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牛市今又来 > 正文
 
沪深股市连续逼多十分罕见 牛市真的来去匆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06:0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上证综指自4月7日见高1783点以来已跌去200多点,期间一道道多头防线无声而破,多头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这种连续逼多的走势即使在熊市中也十分罕见,牛市真的就这样来去匆匆么?

  北京首放:5月反弹不是幻想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自本月初以来,沪深股指在几乎令多头窒息的气氛中跌跌不休,在17个交易日中沪指有15个交易日下跌。本周空头继续大举打压,多方在1620点关口毫不设防,投资者盼反弹望眼欲穿,但大盘却无情下破1600点。以周四的收盘点位来计,4月份沪指大跌162点,是2001年以来第二大月跌幅,市场的杀伤力早已超过了前两年的任何一次,难怪有人提出牛市怀疑论。

  近几周的周K线以罕见的连续长阴线报收,高位阴线呈现三只乌鸦的向淡格局,中级顶部信号已非常明确。因此本轮调整是主趋势极强的调整,代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主流。此时还奢望短期有主升浪而高位套牢者,在近期的操作中无疑已遭受重大损失。现在多数投资者到本周才开始放弃幻想,承认中级调整已经到来,现在认清调整的性质也许为时未晚。近期大盘一路阴跌,一般这种不带量的下降通道阴跌方式是很难带来强劲反弹的。尤其是在重要技术支撑位置,尚没有场外资金进场,这是最让人担忧的。本周沪指连续收于2月份九条意见出台的均价位1620点之下。从技术上看,1634点的下破,意味今年3月、4月的在1760点和1783点的双头形态的颈线位被打穿,理论上计算,沪指要下跌至1500点左右才能止跌回升。

  短期的恐慌性抛售浪潮在五一节前后将基本告一段落,原因之一是沪综指已经回到上升楔形的起点1530点附近。对于深成指,在去年的相对高点3500点附近将短期止跌。其二是昨日的周收盘点位已偏离5周均线近百点,周乖离率创出两年新低,即便是去年的熊市也不过如此。节前的最后2天,将有2只新基金成立可入市,而节后将有成批的新基金成立可入市。这会对大盘产生重要影响,新基金入市极有可能成为5月反弹的主力,近几个交易日中在石化、航空等龙头品种上我们看到了新资金建仓迹象。未来反弹的阻力位在1634点1676点。至于1500点附近能否成为今年重要底部则还需观察。(北京首放)

  汉唐证券:银行股将是反弹领头羊

  从资金流向上分析,值得关注的是昨天金融板块成交总额11个亿,成交增幅达到37%,而在周二银行板块就出现了44%的成交增幅,周三又有67%的成交增幅。

  结合大盘的跌跌不休和银行板块明显抗跌,我们认为优良的业绩、低估的股价将有可能使银行股担当反弹领头羊的重任。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一季报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大幅增长61.62%;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一季报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45.75%;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度一季报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31.68%。我们认为银行板快率先大幅回调,诸多利空已渐渐消化,而一季度基金大举增仓民生银行与浦发银行同样值得我们玩味。大家必须要看到随着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银行业在经济预期能维持10年以上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论存贷款还是在中间业务以及金融创新方面都有巨大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看好银行股。

  此外,我们同样看好以中石化和上海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石化板块以及部分超跌的钢铁股,它们都存在对指数产生贡献的反弹。(汉唐证券)

  王震宇:上半年做足快牛行情

  最近消息面对多头十分不利,股指的走势也在印证这一点,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在空头咄咄逼人的攻势中看到大盘即将反弹甚至反转的信号呢?

  升息周期预期决定未来行情演变

  从大盘的方面看,我们坚持认为基于升息周期预期的到来,大盘将以一种快牛的形式来完成今年行情的展开,也就是说,行情集中展开在上半年。

  基于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分析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并未显著上涨,除食品和服务项目之外的其他消费品价格仍旧下跌,价格没有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传导的明显特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表明国家投资调控效果不明显,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外资流入仍在大幅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同时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和调控效果,我们认为这种困境增加了中央银行进行利率调整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可能性。由于在第一季度后,国家已经在限制固定资产投资和紧缩货币政策方面抛出了两张牌,其目的必然是要在第二季度观察政策效果,如果依然达不到调控目标的话,其必将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加息。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我们看来央行迟迟不加息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对汇率的考虑,如今美元已经见底回升,并且也有加息的预期,相应的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会减轻,因此,加息的制约因素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减弱,这就给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更多的回旋空间。我们认为,各大主力机构对央行在第三季度加息的研究都会很深入,甚至有的认为第二季度就有可能进行适当的调升存贷款利率。

  如果真如我们所预料,那必然会对行情产生重要影响,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快牛还是慢牛’的问题。如果大盘采用慢牛的形式,那大盘4月9日的调整将构成中期调整的开始,也就是说,4月和5月并有可能延伸至6月都是属于调整浪之中。但如果考虑到加息周期提早到来的因素,这必将会在下半年的行情中对主力资金的运作产生很大的牵制。换句话说,本来就少有行情的下半年如果再伴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将非常不利于大行情的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大盘的走势将很可能是一种快牛的形式:即在上半年将行情做足,然后利用下半年的加息来进行本就合理的调整。如果是快牛的形式,那4月9日的调整就不会是中期调整的开始,因为时间上不允许跨度是几个月的整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盘的急速调整也正是验证了我的观点,即通过空间换取时间的方式完成调整,预计在5.1长假前后出现的杀跌将是新行情的起点。

  寻找看多的理由

  看好后市的理由很多,市场为何如此悲观?

  一、国务院九条意见的利好依然余音绕梁,奠定市场信心的基础并没有被动摇,这是看好行情的根本点之一。

  二、亚洲开发银行今天发布的《2004年亚洲发展展望》指出,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8.3%。这一预测高于世界银行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保持7.7%的增长率的估计,也远远高于中国政府2004年经济增长7%的预定目标,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依然延续。

  三、截至28日,沪深两市共有105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4年一季度财务报告。已公布的季报显示,大部分公司的首季净利润和主营收入双双实现了大幅增长近50%,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符合形成牛市的条件。

  四、从5月1日和6月1日起将施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两大公募资金主力已经开始准备就绪,加上前段时间已经获得数百亿资金的基金和提高入市比例后严阵以待的社保基金,几大资金正等待这样的下跌。这是明处的资金,暗处的呢?等待入市的资金从未如此充沛,能营造出如此悲观的市场气氛实属罕见。

  五、紧缩政策对前期高涨的上游行业整体打击颇大,但部分行业的个别公司还将存在景气机会,因为紧缩政策下提高了行业内竞争的壁垒,个别公司可能还会活得很好。但短期来看,紧缩政策下的行业新机会已是后话了,由于近期政策的推出过于密集,给股市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市场存在一刀切的操作习惯,在政策新导向刚出台时,投资者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先狂买狂卖一通。所以,这其中必然存在矫枉过正现象,这也是我们看好后市的技术层面的一个原因。

  反弹即将产生 但杀跌隐忧尚存

  我们的观点是先看反弹后看反转,强调此轮下跌的背景其实质上是主力为了规避下半年由于升息周期的到来而在争取时间以快牛的形式完成今年行情主要阶段的攻势,因此以空间换时间是必然的选择,它们反技术的连续做空,意在以急速调整来为新的创新高行情争取时间,所以说,我们谨慎地先看反弹后定反转。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大盘反弹也是强力度短时间的反弹。之所以时间短,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对于此轮下跌的背景,市场如此为之,归根结底的理由还是四个字节约时间之所以说会颇有力度,是在于大盘非正常的急跌必然会使报复性的反弹产生,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之谈。

  但必须承认的是股指杀跌的隐忧依然存在。理由有:1、上交所再度调整债券折算回购标准券比率。这必然导致机构投资者的国债欠库,按照相关规定,这些标准券需要在3天内补齐,这无疑使市场资金面在短期内雪上加霜。2、紧缩政策连续推出,市场心态已经惊慌失措。3、长庄股的跳水依然延续。4、科技股的杀跌才刚刚开始,其对人气的杀伤力不容低估。5、香港H股的国企股指数连续暴跌为空头提供了很好的做空气氛。所以我们虽然认为大盘已经明显处于价值区域,但预计经过短线反弹后,大盘在节后的杀跌才能真正确立大盘的底部。(广州万隆王震宇)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牛市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