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以股抵债”欲破题 > 正文
 
巨田证券:以股抵债的市场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4:55 巨田证券

  今天各证券报均报道了证监会国资委日前的决定,原则同意上市公司进行“以股抵债”,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点。所谓“以股抵债”,是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冲减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

  此政策推出的背景是2003年8月28日,证监会和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以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关联方提供委托贷款;

  3、委托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进行投资活动;

  4、为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5、代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偿还债务;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方式。

  实施以股抵债的前提是既成事实的“侵占”行为,而股份被注销后,由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不变,股本变小后的每股收益以及净资产市盈率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经营上更是由于解决了历史包袱而受益匪浅,因此对于被大股东大量占用资金的上市公司,当然就可以视为利好了。

  但是在分析以股抵债消息对于市场影响问题上,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具备以股抵债上市公司规模有多少。在2003年年中,有统计数据显示,600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存在不同程度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占用资金规模达到960多亿元! 在以《通知》实施后的2003年年报统计,即使按照证监会、国资委答记者问通稿中所描述的“初步取得监管成效”后,占用规模仍然有577亿元。虽然不可能全部都实施以股抵债,但是作为一种预期,对市场的影响应该认为相当不小。

  第二是会不会形成新的“侵占”,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一边解决问题一边生成问题,那么对于解决历史问题的利好就会变成新的巨大的利空。在目前市场诚信度成为投资者心病的时刻,很难消除投资者顾虑,短期利好的影响也会打一定的折扣。

  第三,由于《通知》是由证监会和国资委共同制定,因此以股抵债应该只限于国资控股公司。从“历史遗留”角度,形成大股东占用资金者大多数都是国资控股公司,因此以股抵债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可视作一种“另类”国有股减持方法,抵偿股份的价以每股净资产值为基准计算。如果试点成功,市场能够接受,以后国有股就会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减持的参照。(唐昊熹)

  (巨田证券 唐昊熹)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