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如何应对熊市终结行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 09:03 信息早报 | |
华泰证券 沪综指自2003年9月中旬跌破1400点关口以来,盘面呈现出异常险恶的“跌宕起伏”状态,多方主力曾分别于10月10日、10月22日、11月4日、11月20日期间四度放量上冲1400点整数大关,但沪指每次上冲60日均线均受到来自场内解套盘的打压。由于近3年来,年末行情往往是全年最后的一跌,因此已有很多分析师预测中国股市的熊市已经接近尾声,1300点已成 据华泰证券网上交易分析系统“阶段排行”功能显示:在2003年10月8日~11月28日期间累计40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达10%以上个股达130只,而累计跌幅达10%以上个股竟达500只,显示出“跌多涨少的局面”,空方在9~11月通过近两个多月的持续打压使得沪深两市有近1000只个股均创出2003年年内新低,也就是说有7成以上的投资者均在2003年套牢惨重。其中在近两个月内排在跌幅榜前10位的个股是:啤酒花(-76%)、保税科技(-47%)、科大创新(-46%)、长兴实业(-40%)、天力高新(-33%)、长江投资(-32%)、昌九生化(-32%),ST宁窖(-31%)、莱茵置业(-31%)。从以上这10只“顶级大熊股”下跌的动力来看,可以给广大投资者一个教训,即在熊市行情中有3类股不能碰:一是“仍高高在上的老庄控盘股”不能碰;二是“业绩突然滑坡的高价股”不能碰;三是“市盈率过高而又出现经营性亏损的绩差股”不能碰。 同时,我们看到在近两个月内涨幅榜前10位的个股是:武钢股份(+39%)、宝钢股份(+30%)、山西焦化(+30%)、凌钢股份(+27%)、韶钢松山(+26%)、海螺水泥(+26%)、西宁特钢(+25%)、鞍钢新轧(+25%)、上海梅林(+24%)、山东铝业(+23%)。而这10只熊市大牛股中除武钢股份具有通过增发收购大股东拥有的钢铁主业等“资产重组”题材以外,其他8只牛股均分属于行业正处于高景气状态的水泥股、钢铁股、焦炭股和铝业股。由此可知,要想在熊市中跑赢大盘,就应按照“价值选股+策略投资”的思路来理性操作。所谓“策略投资”就是在价值型投资的基础上,积极顺应市场趋势和波动周期进行个性化操作,从而享受到高于被动价值型投资的溢价收益。投资决策程序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精选个股。其次是建立相对稳定的资产配置,通过对市场结构性特征的分析弥补个股预测的不足,做到市场急升时有较高的有效仓位,市场下跌时有相当部分抗跌股票。然后就是策略持股,在高抛低吸波动中实现差价收益。 最让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是。在11月13日~28日期间在上海梅林连续飙升100%、天坛生物暴涨50%、中视传媒暴涨47%、大庆联谊暴涨42%、航天科技暴涨36%的带动下,科技股板块也于近期呈现出强劲的超跌反弹局面,只可惜科技股的反攻速度过快,部分龙头品种的涨幅已较大,再加上大部分科技股缺乏基本面的支持,而上述5只异动股的新主力随时都有可能获利回吐,因而有可能会导致炒作“科技股”的行情“速战速决”,很难形成市场的跟风效应。 我们观察上海梅林、天坛生物、航天科技、中视传媒、大庆联谊这5只异动股在2003年均是经历了庄家建仓、被迫斩仓、然后在股价暴跌30%~50%之后又吸引了新资金运作V形反转行情,因此可以推测:近日的市场新多头主力在前3次运用“价值投资”理念来拉抬少数绩优蓝筹股,不但未能吸引市场投资者的跟风,反而造成空方更疯狂抛售绩差股的举动,并促使股指节节下挫之后,多头主力突然转变态度又采取了传统的运作“超跌反弹行情”的思路来恢复中小投资者的持股信心,目前这种围绕“超跌股”发动反弹攻势的思路已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从医药板块、新股板块、银行板块、酒类板块、纺织板块、地产板块、高校板块的相继反弹来看,新热点已在超跌股和蓝筹股中有效转换,虽然当前仍有空头主力在逢高减磅,但多头主力依然在通过制造新热点来形成市场的良性炒作循环,增加投资者的盈利机会,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我们通过对本周市场换手率较大的一些新面孔,如:置信电气、华源发展、洪城股份、上海科技、惠泉啤酒、华纺纺织、宁夏恒力等个股观察,市场仍有新资金在源源不断地流向中低价的超跌潜力股中,因此下周大盘仍将面临较多的个股炒作盈力机遇。我们都应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因超跌而具备相对投资价值”或“因行业景气而呈现高速发展状态的优秀上市公司”中,然后根据盘面新资金的动向采取高抛低吸的思路来理性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