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走笔:大资金选股标准的另类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 07:2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振兴 最近,陆续有媒体公布“QFI-I”和社保基金入市的选股标准。尽管这些标准的可信度有待证实,不过,在权当都是真的情况下,对所谓的标准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大胆判断出在未来行情中,哪些股票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涨潜力,也就是说从这些“标准”中寻找新的个股投资机会。 由于这两大资金选股标准都采用的是“排除法”,即先考虑哪些股票是不能买的,但市场却作出了逆向反应。比如,“QFII”明确表示,同时有H股的A股是不会买的,因为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既然同股同权,智商再低的人,也懂得价格只有A股30%左右的H股肯定比A股有投资价值。然而,从“QFII”明白无误地向我们传递了这一信息后,不难发现近期带H股的A股被作为“QFII”概念而被市场短线追捧。又如,社保基金明确表示一些问题股和从底部算起已经涨了100%的股票不买。同样,带*的ST股和所谓的主流板块在高位强势盘整,一度拒绝回调,生怕社保基金抢了筹码似的。 不过,有人从社保基金不买流通市值小于3个亿、流通股份在3000万以内的股票,就认为小盘股从此会受到市场冷落,这种看法也许有些偏颇。首先,若小盘股不受市场欢迎,今后还要不要发行小盘股?事实上,只要继续支持非公、民营企业的话,那么就不乏小盘股的发行和上市,将小盘股排除在社保基金考虑的对象之外,从大的方面来说,岂不仍然带有较浓重的所有制性质的倾向?其次,只要小盘股流通市值不低于3个亿,那么,就有很多小盘股,如流通股份在3000万股左右、股价基本上都在10元以上,这样一来,不都符合社保基金投资的条件?如此看来,目前一般意义上定义的小盘股,反而绝大多数是社保基金可以考虑买入的。再次,小盘的概念应当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小盘变中盘、大盘容易,而大盘变中盘、小盘则不可能了,从这个角度上讲,一概而论地说小盘股从此不会受到大资金关注,是片面的。 然而,考虑到两类大资金均提出市盈率、市价分红派息率是它们择股的首选条件,但符合这些条件的股票涨幅都超过了100%,可供选择的已经不多,因此,剩下的只能考虑业绩与成长性等次要条件,如此一来,反而是那些上市不久的股价在10元左右、流通股3000万以上小盘次新股,可能会进入大资金的视野,因为这批股票从上市首日算起,股价大多跌掉了3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