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权威机构、专家每日看大盘 > 正文
 
寻找黑马踪迹-析深交所统计年鉴中流通股东持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17:1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泰阳证券 陈三贤

  最近,深交所公布了2003年市场统计年鉴,其中关于股东持股情况的统计再次吸引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眼球。从一年一度的股东持股情况统计中,投资者总能读出一些市场的脉搏,也能得到很多启发。2003年,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市场结束了长达28个月的熊市,同时也拉开了价值投资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股东持股
情况统计表能在多大程度上揭开大资金的这层神秘面纱,这个话题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多数中小投资者无缘价值投资

  随着价值投资时代的来临,投资者开始更多地关注行业及公司投资价值,在价值投资理念下:一只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应该能够得到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认同,在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参与下,其股价一路走高,最后所形成的局面应该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投资者均能分享到优秀上市公司业绩不断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成果。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价值投资的旗帜下,市场所演绎的依然是“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格局,多数中小投资者无缘价值投资。

  根据深交所统计资料,2003年表现优异的五朵金花及其它蓝筹股在股价不断走高的同时,其流通筹码也在不断的集中。在价值投资旗帜下,大机构不断买入蓝筹股,而中小投资者则在不断地抛出。比如,截至2003年12月31日,持有扬子石化1000股以下的股东为23745户,持股比例2.667%;持股1000至5000股的股东为23011户,持股比例为12.071%;而持股超过10万股的股东为294户,持股比例高达到56.58%。与2002年相比,扬子石化持股1000股以下的股东减少27713户,持股比例减少3.58%;持股1000股至5000股的股东减少38604户,持股比例减少18.443%;而持股10万股以上的股东户数则增加52户,持股比例增加29.894%。另外一只蓝筹牛股盐田港持股集中度则更高,2003年年底持股数量少于1000股的只有7487户,仅占流通股的2.26%;而持股数量超过10万股的有84户,但其持股数量占到了流通股本的70.875%。

  通过分析长安汽车鞍钢新轧等蓝筹股的持股结构,我们可以得出与扬子石化、盐田港相类似的结论。当价值投资在我国证券市场演绎得如火如荼时,多数中小投资者却在逐渐远离蓝筹股。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根本性变化时,多数中小投资者仍然未能分享到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成果。

  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与广大中小投资者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改变投资思路并进而调整持仓结构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是投资者的不成熟造成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与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相背离的局面。但在投资者深刻反思的同时,证券中介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恐怕也需要反复思考,如此价值投资延续下去,是否会演绎成大家所担心的价值投机呢?而机构之间的博弈状况会不会进一步加剧呢?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并不遥远

  从数据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两只2002年大机构持股比例高达51%及42%的蓝筹股双汇发展与盐田港成为高集中度股中涨幅最大的股票,这两只蓝筹股涨幅均超过了60%,特别是双汇发展大机构持股比例仅从51%上升到58%,但股价涨幅达到了61%。

  从盐田港、双汇发展的集中度与股价演变规律中,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蓝筹股被机构投资者集中长期持有并非空穴来风。并且,尽管多数中小投资仍然没有采取集中长期持有蓝筹股的策略、蓝筹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特征也还不明显,但这种趋势正在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选择长期价值投资。笔者坚信,2004年,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能够分享到国民经济高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蓝筹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一定能够形成。

  筹码集中度与股价的辩证关系

  投资者关心股东持股情况统计,最大的期望是能从中找出一些筹码集中度比较高的股票,以求“与庄共舞”。这种“跟庄”的操作思路在2001年以前非常盛行并且也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但经过两年多熊市洗礼后,市场的变化可能超出了多数投资者的想象。

  深交所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大机构持股比例超过40%的37只股票中,2003年只有7只股票出现20%以上的涨幅,有22只股票收出了绿盘,占60%的比例,并且,其中还不乏徐工科技华润锦华等跌幅超过60%的大熊股。(见附表)从中,投资者应可得出重要的启示:筹码集中度高并不意味着股价继续走高。

  筹码集中度与股价是一种辩证关系,当筹码集中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有一个筹码稀释的过程,而筹码的稀释往往意味着股价大幅下跌。比如,2002年,中成股份被大机构持有40%的筹码,但2003年这些大机构仅持有4.23%的流通筹码,显然,该股出现了一个筹码稀释的过程,而与此同时,该股股价大跌56%。另外,铜城集团朝华集团等股也明显表现出筹码稀释与股价大跌同步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股票在筹码稀释上采取了比较隐秘的办法,比如华茂股份大机构持股比例从从84%下降到7.78%,但该股股价跌幅并不大。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3年持有该股5万股至10万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4.34%。显然,该股持股集中度并没有降低,只是从大机构转移到了一般机构手中。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将股东持股情况与近阶段股价走势结合分析,多采用逆向思维,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数据。比如说,一些持股集中度很高的个股,往往价格也都是高高在上,在其大幅下跌、稀释筹码前都不宜盲目介入;而对一些信息披露中筹码集中不是特别突出,但近期成交急速扩增的个股,倒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深圳本地股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说明,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大资金快速进入这些个股,筹码当前肯定会趋于集中,在其尚未再度大幅放量稀释筹码前,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