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股市再现黑色星期一的走势,两市大盘低开低走,盘中最低1355点,已经非常逼近前期低点,虽然收盘指数还没有创新低,但1348点的支撑已经岌岌可危。大盘是否会再创新低,形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呢?
应该说近期的弱势主要受两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招行发债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极大地动摇了机构的做多意愿;一是市场热点难以持续,虽然短线炒
作过航天板块、东北板块、有色金属板块,但都不持久,其中航天板块退潮后的股价暴跌,以及老庄股航天科技借机出逃都对市场短线炒作热情造成打击。当然随着年末的临近,投资者离场意愿增强也制约了大盘的走强。不过这些因素主要是市场本身的,其利空影响并非不可克服,对近期股价影响更大的还是市场以外的因素。
如果将近期市场中部分机构的疯狂砸盘行为与媒体上的某些舆论结合起来,不难发现两者之间似乎有某种微妙的互动效应,到底是什么呢?
从机构的行为来看,上半年的证券投资基金入市的热情不可谓不高涨,重仓介入的某些板块和个股也有较好的表现,但下半年以来尤其是近期,这些机构明显抛弃了继续做多的想法,这从基金重仓股滞胀的走势和不断破位下跌的走势可见一斑。还有,这些机构对管理层不时发表的一些安抚股市的言论也完全不予理睬,每每以砸盘作为回应,在其操作中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
而另一方面,主流的三大证券报近期先后就股市的吸引力、边缘化等问题推出了大规模的探讨与反思,今日中国证券报更发表了一个长篇文章,题为《近期理论界及市场人士对全流通问题的思考》,矛头直指制约股市走强的根本因素,即股权割裂及其危害。
很显然,在饱受国有股减持与全流通折磨的市场和投资者已经深切地认识到,对股权割裂问题的回避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不断遭遇类似招行事件这样的尴尬和伤害。与其长期受折磨和困扰,不如以短时的阵痛换取新生。因此市场内外在观念上不再回避减持与全流通问题,在操作上也积极寻找应对减持的对策,即使事实上推倒重来也不再惧怕,这样市场无疑将解决矛盾的皮球踢给了管理层。既不能无限拖延,更不能延续从前的减持思路推行国有股减持问题,管理层的大智慧会如何体现呢?
显然,市场和投资者已经做好了面对国有股减持的心理准备,这或许是被逼无奈,但毕竟能够接受任何一种减持方案,无非是欢呼还是无情地抛售,因此市场也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逼宫"的资本。管理层固然拥有减持与全流通方案的决策权,但谁能甘冒股市崩盘的风险推出市场完全不能接受的新方案呢?(国信证券肖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