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对什么是物流还很陌生的时候,海尔集团早已因为大力发展物流而受益了。1999年,海尔集团的总销售额为260亿元人民币,而预计到2001年,这个数字要达到600亿。每年将近200亿元的增长速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到,海尔的仓库里一定堆满了等待运输的产品,而海尔的车间里一定满是等待加工的零件,员工的桌子上也一定堆满了等待处理的定单和表格,而他们也一定是加班加点,工作量翻番。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统计,海尔2001年10月份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580亿元,一个企业保持近50%的增长,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到,海尔的仓库里一定堆满了等待运输的产品,而海尔的车间里一定满是等待加工的零件,员工的桌子上也一定堆满了等待处理的订单和表格,而他们也一定是加班加点,工作量翻番。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记者首先到海尔的电冰箱公司,意外的是,记者并没有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状况,刚刚生产合格的产品一下生产线还不到20分钟就上了运输车辆。
海尔电冰箱五厂发货员李发林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就是按照订单下货,货一下来之后车就装走了。当天出库,当天运走,他们现在的要求就是零库存。
既然仓库里没有库存,那么生产车间里的情况的是怎样的呢?
记者:像你每天送这个料,每天要送多少趟?
蔡志东海尔电冰箱五厂蒸发器送料工:要送200多趟。
记者:你每次就送这么一些,为什么一次多送一点堆在这儿,这样的话不就省事了吗?
答:没有,一般都是按订单来的,生产多少台就干多少台。
记者;下班后还能看到这些原材料吗?
答:一般下班的时候,要什么型号的(材料)就把这个型号安装干净了。
海尔电冰箱五厂厂长辛沛兴告诉记者:“生产现场应该是动态的零库存,这是我们定下的目标,这样的话一是提高效率,二方面就是减少工位库存减少积压,避免以往有些企业造成大量的工位库存,造成资金浪费。”
记者看到一个名叫蒸发器的零件所允许使用的面积只有一平方米,而每天实际使用的数量为2000件,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到了下班时间,车间里的所有原材料和半加工产品全部用光。据了解,为了减少库存带来的资金积压,同时对市场做出更迅速的反应,海尔提出了零库存的口号,与95年相比,海尔的仓库面积从16万平方米减少到了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海尔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经营中各个环节的零距离。海尔集团JIT定单执行部事业部长王正刚解释说,“这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地将订单信息分解成零部件的采购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信息平台,再把它进行公布,我们的所有的供应商就会在网络平台上,同时看到我们这个对应的客户订单的所有零部件的采购订单,他们根据这个订单进行组织生产,然后供货,集中配送到我们立体仓库。”
记者看到,12月8号海尔的商流中心接到了一笔空调的定单,而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海尔的一家钣金件供应商接到了这个产品定单。据了解,同时海尔集团还有6000多台电脑将同时获得相关的信息。计算机代替了人工操作,使得在海尔,物品真正的形成了一条流动的河流。据了解,目前海尔每天要接到上千个订单,每天运送5万多台产品,全国共有42个配送中心和上万辆运输汽车,2001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600亿元人民币。
海尔集团副总裁梁海山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来源主要来源于速度,来源于对产品用户信息的需求信息的把握,然后来看你的反应速度是不是能够最快的速度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我是通过我的产品去满足的,这里面就体现一个物流的速度,你用最快的速度得到了用户的信息,另外你同时又能最快地满足用户这个信息,这里面的这种时间的缩短,我们叫用时间消灭空间。”
如今,海尔也开始琢磨,怎样利用完善的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其他企业服务。在青岛市的一个仓库记者看到,标有华金内衣的产品正在搬到了标有海尔物流字样的车上。据了解,海尔目前已经开始为香港美宝集团,华丰方便面以及乐百氏等企业做配送产品的服务。让订单分解为信息,让信息零时间传递,让物资不间断的流动起来,张瑞敏为海尔的物流改造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好比卖海鲜”。
所谓船小好掉头,而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海尔这艘巨轮也做到了及时快速的掉转船头,这其中的秘诀就是由于海尔集团用卖海鲜的理念来改造企业物流。物流使得海尔有这个胆量,也有这个能力来迎接更多的订单。海尔有句话说得好:用时间消灭空间。这意味着,抢到了速度,也就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经济半小时记者/王朝阳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