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子们踊跃应聘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摄)
本报记者李旭红
2001年,是中国人民欣逢盛事的一年,也是我国人才市场空前活跃的一年。翻阅报纸,“高薪诚聘”满目皆是;点击网站,人才信息扑面而来,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耀眼,人才的春天已经到来。
人才市场迅猛发展
2001年是中国的“人才年”,人才市场大事不断:1月13日,国家人事部在京举办新世纪人才交流暨西部开发大会;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授予最高科学技术奖,并颁发500万元奖金;5月15日,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在京召开,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五点主张;9月16日,北京中高级人才市场在设施一流的北京人才大厦正式开业;9月19日,国家人事部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一号令联合发布《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外资被允许有条件地进入中国人才市场;10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自12月1日起,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10月23日,国家人事部首次发布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12月7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率先迈开企业化转制的步伐……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人才服务机构近4000家,从业人员1.8万余人,共建立因特网人才站点547个,全年访问量超过6000万人次。政府人才机构共为15.2万家单位实行人事代理,代理人数达157.1万人,存档量达278.9万份。国家人事部首次发布的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1至7月,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发布的需求职位为238.1万个,登记求职人员811.6万人,职位供需比为1:3.41。北京、上海、深圳成为人才求职的热点城市,求职人数占统计总数的40.5%;三地对人才的需求也十分强劲,招聘职位数占统计总数的26.7%。其中,北京人才市场发布用人需求19.6万个,登记求职人数为108.2万人,职位供需比为1:5.52;上海人才市场发布用人需求16.0万个,登记求职人数为91.9万人,职位供需比为1:5.75;深圳人才市场发布用人需求28.2万个,登记求职人数为128.6万人,职位供需比为1:4.55;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将带来人才需求和流动的高峰。以最活跃的北京市场为例,截至11月底,北京地区共批准召开各类人才招聘洽谈会457场,比去年增加了34场。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累计达27703家,参会应聘的人才累计94.6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增长了56.8%和42%。非京籍人员是人才市场的主体,占求职人员的一半以上。据国家人事部统计,我国各类人才每年约有800万人次进入人才市场,约120万人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市场化就业进程的加快必将为人才中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人事部于9月19日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以第一号令发布了《人才市场管理规定》。《规定》首次对人事代理的对象、权限、程序首次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提高聘用标准,取消了人才招聘广告的审批制度,同时将网上人才市场纳入管理范围。《规定》还对外资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人才市场作出具体规定。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经营分散、手段落后、实力不强、行政色彩较浓的初级人才服务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催熟了一批“国字号”猎头,他们以本土化、文化认同感和熟悉国内市场的优势与外资猎头抗衡,一场短兵相接的人才战就这样展开了。
人才大战愈演愈烈
跨入2001年之后,以新世纪人才战略为背景,人才招聘高潮迭起。在1月13日人事部举办的新世纪人才交流大会上,来自31个省、市的1192家单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摆开擂台:青海省副省长苏森亲自出马,六州一地一市一个不落地前来摆摊,29个展位推出了2000余人的招聘计划;山东省100多家单位浩荡进京,几乎囊括了国展的6号馆;广西提出了“欢迎全国各地人才前来打项目工、打钟点工”的柔性政策,对有意到广西的两院院士、博导等高精尖人才许以“四室住房一套、在公费医疗、用车、电话等方面享受正厅级领导干部待遇”的条件,南宁对签订服务合同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分别给以100万元年薪和30—50万元年薪;哈尔滨圣泰制药有限公司举起了“起薪十万,一套住房,特事特议”的招牌;安徽、天津、成都、武汉等地放开了接收本科生的户口限制;宁波发出了“没有学历的人才也引进”的呼唤;青海、贵州推出了季节性引才的举措。
这一盛况空前的大会,仅仅是人才市场鏖战急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各地不惜重金延揽人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一时没有揽才优势的西部也亮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旗帜。
4月22日,江苏省70多家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联袂进京,以几十上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和优厚待遇公开招聘105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月15日至7月15日,浙江省召开了首届网上人才交流大会,推出技术和管理岗位1万余个,其中20个特聘教授岗位,政府年津贴10万元,200个年薪在10—50万元的岗位;10月,宝钢集团以年薪10万元、20万元、28万元、40万元四个等级的高薪、20万元以上的住房补贴和提供购车无息贷款的优厚,公开向海内外招聘冶金、信息、金融、贸易、采矿等41项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高校揽才风头更劲,清华大学年薪10万美元聘“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23名讲座教授分别获得10万元冠名津贴;中山大学以最高6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最高60万元的安家补贴费并照顾配偶工作的条件推开了“百人计划”;江西财经大学在22个专业设“首席教授”,可享受每月3000元的津贴和每年3万元的科研经费;云南在省内高校设30个年薪10万元的特聘教授。
高薪只是争取人才的硬条件,为延揽人才,各地纷纷改善人才软环境:北京开通了人才引进“直通车”,首次放宽非京籍大学生就业条件,今年共有1.25万毕业生落户京城,比去年增加20%;上海推出了引进创新人才的5项配套措施,为人才颁发“绿卡”制度,进入第三次人才引进高峰;重庆市在西部率先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发放《外来人才工作证》,给予市民待遇,两年后可办理入户手续;深圳陆续推出了取消人才引进指标、建立人事立户登记制度、人才即来即办的等六项措施,截至8月底,接收应届毕业生1.8万余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0.4%;天津出台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人才可不受户籍、国籍、人事档案、身份的限制到津工作,截至10月底,全年共引进人才1万余人;江苏推出“人才高峰计划”,还对优秀毕业生推出了“先就业,后择业”人事代理制度。一项项政策,昭示着对人才的渴望,更体现出人才的价值。
归国创业风景独好
在国内人才市场持续升温的2001年,世界经济明显放缓,裁员风暴席卷而来。1月29日,世界头号越野吉普车厂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CEO兼总裁迪特尔.策特斯克宣布了一项“世纪大裁员”行动,拟削减20%的员工,波及2.6万余人;电信巨人朗讯公司拉响了裁员1.6万人的警报;通用电气不得不做出两年裁员7.5万人的选。国外裁员的寒冬,迎来了中国广揽贤才的春天。
2001年8月,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五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规定》。该文件首次将优惠政策从“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延伸到在海外“为国服务”的留学生。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中国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深情呼唤海外华人来中国发展。他指出,我们今后改革开放的重点不是吸引资金,而是吸引人才和技术,中国将“广揽天下贤才”。
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若干规定》及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提出25项优惠政策,后又设立2—20万元的五类项目资助资金,还派专人接待来京创业人员,目前已有730多人办理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工作居住证》,还有320人办理了落户手续,80%的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天津也出台了减免营业税、提供经费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等优惠政策,目前已有4000余海外学人落户天津。长沙市政府还决定每年拨1000万元设立出国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拨100万元设立“长沙市科技创新贡献奖”等。
求贤若渴的上海、深圳更是不惜远涉重洋,重金揽才。3月,深圳市政府组团出国,由市长亲自带队,以最高年薪20万美元并附带股权的条件,公开招聘313名电子、网络、生物、医药、财经等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招聘重点是留学人员、大公司裁减的高级人才和高等学府的研究人员。8月4日,一次由上海市政府组织的“赴美引进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拉开大幕,上海证券交易所、宝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上海国家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等35家知名大企业以年薪5万美元、最高达10万美元及住房、医疗等优厚待遇诚聘英才,令从美国多个大城市飞来的数位学人欣慰不已,更坚定了他们归国创业的信心。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我国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相继成立了5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其中有11家创业园于5月16日晋升为国家级创业园。在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开幕之际,全国最大的创业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运营。创业园除建有适合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硬件设施之外,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信息服务等软环境也将与国际标准接轨,创业园正日益成为海外学人归国创业的基地。
跨国公司来势汹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在华的人才本土化进程大大加快。据外经贸部统计,目前已有美、日、德、法、加拿大、荷兰、丹麦、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数量达100余个,其中30多个已有较大规模。这些研发机构,瞄准的就是我国的创新人才。凭借资金、管理、品牌和理念的优势,跨国公司对中国人才的“借脑行动”可谓兵不血刃。国内一权威对外服务机构一年就向全国1.8万余家外商代表机构选派10万余中方雇员,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高级人才,包括首席代表、执行总监等职务。
在一年一度的北京人才大市场上,跨国公司的招聘职位总是热得烫手,专业才能和综合素质俱佳的一流人才是他们竭力网聚的对象。猎头公司每年成千上百万元的进账,就是跨国公司大肆揽才的有力证据。在微软中国研究院,1/3的研究人员有留学背景,2/3的人员是各著名高校毕业的博士。朗讯公司旗下的贝尔实验室,是目前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其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的科研人员共有500人,96%的人都是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级人才。
他们甚至把触角伸到了人才供应链的第一环,纷纷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开展培训活动,派驻关系经理,举行学术研讨会;大多不等禁令解除,就兵分几路赴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办讲座、做咨询,同时开通网上招聘热线,大量收集电子简历,IBM中国公司就早早启动了“IBM人才无限制”的校园招聘计划;11月20日一过,仅清华大学,一个下午并晚上,就有四场包括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内4场招聘会连轴转,意在争夺最具潜力的人才幼苗。来自天津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华“三资”企业本地化倾向明显,大部分经理人员来自当地人才市场,中国人担任高层管理职务的比重迅速增加。
高薪是跨国公司轻松揽才的撒手锏。据美国光辉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董事总经理程原女士介绍,中国高级经理年薪可达50万元人民币,总监级可达70万-80万元人民币,一批海外归来的高级人才年薪甚至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专家预测,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高级人才的争夺将更趋激烈,我国企业过去享有的对高质量人才支付低价格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人才“物美价廉”的时代将一去不返,这对中国企业无疑是一场严峻挑战。
用人机制尚需完善
虽然,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吸引人才,各单位可谓殚精竭虑,不惜代价,这诚然是可喜的一大进步。然而,企业用人仍存在“追名”的误区:一些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动辄硕士、博士,但引进的人才终因无用武之地而出走;更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只想用现成的人才,在招聘中横设“工作经验”、“户口”、“年龄”、“性别”的门槛,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厚“婿”薄“子”的偏差,招人容易留人难已成为困扰企业的普遍现象。一些人才大省如湖北、陕西也出现了人才严重流失的危机,遭遇了守着人才喊渴的无奈。据统计,短短几年,湖北各大学培养出的湖北籍大学生流向深圳的就达6万余人,在东莞,湖北籍各类人才达30万人。来自西安高级人才论坛的消息说,陕西省明年硕士以上的毕业生已有80%被东南沿海城市“预定”。
跳槽虽是个人行为,却也折射出人才环境的问题。人才流失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缺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文环境。许多企业缺乏一个基于工作分析的职位说明书,没有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平均主义严重,每天生产200个单位的人和每天生产100个单位的人,都拿生产150个单位的工资,这种“强制混同均衡”的现象在国企普遍存在,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国企仍只问人才价格而不问能力;论资排辈惯性较大,年轻人难以获得挑战自我的发展空间;任人唯亲风气尚存,员工晋升、提拔、培训的机会不与才能贡献挂钩;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使人才产生被工作耗干的烦恼,凡此种种,人才焉有不走之理?
寻找更能发挥所长的工作环境、晋升培训机会和与自身价值相符的高薪,是人才另谋高就的根本原因所在。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认为,要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就必须创新我国人才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当然,这一政策的出台,也会加速国内企业的“蜕变”,使大家在服务品质、交往责任感、沟通人性化、客户导向意识等方面吸收到很多国外的“营养”。
2001年不愧是中国的“人才年”,人才点亮了新世纪。我们坚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必将成为竞争的焦点,而人才将是最大的赢家。《市场报》(2001年12月30日第一版)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