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下跌基金净值缩水 主力机构打的是啥算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 06:24 深圳特区报 | |||||||||
上周五有关部门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现宏观调控成效显现,但深沪股市并未因此强劲回升。从4月初沪综指1783回落开始,大盘已经跌去了300多点,跌幅近两成。从各基金公布的净值可以看出,在突如其来的银根紧缩政策下,以基金为主的主力机构并未能逃脱系统性风险。经历两个月的煎熬,主力机构都在忙什么呢? 机构弃攻转守?
从上周后期开始,汽车、钢铁、石化、浦东地产、次新股板块相继大幅反弹,一度活跃了气氛,但各板块却无法持续带动大盘上行。据统计,在目前点位,两市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307点位置时相应股价的超过300家,占两市A股总数的20%,已经出现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股市平均市盈率逼近历史最低位。在两市迅速大幅下跌过程中,利空消息层出不穷,市场主力几乎全部身陷其中。 据统计,从1个月前基金认识到形势严峻全面收缩战线开始,众多基金纷纷采取了“弃攻转守”的战略。例如,今年一季度末,14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平均仓位超过70%;51只封闭式基金中平均仓位75.15%,比上季度增仓2%,达历史新高。开放式基金中可比的32只基金今年一季度平均仓位为69.69%,比上季度增仓近5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渐显现,这些基金持仓规模逐步降低,多数基金将仓位降低到70%以下,近半数基金持股不足60%。个别业绩出现大幅滑坡的基金更将仓位从70%减至50%,完全采取了“弃攻转守”策略。 大盘下跌近尾声? 不同的基金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以及选股思路,因此在大盘破1500点逼近1400点之际,基金经理的分歧显得日益明显。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陈丰说自己除了忙着基金发行外,也对这段时间的操作进行了一番总结。通过盘面分析,他认为目前一轮急跌的行情已经接近尾声,当然到最后的底部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基金在4、5月份进行的减仓幅度并不大。在目前离底部不远时老基金是不会继续减仓的。相反,在本月下旬到7月份,机构应该把仓位逐步加回来。而新基金则应该继续精选个股,成功建仓。 与个别基金游离于“狂踩油门”与“急刹车”之间相比,南方基金的操作相对稳健。该基金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在谈到最近在忙啥时解释,正研究调整持仓,把前期比较保守的结构逐步改为进取型的。据了解,尽管两个月来有关基金并没有对持仓比例做大调整,但结构却是动了又动。持仓已经从4月前的积极进取型转变为防御型。一个效果是基金净值在大盘急跌中仍保持平稳盘旋的姿态。随着各项数据陆续公布,据悉此种保守的结构正被酝酿修改为更积极主动的类型。不过他也表示,由于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市场从受到冲击到完全复原仍有待时日。只有企业所受到的实质性影响近乎全面地暴露出来,市场才可能出现转机。 调整持股结构最关键 鹏华基金投资总监杨毅平表示,最近根据紧缩影响正抓紧调整持仓结构。一些原本十分看好的个股在宏观形势变化的环境里,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持有了。根据新的盈利预期,他和其他的基金经理们正忙着分析各公司的变化。仓位重要,结构更关键,这是他的观点。举例说,股市2003年4月往下跌到11月13日的1307点,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9)从9月开始启动,股价从5元多涨到同期的6元多,涨幅20%,这还不算后边涨到近8元。所以,他们现在正从市场下跌中寻找像宝钢这样的股票。 除了调整持仓结构,基金经理们也研究政策引起的市场心态的变化。例如QDII出台对心理预期的压力。A、H股之间股价的对比,既有像华能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600011)、海螺水泥(资讯 行情 论坛)(600585)这样差价不大的,也有像东方电机(资讯 行情 论坛)(600875)这样股价对比悬殊的。如何更准确的分析类似政策因素带来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决定了以往奉行的投资理念也要进行调整。 机构青睐什么股 与2002年市场在国有股减持压力下不断创下新低时,众多机构的一片恐慌不同,今年在宏观紧缩政策压力下大盘的持续调整,仅被机构视为大盘上涨途中必经的调整阶段。尽管两个月来大盘下跌了近20%,但市场并未感觉到明显的恐慌气氛。特别是5月关键的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后,市场一度走强,反映出人们对后期紧缩政策的乐观态度。具体到机构投资者,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市场后期发展的研判已经是“阴转多云”了。陈丰表示新基金完成募集后,将尽快展开建仓过程,因为目前已经有很多股票值得投资了。如果将市场下跌看作泥沙俱下,那么谁先抢到好股票,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从现在起的一两个月时间,被基金经理视为反攻的准备阶段。据介绍,在此期间,机构择股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那些明显超跌,价值严重低估的股票,例如在下游的消费品或者公用事业类行业里,具有品牌基础,能够持续创造较好盈利的公司;以及受宏观紧缩影响较大的行业中,本身实际业绩受“牵连”不大的公司。尽管这些股票在板块集体下跌中跌幅超过30%或更多,但却值得投资者关注。 本报记者王轲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