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现在中国最热门的学位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会说是MBA,也就是工商管理硕士。在这些人的心目中,MBA已经成为了一种成功的符号和象征,至少也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块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人们以读MBA为荣,学校也以开设MBA课程为时尚。曾经有专家估计,中国入世之后需要3个30万,30万会计师,30万律师,还有就是30万MBA。而截止到2001年7月,我国MBA毕业生的总数只有1.5万人,应该说,MBA的前景一片光明。不过,记者却在调查中发现,MBA有MBA的烦恼,找起工作来并不是那样得心应手。
据最新统计,2002年的MBA报名人超过了6万人,是计划招生人数的4倍之多,仅北京地区的报名人数就比去年增长了3成。人们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主要还是看中了毕业后的较高投资回报,现在就读于清华的国际MBA的刘先生就想借MBA的学习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在清华完成对经济学理论和其它相关市场,还有融资,这些背景知识的学习,准备自己开自己的公司。”
像刘先生这样决定自己创业的人虽然还是少数,但是就有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企业的管理者的位置上。虽然念MBA花费颇高,在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念MBA包括吃、住和学费最低要4.4万美元,最高要达到30.79万美元,但据美国《财富》杂志调查,MBA毕业生平均4年就能收回投资。在国内北大、清华的MBA最高收费为7万元,而他们的毕业生年薪多数在10万元以上,不到2年就能收回所有的投资成本。据MBA学员介绍,MBA的学习会对将来的发展更加有帮助,现在所放弃的是机会成本,但是肯定会很值的。
随着中国加入WTO,管理人才在我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去年下半年在清华大学登记招聘MBA的知名企业就达到了近百家,而目前我国培养的MBA人数还是非常有限。在发达国家,为了给企业提供充足的管理人才,全美目前共有工商管理学院1300多所,每年的MBA毕业生人数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3%,而我国现有的62所院校每年培养的工商管理硕士只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5%。面对大量的市场需求,按说MBA毕业生应该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然而记者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了解到:今年将毕业的MBA并不好找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太高。据清华大学校园网上的调查显示,多数MBA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如下:工作地点在北京,单位最好是外企,月收入达到1万5千元。面对这样的条件,一些企业对MBA不得不望而却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杨斌博士承认,不是说你读MBA你将来就一定能够成为管理人才。MBA只是一个两到三年的训练,真正MBA是培养企业中间的中层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后备军,而不是出来之后他就能当CEO。
据对上一届清华MBA毕业生中的部分学生统计,6成的人进入了金融业,而且他们青睐于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入世之际就有几家世界顶尖级企业来中国招兵买马,摩根斯坦利银行在清华、北大一次就请了4~6名MBA学生,他们通过实习后将从公司较低的起点开始工作。
相比其他学历,由于数量紧缺,MBA在人才市场中虽然还是一个香饽饽,但是刚毕业的MBA学生不再和企业家、CEO划等号了。据清华大学统计,到2000年底,800多名MBA毕业生中只有5人成为了上市公司总经理,而这些人多是97年以前的毕业生,他们是通过了几年的积累才发展成了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何况,现在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时只是纸上谈兵,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经验都不够丰富,所以在企业面试或是试用阶段就被打了退票。
某猎头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公司要求可能是MBA这个要求,从企业来说还是更关心你是不是有真正的能力,而不是说你是什么毕业。有能力和过往的经验,能够胜任这样的职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得不说到目前MBA的教育制度,一些还不具备办学能力的学校也纷纷开办MBA项目,降低了MBA的门槛,而师资力量、教学水平都还相对欠缺,也使得MBA的毕业生含金量不足。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更是中国MBA的特色,由于招生考试所考的科目太多,致使选拔变成了应试。许多具有多年管理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的人无奈被一个“考”字搞得焦头烂额,相反倒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更富有考试经验和备考时间。据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MBA报考者的平均年龄为29岁,这意味着大多数求学者是参加工作3年到5年就来上学的,可见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还比较有限。
杨斌强调,怎么才能使现在的考试制度更有利于选拔那些具有相当好的管理潜力,或者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人进入到MBA中间来学习,这是必须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MBA教育试点开始于1991年,至今已经足足10个年头了,在这10年中,我国的MBA培养院校从9所扩展到了现在的62所,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但是,无庸质疑,与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学院相比,我国的MBA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师资力量、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国际商务沟通能力较差等等。不过,最近有消息说,我国的MBA教育将有重大的调整,与国际的接轨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
经济半小时记者/杨莱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