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0月24日)本周的沪深股市走出先扬后抑走势,其中周三还出现久违了的强劲涨升的行情,而且成交量还一度达到今年七月下旬的水准,但其后由于金融股和市场的承接资金不予配合,最终使股指在本周下半段走出回落格局,这表明此时的多方力量仍有信心不足之嫌。
本周的消息面,有关宏观面向好的内容较多,主要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经济面向好的一
种体现,这无不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中长期的向好性,至于它能否在短时间内反应到证券市场我们尚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影响短期大盘走势的关键还是有关市场扩容的问题,如本周新股身影的再次出现和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对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等,虽然,这些内容在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对市场构成了一定的无形压力。另外,随着第三季度季报披露高峰的逐渐来临,显然“丑媳妇”已开始相继露面,这同时也会影响短期大盘的反弹走势。尽管,第八家QFII也于本周露面,同时国家还有意降低QFII门槛,但我们尚不能以中长期的利好内容来衡量它们对短期市场的作用。因此,消息面在下周也十分重要。
本周大盘的反弹归功于钢铁股、汽车股以及金融股周初的走好,但从本周下半段的大盘走势来看,由于市场显现出后续资金匮乏的问题,从而使股指的间中反弹有气无力,而个股也有进一步分化的迹象,显然,这对人气本有恢复之意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从大盘的纯技术上观察,大盘的后市走势仍存在着双底或箱体的可能,而目前尚难定论,同时短期大盘在五周均线和前期高点1411点的压力也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尚不可过于乐观,还需进一步关注成交量和消息面的变化。由于本周两市大盘一度强劲反弹,故而本周市场的热点较为明显,而且它们还普遍呈现出以下特征:1、周初明显而下半段有所收敛;2、转换虽较快,但缺乏持续力;3、即便部分板块出现走强,但同样也存在着走势异常的个股。其实,这些特点的出现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当前投资者对当前大盘的能否持续反弹仍抱有异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下周个股即便是在大盘反弹时,也会呈现出短线特征。但无论后市大盘是强还是弱,只要是价值低估的个股,只要它们是低位且有成交量配合,都应存在走强可能。除此之外,投资者也不妨可留意新股和次新股的进一步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