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洋:加息对市场影响的反向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 16:38 中关村证券 | |||||||||
中关村证券.丁洋 物价上涨实为需求上升所致 改革20年来,市场经济已经在老百姓脑海中根深蒂固。但是这两年来,仍然出现了需要排队购买的商品,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深圳买车一族往往要提前半年预订。
现在深圳再也找不到1.5元一斤的大米了。而去年同期,深圳超市中很容易找到0.99元一斤的东北大米。 投资者虽然不买钢铁、水泥等消费品,却感受到生活中消费品物价的上涨。需求增加了,物价上涨了,老百姓感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内经济快速繁荣的气息。 今年以来,由于银行实际利率是负利率的倒逼,大量民间资金寻找投资出路,直接或间接的进入证券市场,据统计,A股市场2月份的开户数量已经达到7000万户。今年春季的多头行情,是政策引导下的典型的资金推动型行情,也为需求上升所致。 在证券市场的资金融通方面,一年期利率水平上升,深圳地区的小额资金配资金利率已经上升到11%,有的甚至出15%资金成本。一方面反映出证券市场资金面吃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银行利率上调的预期。 市场已有加息的尝试 国内股市对加息的讨论和猜测越来越多,但是央行却不断的否认和辟谣。 市场流行的版本是,贷款利率提高50基点,存款利率提高25个基点。 市场对加息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国内的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已属于负增长,加息也将使贷款利率调高,这将逐渐加大了企业的贷款成本,促使过热行业收缩。这符合宏观调控政策。 目前阶段,央行不会轻易调控利率杠杆,一旦动利率,由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存在较大的利差,会出现外币大量涌入的局面。因此央行要观察美联储的加息动作。 这恐怕是近期经济理论界对加息期望颇高,但央行迟迟没有动作的主要原因。 对利率的调整,我国和世界通行标准有不同的认识。在国内,调整利率,通常指的是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而在海外,通常所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指导利率标准。 1999年开始,央行提出将“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长期目标。2002年夏天,浙江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信用社推出了“利率市场化”的试点。作为银行来说,“市场化”的权利,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银行存款。这次试点,被笔者理解为市场对加息的尝试。 人行上次加息还是在1995年7月。国内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存款利率为1.98%。 目前人民银行准许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基础俐率基础上,上浮70%下浮90%,目前一年期基准利率是5.31%,在此基础上贷款浮动区间是4.78%至9.03%。目前市场资金吃紧,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上,更会倾向采用上浮政策。 加息对当前市场应属利好 加息向来被理论界理解为股市的利空。但笔者认为,目前市场阶段的加息,对股市来讲是利好,一方面,股市永远不会按照理论模式走出行情。另一方面,市场最担心的“利空”消息释放,将有助于指数盘出底部。 加息对股市的正面影响,有两个例子可以佐证。 1993年—1998年,美国经历了数次加息,但是美国股市从3520点一路涨到8300点,涨幅高达136%,走出了长大5年的大牛市。格林斯潘给传统的经济理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格氏的经济理论告诉所有的经济学教授,加息是可以使股市上涨的。 国内股市自1996年以来,未曾经历过加息,经历过8次减息,但对市场的影响一次比一次微弱。投资者都认为减息是利好。但是每次减息的结果都让市场走出了一根高开大阴线,后面的调整,也往往最少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投资者不懂了,减息明明对股市有利好作用,为什么却股市却下跌了呢? 主要原因是要看背景环境。国有股减持曾经一度被市场理解为长线利空,但是时至今日,市场倒期盼国有股减持方案越早出台越好。而这个观点,笔者早在2002年秋天就已明确提出,国有股减持方案何时推出,大盘何时见底,无论减持价格几何。 同样我们可以反向思考,加息有可能使股市出现低开大阳线,并且走出阶段性中线行情。 最近市场讨论牛市的声音渐少,主要是市场的快速下跌改变了投资者看多的思路。但本人的基本认识是:只有牛市,才会有“投资过热”,只有牛市,才会有“通胀”和“加息”。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等待股市明朗后……”如何如何,要知道股市永远都不会明朗的。 所以面对有关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投资者应该以牛市多头的眼光来分析。加息作为市场最后的一个利空预期,市场有望在加息政策推出之时随之见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