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每日大盘评述 > 正文
 
基金持仓变化与指数波动浅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 11:57 新时代证券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已高达2600 亿,毫无疑问,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基金的投资行为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讲,通过对基金投资行为和投资动态的跟踪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市场的后期走势,增加投资的胜算率。

  本文力图通过对基金仓位,以及仓位变动同市场走势之间的相关性,做些实证性分析研究,以利于判断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指导股票操作。

  为了研究基金股票仓位变化与股票市场走势的关系,我们统计了证券投资基金自1998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历次投资组合公告中股票仓位的数据,并绘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与对应时期的上证综指的走势图。附图一是每个季度末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变化情况和过去一个季度的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的涨跌变化情况。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上升过程中,基金基本是在加仓;在股票市场下跌过程中,基金基本是在减仓。但并不是说,它们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基金刚刚成立的早期(1998 年—2002 年),基金规模还不够大,基金持股仓位的增减还不足以对大盘的走势构成决定性影响,,不仅如此,还往往出现背离的状况。

  图一:


  研究基金仓位与指数波动变化图发现,在1998 年第2 季度到1999 年的第一季度,出现了第一次背离,在基金持股比例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即基金仓位折线方向向上的前提下,沪市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呈下跌趋势,反之亦然。然而图中表明,在1999 年二季度,股指出现了井喷式的上涨行情(5.19 行情),基金也大幅增加仓位,创记录地,其仓位一度高达86.46%,其后,基金仓位的增减与大盘走向保持了高度一致。直到在2000 年第四季度,发生了第二次背离,这次是股票指数掉头向上直至2001 年第二季度(指数创下历史性高点-2245 点),而基金的持股比例却在加速降低,说明基金在逢高获利减仓,保持住了胜利果实,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1 年会成为基金分红最多的一年。但令投资者不幸的是:后续的市场在股指继续上涨了一个季度之后,大盘见到了长期的顶部,不仅指数出现了900 点的回落,而且时间跨度之长也是前所未有,到目前为止仍在进行调整之中。此后,从2001 年底开始,进入2003 以后,基金仓位的变化基本上与大盘指数走势趋同,相关性比较大,换句话说,基金经理基本上能够把握好股票市场的节奏。为什么呢?图二给了我们一些答案。国内基金市场自1998 年开始至2000 年期间,资产规模由零扩大到846 亿元人民币,经过了这一段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在2001 年和2002 年间,由于基金市场本身的原因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基金市场发展缓慢。进入2003 年,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大量发行,基金市场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基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接近2800 亿人民币。基金持有流通股票的数量越来越多,基金的投资理念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相信随着基金市场的发展,这种效应应当会越来越明显,在刚刚过去的2003 年,大家已经看到,基金几乎主导了2003 年的局部牛市行情,可见其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图二:


  尤其值得研究,并有警示意义的是:在基金仓位与大盘走势关联度逐渐提高的时候,又出现了第三次背离,从图中我们看到,在2004 年一季度,基金持有的股票比例与2003 年底四季度相比,出现了微妙性的转折性变化,换言之,基金的持股比例开始了略微下降,而当时沪市综合指数在国务院“九条“意见的政策环境下,依然不自量力而上涨。但正如我们现在所目睹的那样,大盘在4 月7 日见顶,沪市综合指数的跌幅已经超过了20%。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基金持股比例的波动与股指的波动方向一致之后,一旦出现背离的情况,,基金持股的方向将决定着股指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投资者应做出相应的减仓操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美国向伊移交萨达姆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