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一度曾有人才创业乐园的美誉。但从近几年众多人才洽谈会上,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外企展台门庭若市,而国企展台却少人问津。
目前,国企不但吸引人才无力,就是留住人才也颇感尴尬。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国企每年平均有5%左右的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工人纷纷跳槽外流。即便少数一些持大本以上高学历的人才来到国企后,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就要跳槽,甚至不辞而别 。而暂时留下的,也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待机遇。
人才外流,已经使许多国有企业元气大伤。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尽管大多数国企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从总体上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国企经营的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国企,真正跳过了生死线,实现了盈利。另有三分之一的国企,仍然在生死线上兜圈子。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国企,则步履艰难,进退两难,生存难保。
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根源又在哪里呢?
解谜之一:待遇优势弱化,是吸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
一位我国首批恢复学位制的57岁的硕士高级工程师面对笔者直言道:“我现在国企里工作,完全是凭着党多年教育的一种觉悟。但是,我的观念也在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如果有高薪单位肯于接受我,我也会跳槽。因为,我现在一个月只拿1000元,而到其他企业,收入就会增加几倍。我目前老少三代只住60平方米的房子,买商品房又囊中羞涩,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现实逼得人不得不想这些问题。”
过去,国有企业之所以吸引人,就是福利待遇好。企业有自己的住房,分房即便按工龄大排队,到了30几岁,基本上都能分配到公有住房。一年花上几十元就解决了住的问题。企业搞得好的,水、电、液化气费等,就连24小时用热水都不花钱。赶上大的节日,发钱、吃的、用的等,真是无后顾之忧。
一些大型企业本身就有托儿所、小学、中学、技校、医院等,并且就在企业周围,各方面条件又比地方优越。职工看病不花钱,退休金比地方高,即便因工致残、因病死亡,本人及家属也有企业关照等等。可以说,职工生老病死等都有保证。
但目前,随着我国住房、医疗、教育及企业自身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这些优势正在消失。与非公有制企业在福利上已无明显区别,甚至不如人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国企经营又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实行深化改革减员增效等措施,导致大批国企员工下岗,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员工,在“铁饭碗”被打破之后,事实上处于就业无保证状况。致使国企及其员工的社会地位、声誉等已经不再风光。
解谜之二:用人机制不活,社会关系复杂,论资排辈严重,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
一位国企的普通管理人员直言道:“在国企里升迁讲天时、地利、人和。真正有本事的,干得再好你可以当先进,但不一定就能升迁。提拔一碰机遇,二靠与领导的关系,三才看本事,另外还得论资排辈。”
据国家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介绍:从总体上讲,目前应聘外企的人数明显高于国企。国企如今已不再是人们争相涌入的保险箱。
一汽、鞍钢、大庆、亚泰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认为,国企由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确实存在用人机制不灵活,对资历、学历要求过高等缺点。但是,国企业务量萎缩、经营不景气、福利流失、收入偏低才是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
业内专家就此指出:中国经济的希望还在于国企。国企也有自身的优势,尤其是技术人才可以接触到核心的研发技术,成长的机会更多。而外企的核心技术却在国外。国企如果能够借鉴外企的用人机制,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人才,给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把企业的经营搞上去,国企一定会重新吸引人才,再度成为人才创业的乐园。
作者:林笛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