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魔方到底能转多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 07:56 深圳特区报 | |
编者按:虽然蓝筹股昨日依然是龙头高昂,摆出“涨”不惊人死不休的姿态,但两市涨停个股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科技网络股和超跌股卷土重来,让投资者再一次面临选股的难题:如果相信强者恒强,那就得追涨蓝筹股,但却要提防成为基金套现时的抬轿者;如果相信风水轮流转,则应买入科技股和超跌股,但很可能捡来的仍是赔钱货。 在蓝筹股一再上涨的冲击下,价值投资理念目前几乎是两市惟一的通行证。由于A股、 昨天,深沪两市气势如虹,其中,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分别逼近5元和9元大关。有市场人士戏言,“价值投资”的思维方式在高潮的时候会被夸大,也许会用“投机”的手法来演绎。 大盘股罕见急涨 大多数投资者都没有想到周一深沪市场会有如此表现。在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超级大盘股迭创新高的带动下,沪综指上升46.68点,直逼1500点大关,收盘报1492.96点,深综指上涨91.58点,收报3438.60点。 在以前的行情中,大盘蓝筹股总是以稳健走势和温和的上涨而延续着其强势,很少出现涨幅超过5%的个股,也很少出现过所有的蓝筹股全面上涨,主要运行特征还是板块轮动。可周一石化、电力等行业中的大盘蓝筹股盘中涨幅均超过5%,中国石化和长江电力涨幅甚至一度超过8%,这已经是石化、电力板块连续近一周的上扬了。 大盘蓝筹股出现大涨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究其原因,蓝筹股得到了市场越来越深刻的认同,敢于在现价位买入蓝筹股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从而推动蓝筹股的大涨。实际上,昨日两市成交近300亿元,增量资金涌入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个股成交量也创出短期新高,这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有人说,大盘蓝筹股的大涨是大牛市真正开始的时候。这被理解成,昨日大盘蓝筹股的拉升可能仅仅是开始,2004年后有可能出现与2000年初科技股的拉升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大盘蓝筹股的行情还没有到真正“疯狂”的时候。但是,不少投资人应该都还记得,2000年初正是科技股在被市场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时候,一路下跌到现在还未能翻身。 后市存在新变数 当然,这次大盘蓝筹股行情与2000年科技股行情有本质的不同。目前,市场炒作的股票大多具有低价、低市盈率和高成长性的“两低一高”特征,这是当前主力资金运作与前几年行情中的最大区别。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石化和长江电力这类股票会长盛不衰呢?或许有可能,但投资者仍需要警惕。市场人士认为,说“有可能”,是因为A股市场中最优秀公司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是目前资金集中的焦点。这些公司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最直接受益者。只要中国经济维持目前的强劲增长,这些上市公司股价就能长盛不衰,演绎中国的“最优50股”行情。 但同时说“要警惕”,是因为即使按照内地市场传统的投资理念,不少个股已经从年中的“折价”状态发展到现在的明显“溢价”。以有色金属股龙头江西铜业为例,按动态收益计算,当前市盈率已在40倍左右,不可谓不高。事实上,即使H股连日来也有所上扬,但江西铜业A股和H股的差价已经是越拉越大,部分大型外资投行已调整了其H股的投资评级,由“买入”变为“持有”,这可能是个强烈的信号。 与此同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眼光开始从核心资产概念股转变。近期无论是博时基金管理公司还是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都在谨慎地看待宝钢股份等个股的后期走势,华夏的明星经理江晖甚至公开透露在宝钢等个股上有高位套现行为。 变味的“价值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上海梅林盘中在几近跌停的位置拉上涨停板,中视传媒等前期活跃股也迅速跟上,这一现象被投资者理解为市场游资的再度活跃。 对于近期的市场表现,一个最大胆的猜想来自大盘股连日来的放量拉升:按照传统技术面的测算,主力机构在临近年底时利用市场对大盘蓝筹股达成的共识,开始快速拉升股价以达到其兑现利润的目的。而前期活跃的上海梅林成为短线资金的“幌子”,起到声东击西之功效。 正因为这样,目前存在的“价值投资”理念,投资者还要更谨慎看待。 昨天整个深沪市场笼罩着对蓝筹概念“神化”般的敬仰,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理性的乐观从而对目标公司的评估过高而难以自觉。以宝钢股份为例,其2003年预测收益每股0.56元,虽然现在的市盈率仍在13倍左右。但有一点需要提醒投资者,如果宝钢年报的分配预案中实施“不分配、不转增”,那么,包括基金在内,投资理念都很可能会发生转化。届时,基金可能将低位买入的筹码在高位抛掉,回归获取差价的传统盈利模式。因此,未来大盘蓝筹股在年报中实现的分配预案,将成为检验其实力的真正标准。 从近日来的市场演化看,资深市场人士归纳出在中国A股市场所谓价值投资的几个困局———如果连A股价值都难以做出充分的评估,那么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毫无实际内涵;中国A股市场到底有多少被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低估或高估的程度又是怎样;就算我们能假设一些蓝筹公司被低估,但一轮所谓的价值发现行情之后我们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个低估是否已被市场充分修正;价值投资被扭曲成“对价值高估后再高估的理由、从而沦为市场大主力炒作的工具”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个健康蓬勃发展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本报记者邸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