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基金净值继续明显弱于同期指数表现。超跌反弹股依然是市场最活跃的股票,多数时候综合指数的表现比成指强。基金重仓股直到上周五才开始有强于其他板块的表现,基金净值也正是因此表现仍稍弱一些。
我们上周关注的华宝宝康配置基金和华夏回报基金净值涨幅也都超过了封闭式基金的平均净值涨幅,显示这些基金目前仓位都达到了一定程度,最近的几个月一直在持续增仓。
领导基金博时价值增长净值涨幅达1.86%,显示基金依旧保持着较高的仓位和持股集中度,对后市的看法没有改变的迹象。在封闭式基金方面,与前几周不同的是没有强势基金公司出现,净值表现好的基金分散在不同公司。汉系基金表现稍强,有3只基金列净值涨幅榜前十名,但涨幅都不大,所以也无突出之处。中大盘基金依旧保持不错势头,涨幅前十位的基金中有6只20亿规模以上基金,但是分属五家基金公司,而且其中有3只偏指数化的基金。而开放式基金中也是指数基金表现不错,说明持股分散的基金更受益于上周的市场走势。
有人把目前基金的投资行为形容为“囚徒困境”。不过,如果基金的思维确实更顺应大势的话,这种困境也就不存在了,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基金重仓的板块,或挖掘二线蓝筹股,即规模和流动性稍差的,但有低市盈率和较好业绩支撑的股票。从上周情况看,尤其是上周五超跌股表现趋弱后,这一类股票确实表现更活跃,并且普遍呈现温和扬升的走势。我们应重点关注这种迹象的持续性。
上周值得关注的事件是,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已比上期(9月中旬)趋于乐观。一旦大盘上涨,较多选择减仓的基金经理将比上期减少,对未来12个月股市上升的判断就占据了绝对多数。大多数基金近段时间的操作情况符合上述思路。
目前的市场状况是,以往许多呼风唤雨的券商自营都陷入窘境,市场环境不好是一方面,但没有及时找到符合大势所趋的盈利模式才是主要问题,生存时间短的基金在这方面反而成了“长江后浪”。既然基金已经找到了新盈利模式,那么明年其他机构会不会逐渐认同、接受,乃至加入到基金价值投资的队伍中呢?
北京证券梁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