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历史,可以预测未来。通过对历史上几次相似底部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目前市场趋势做出一个较为客观、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不但十分必要,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底部区域政策环境的对比分析。历史上有多次次重大行情是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列举以下三次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充分肯定了深圳的做法和股票的作用,在“春天的故事”激发下,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美景无比憧憬,由此引发了地产等股票的大幅上涨,并带动上证指数从307点一路上涨到1429点,从而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井喷行情;第二次是199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社论,极大地鼓舞了市场做多信心,大盘也由此展开了一轮跨世纪的大牛市,上海股指从1047点稳步上涨到2001年6月1日的2245点,涨幅高达114%!第三次是2003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虽然市场反映强烈,但上涨幅度极为有限,随后便展开了大幅调整。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本次出台的政策意义最为重大,但市场反映最为平淡。前两次政策带有明显的短期“救市迹象”,对于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长期指导意义并不明确。但这次《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其意义远远大于前两次,最明显的标志是本次是由国务院发布的,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其意义不言而喻。同时,该《意见》是在系统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长期遗留问题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完善有关制度,保证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可以肯定的说,本次政策对市场的积极意义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将来市场势必会有一个充分体现的过程。并且,自《九条意见》出台之后,市场就一直期盼有关细则出台,表面看确实没有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由此使得一些市场人士感到失望。但仔细看看今年以来尤其是《九条意见》出台后市场的变化,我们就会惊喜的发现,《九条意见》在一些具体领域已经开始实施。最为明显的是关于大力培育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指导精神在3、4月份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3、4月份开放式基金的发行速度、规模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单是开放式基金首发规模就突破了1000亿!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管理层对市场的支持和呵护态度是多么的强烈!即使由于部分行业出现投资过热,4月份管理层相继出台了系列较为严厉的抑制措施,对地产、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实施打击,但对于证券市场却是只字未提,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历史上的几次打击经济过热,往往把地产和证券放在首位,而这一次却截然不同。这充分说明管理层对市场现状的认可和支持,也为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好创造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认识。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证券市场所处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这是我国证券市场长期走好的基础。这提示我们在具体投资中不要因为短期政策的变化和股指波动而对政策环境产生怀疑,甚至怀疑长期向好的趋势。经过本次调整后,证券市场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投资良机。
其次,政策出台时市场点位比较分析。判断利好政策出台后能否形成重要底部,不但要看利好政策的力度,还要看政策出台时的市场所处的相对点位,只有在相对低位出台的重大利好政策才可能产生重要底部。通过比较历史上几次重要底部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凡是政策利好出台后形成重大底部的点位都属于相对偏低的区域,这是一个共性。1992年利好政策出台时,正赶上沪市刚刚开业,点位很低。1994年8月1日公布“三大救市政策”后市场之所以形成重要底部,沪市由325点一直上涨到1052点,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前的沪市从1558点持续跌到了325点,调整时间长达2年半,点位处在相对低位。本次政策出台前,沪市已经从2001年6月份进行了长达2年半的持续调整,点位由2245点最低下跌到1307点,绝对点位也处在相对底部区域。
通过以上历史性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重要低位区域出台有史以来最为积极、重大、系统的政策利好,势必会为中国证券市场再次走好奠定政策基础。虽然目前调整尚未结束,但本次调整不是熊市的开始,而是新一轮波澜壮阔大牛市底部构筑的开端,相信经过本次调整后,中国的证券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