国产计算机?我觉得这个事情不全面,不对的。里面最值钱的软件不是你的CPU最值钱不是你的,光驱不是你的,就铁皮箱是你的、螺丝钉是你的。你有计算机?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巨大的悲哀。所以我不做,无非是你的螺丝嘛。都是南韩的都是日本的,都是美国的东西,拿来组装一下。这是计算机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东西当然也得有,是外国人利用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的软件廉价的智力在开拓外国人的市场。我们应该去发展我们国有的操作系统,发展我们国有的CPU,所谓的中国芯,发展我们中国的光驱、中国的软驱,使得这些值钱的硬件,都是我们制造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有了国产计算机。我觉得真正应该提倡的是有创造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拉着洋人鼻子走的这些东西,应该大力提倡。
王永民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因为他的很多做法根本就不是商人的做法。成功的商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赚钱的机会。事实上,在王码公司,王永民也是喜欢别人称他为"王老师"而不是"王经理"或是"王总",因为他也根本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商人。
我觉得一个科学家、一个发明家,他跟企业家和商人他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尽管一个科学家一个发明家,他有商人的色彩,有商人的行为,但他不同于一个商人。我根本不愿意把自已扮演成为一个或者说塑造成一个商人,因为我从小的爱好并不是经商。那么由于现在公司的发展使你不得不去懂得了解商业的行为、商业的运作、公司的发展,让自已也得去懂得商人的这些事。
(提示条)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南阳自古多俊杰,
书生意气,傲骨铮铮,英才从来出寒门。
王永民总是强调自己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在和王永民的接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生长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动摇的。中原大地,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永民,从骨髓中就渗透着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记。
为了寻找这种影响的根源,我们在前不久借着王永民探亲的机会,和他一起来到了他的家乡河南南阳。
王永民出生在河南省南阳一个贫穷的小乡村。从能记事的时候起,他就不声不响地上山割草拾柴,帮母亲烧火做饭,下地浇水捉虫,帮父亲侍弄庄稼。但他最喜欢的,还是钻进父亲的"车间"里,用父亲的各种工具做玩具、做"试验"、做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中学时代,他为了解决母亲纺棉纱慢的难题而发明的半自动纺纱锭至今还放在他北京的办公室里,其工作原理和复杂程度让今天的机械专业的权威人士看了也惊叹不已。王永民在这个家庭中培养出了两种最为可贵的品质:一是特别喜欢动手动脑,一是特别能吃苦。
有不少日后成为富豪的人都出身贫寒,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最初的动因,无非是想多挣些钱,改变贫穷的状况。王永民从小就暴露出与商人的本质区别:他想的是如何改变落后的生产力。报考大学时,他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志愿填的仍然是中国科技大学。因为他痛苦地看到一个无情的事实,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在了世界水平的后面。在毕业典礼上,王永民代表全体毕业生上台讲话:"翻开我们学过的物理、化学课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把头像也印在课本上……"
他这个话在小组讨论就说过,班主任叫个陆遂中,给我开会汇报了。汇报了以后我就感觉这学生好的很,有雄心壮志,也有爱国主义的精神。
中学时的王永民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而多年的商海生涯更让他真切的感受到,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钱被外国人赚走。而他也深知,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并不是一代人可以实现的。因此,王永民在家乡捐资助学的目的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更加的单纯和实在。
看到我们这个学校的发展,我感到非常激动,也非常高兴。我是尽到了一小点力量,希望在家乡能够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我们只有学习才有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报效祖国。
王永民在家乡受到的接待是热烈和隆重的,而这几天来他所表现的轻松和喜悦,也是我们在北京的王码公司里难以见到的。家乡、南阳,留给王永民的是太多美好的记忆。
南阳,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地方,仅载入史册的就达两千多人。东汉时时期科学巨匠张衡、医圣张仲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数不清的历史名人,都是从南阳这里走出来的。而对于王永民,南阳不仅是他生长的地方,还是他成就事业的起点。
1977年10月,王永民离开呆了八年、病了六年的四川永川国防科委的军事部门,回到家乡河南南阳。离开时,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才生伤感地填了一首词,"无缘西蜀图相仕,有志南阳学躬耕。"也许正是在这位2000年前生活于此地的伟人的感召下,回到南阳的王永民开始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研究工作。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际上有种很强的舆论,国内也是有种很强的舆论:汉字在电脑时代是不能够适用的!因为没办法把汉字变成代码。我非常真切的从实践中感到这是个问题,而且我看到了这个问题。国际上的舆论也非常强烈。当时甚至有的学校就开始要教汉语拼音,甚至小学的文章、小学的课文,都用汉语拼音写的。这对我这样一个酷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字,包括书法艺术诗词歌赋都喜欢的人来讲,我说汉字真的废除了,像人说的不能使用了,我们的古典文化真的不存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存在了。文字不存在了,这个民族的血与精神都不存在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字到底能不能继续使用下去,它的问题在哪里呢?我真切的感受到就在于汉字确实难以输入。因为我从事的科研项目就是要把汉字变成纸带子,纸带子就没法变。这时我说我要从事这个研究
都觉得这是新事物,特别是川光厂搞那个没有搞成功。校对照排机。那个照排机没有搞成功,就是在那个基础上,他提出来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觉着好就好在这里。比它那个题目更好,那原来是个校对照排机,这是汉字输入电脑,所以他这个意义,比那个高得多。
我相信我自己会成功,我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我要是不成功,很少有人会成功。我这人是比较自信的一个人。当然也是少年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成分也有,但是我觉着我能学会。因为我愿意下功夫,再说我也不笨,我知识面比较广,所以我说我要是做不成,别人也很难做得成
1983年8月29日,河南省科委组织鉴定会,来自这个行业的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几乎都来了,他们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评价非常高。有人激动地讲了一句话:"从今天开始,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个发明的巨大意义,一时还难以估计。"五笔字型轰动一时,但是王永民清醒的认识到工作并没有就此而告一段落。作为实干家,自己发明的东西一定要有用,而当时国内也的确需要这样的输入法。不少单位买了日本人的大键盘,不仅不方便使用,还花了不少冤枉钱。而当时的河南出小麦,出玉米,却连个电脑都找不着,实在不利于五笔字型的推广。就这样王永民走出了南阳,走出了下海的第一步。
(导视)
妄作八阵论功名,打点行装赶路程。
文星灿烂卧龙岗,白河饮水走全球。
商海生涯潮起潮落,王永民的公司从艰难的起点走向了最风光的时期。那时候,公司不仅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而且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各种荣誉接踵而来,这无论是对谁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但是从1992年后,王永民的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接下来的几年一直在亏损。
1993年到1994年公司走了一个下坡路,有三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因为知识产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个软件被盗版,很多别的汉卡装了我们的输入法,我们对它无可奈何,打官司也是精疲力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因为公司内部出现人事上的一些问题。第三个问题就应该归结为,我不善于理财,我真正的兴趣不在于理财,不在于搞公司。所以当时的理念有人说王码公司应该发展到1000人。我说要1000人干什么?你能管得了1000人吗?管好30人就行了。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应该说28是最好的数字,刘秀有28宿,共产党有28个半布尔什维克。王码公司永远不要超过28个人,这是我根深蒂固的一个想法。
在和王永民经历了南阳之行后,我们也深深的感觉到,王永民尽管已经经商多年,但仍然没有完成从知识分子到商人的转变。自身的局限加上客现的现实,使得王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障碍。
1995年,王永民为了寻求公司的突破与发展,去了美国,正如他从南阳来到北京一样,完成了他事业的再一次提,意外的车祸使得他滞留美国长达两年,正是这次意外的事故王永民完成了知识分子到商人的蜕变。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个新的起点。我参观了太多大的公司,到很多大学里面作报告。这使我对美国的生活,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我认为我掌握了它的一个脉络。我到美国待了好几年,学习了那么多高科技公司的管理、理念、方法、软件开发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学的主要的东西是高科技软件公司怎么管理,怎么样去开发一个软件,软件的流程应该怎样走下去。我现在公司的管理正是我在美国学习的那种模式,我认为我非常成功,这个成功会在半年以后看到它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永民从美国回来后,一方面继续开发自己的软件,先后推出了五笔数码和标准五笔。前者可以"只用数字键,单手打汉字",让古老的汉字跟进了数码时代。后者则解决了很多汉字无法用过去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的问题。另一方面,王永民开始考虑创办一个产业实体,既用来生产自己发明的硬件产品,又为公司的软件开发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柱。
软件公司光靠软件发展,财力上得不到很大的(支撑),就是没有一个很大的支撑是有问题的。以前软件的发展在中国,从知识产权保护来讲,它是受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软件事业的发展。软件、高技术要出口的话,软件在国际上可能是盈利更少。没有我们自己的拳头的硬件产品,这是很难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的。我们的软件非常好,现在我们想把软件固化起来,跟硬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适销对路的、普遍适用的硬件产品。那么形成硬件产品后,在国际和国内都会有很高的盈利额。所以对王码公司整体的发展,经济上这是一个强大的支柱。发展硬件产业主要原因,不完全是因为软件的问题,因为我有些发明它本身就是硬件。比如说,我发明的数字键能打字的方法做成了软件,这个软件,这个方法就依赖于一个鼠标这样一个新的发明加以完整的实现。既有软件的成分,又有硬件的发明,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崭新的产品。而且就目前来讲,我们的产品是没有对手的。
2001年年底,王永民与河南鹤壁淇县宏大集团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决定联合建设数字王码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并准备进行王码数字鼠标生产。
以前发明了一个技术,然后推广开来,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自己并没有聚拢很多的财富。因为没有很多的财富积累,所以就不能产生更大的发展,不能产生飞跃。有了五笔数码的发明,再有产业化规模的鼠标这种产品的问世,对我整个王码事业的发展历程来讲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定。对于这样一个王码信息产业基地来讲,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首先我们有适销的小批量的产品问世,然后形成大的批量。每年会有50万只鼠标销到国内国外市场,每年可以有上亿元的盈利。我们争取两到三年之内会上市,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在二板上市,这是完全具备条件的。
中国人常说:横看城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年来王永民一直在扮演着两种角色,知识分子与商人,而这两种角色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他,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良知,是用发明为大众造福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商人的精明,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规律。正是这种困扰,使得王永民和他的王码公司并没有拥有与他的发明相匹配的财富,而这反过来又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经历了美国之行的王永民,就象取到真经的高僧,但我们依然不能确信,王永民的公司能够走出困境。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仅有知识分子的良知是不够的。建立现在企业制度是一个长期而深厚的过程,我们不能断定王永民自已在鹤壁的信息产业基地,能使他走出真正的困难,我们期盼这个企业的投产,能给像王永民一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带来巨额财富,知识分子的财富就是社会的财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