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权威机构、专家每日看大盘 > 正文
 
吴一萍:核心资产板块最后一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8日 07:4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海通证券研究所 吴一萍

  1630点的颈线位被轻松击穿,给抱着“小牛才露尖尖角”思想的多头以重大打击,多头怎么也没想到大盘会如此之弱,甚至已经有悲观的空头认为“熊途”初现。在我们一次次向下寻找支撑位的时候,仔细从内在和外在因素上分析一下大盘下跌的原因,才能判断调整的性质和最终目标位。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核心资产成为做空动力

  笔者对本次行情高点1783出现后的4月7日到4月27日的阶段跌幅进行了分行业的统计,发现跌幅居前的分别是有色金属、汽车及配件、钢铁、农业、食品和通信,这些行业除了农业和食品以外都是典型的“核心资产”,它们的换手率基本上都超过了平均22%的水平,说明有明显的减仓行为发生在这些板块身上。

  那么我们就会提出问题:是否这些核心资产的空头力量基本集中释放完毕、接下来的下跌动力减弱了呢?恐怕我们不能得出这么简单的判断,如果我们注意近期龙头大盘股的走势就很难有这种乐观预期。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齐鲁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龙头股在企稳搭建平台甚至小幅反弹之后又继续破位下行,频繁击穿各个心理防线,这种示范效应可能会扩散到众多大盘股身上。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近期期货市场价格暴跌的有色金属板块,很有可能出现企稳后继续下跌的走势。

  那么,对于那些跌幅较小的核心资产我们是否能够寄予比较大的期望呢?我们看到,跌幅较小的依次是电气设备、计算机硬件、交通运输、供气供水、电力和家电,这些板块中像电力、交通运输都属于核心资产的范畴,它们的抗跌能否说明它们将成为今后的中流砥柱呢?而换手率不到平均水平让我们不可能把它们的抗跌和机构的主动吸纳相联系起来,至多只能说明一种胶着状态,而且我们还要担心它们补跌的需求在日后兑现。

  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领先作用

  作为大盘的领先指标,上证50自年初发布之后就经历了一个从领涨到领跌的过程,日K线上清楚地描述了它在4月2日就提前见顶,而从4月7日下跌以来连续拉出了7根阴线才出现了一次比较有力的抵抗,而在连续四天考验支撑点位失败后就已经定下了下行的“调子”。而在一次次的重新探底寻找支撑的过程中,我们只能看到阴线放量而阳线缩量的弱市格局。所以,从上证50这一领先指标身上我们暂时还很难看到反弹的曙光。

  谨防多翻空

  技术敏感位1630被许多投资者视为“政策底”,因为该位置一方面是1/3的调整位,另一方面是“九条意见”出台的点位,所以是比较公认的心理防线。但从周二的轻松击穿而盘中都没有像样反弹来看,该点位对于力不从心的多头来说已经无力再战,如果近两个交易日不能有效收复失地,那么1600点很有可能变得十分脆弱,原先的多头很可能有一部分会翻空。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单纯是因为技术位被击穿后的信心丧失,而是在更深层面上反映出场外资金的观望心态,形成这种和前期害怕踏空截然不同的心态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在紧缩政策预期下收缩战线的考虑;二是很多静态市盈率不高但涨幅较大的投资品种成长性不够或者说不符合其理想状态,而其它有价值的投资品种则相对匮乏;三是等待击穿技术位后再抄底的心理。所以,在承接资金疲软的状况下,场内主力很有可能在心理防线被击穿后反手做空,我们从周一明显缩量、而周二下跌开始放量就能够感觉到杀跌的动力并没有完全消失,地量的猜测只不过成了一种美好期望。如果多头反手做空,那么在1600点可能产生短暂的弱反弹后大盘还将继续寻底,很有可能在1580的半年线附近才能产生真正比较像样的反弹。

  最后一跌还是下跌序幕

  从短线看,距离长假还有三个交易日,在4月25日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施、短线利空释放后,大盘不但没有企稳反而加速下跌,说明资金面还是趋紧的,很难在最后三个交易日里看到特别灿烂的阳线。虽然笔者认为在1600点一线应该有短期的支撑,但这种支撑并不是底部到来的信号,从中线看最后一跌的时机还没有来到,短线这种企稳只能理解为多翻空前期的一种犹豫。

  我们从政策面已经很清楚地看到紧缩的趋势。从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乎警告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潜台词。虽然近一、两个月政策效果还需要得到检验,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利的预期暂时也不会消失。

  综上所述,大盘可能会在半年线附近产生一波比较像样的反弹,但笔者认为即便反弹出现,大盘的调整也没有因此而结束。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