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汪晓东
上海出不了企业家?那么———
上海人均GDP4500美元是如何达到的?
到底什么才是企业家?
怎样才能出企业家?
即使不出“企业家”,上海不照样很辉煌吗?
这也许是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许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但探讨一番,应能把我们的思考引得深些、更深些
记者:关于上海没有企业家的说法,前段时间常常见诸各种传媒。很多读者对此不大理解。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企业云集,其中还有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为什么还要说上海没有企业家呢?
张军:我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从理论上对企业家精神作了一些论述。说上海出不了企业家,实际上是说上海出不了“创业家”,并不是说上海出不了企业管理者。另一层意思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成功的本土企业不是从上海起家的。这令人深思。
上海目前仍然维持着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这被认为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尽管上海提出经济发展要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但目前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似乎主要还不来自第三产业。
这几年上海在金融、贸易及航运等方面发展迅速,但没有改变上海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上海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最大的差距是,伦敦、巴黎、纽约的城市功能显然早已不以制造业为主了。这使上海现在成为一个独特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
记者:一个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撑的中心城市,却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张军:制造业在上海的地位,对于回答上海为什么出不了创业家非常关键。简单地说,上海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本比较均匀的分布特征,是出不了创业家的主要原因。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大城市,需要的不是创业家或者企业家精神,而是大量具有均匀知识和技能、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实干的人以及高效的管理者。由于有完整的人力资本的存量支撑上海的制造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变十分缓慢。过去的10年,上海虽然在金融和贸易服务等方面有较大发展,可是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的比重并没有显著下降,在精密仪器、造船、制药、机械等方面的优势依然存在。在上海,拥有高学位甚至拥有MBA的人很多,而这些人中企业家并不多。
记者: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军:创新、创业和企业家精神并不必然与MBA联系在一起,两者常常背道而驰。这在现代制造业发展史上有大量例子。1977年,哈佛大学有教授写了《动态经济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他发现,创新很少在已有的大企业中产生。在上海,缺乏创业精神不难理解,除了上面说到的人力资本均匀分布,还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制造业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制药、机械、造船等成熟产业中被塑造成型,这种成熟的技术和市场没有给上海留下多少创业和创新的自由空间。制造业是一种“固定”的体制,而创新和创业需要的是“变化”,需要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环境。在“固定”的体制里,受到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和均衡的精神。好比一个画家,他的创作活动没有规则,作息时间也没有规则。我们不能要求他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否则,画家的创作活动只能被抑制和葬送。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在上海,影响企业家发展的因素究竟何在?
张军:上海的制造业体制非常庞大,上海经济一直被锁定在比较固定和“规范”的结构内。在今天的上海,更多的还是政府干预、庞大的组织网络、严明的纪律和集体的行动,早已不再是“冒险家”乐园。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它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它的金融、它的产业都服务于这个目标,它的教育也是培养这样的人才。政府所做的事情也是服从于产业的发展。这使上海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都严格地带有制造业的特征。
在上海,政府追求大企业和所谓高精尖企业的发展,似乎这样才符合上海这个大都市地位。我们也几乎都认为企业需要一个好的企业家,但是几乎没有人反过来想问题:企业家需要有自己的企业。
企业家是通过创办自己的企业才成为企业家的,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自我创业的过程。而在上海,政府有关部门干预这么强大,民间的力量和空间已剩下不多了,何谈创业家或者企业家精神呢?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