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进入新发展周期 阶段牛市确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7日 18:22 新浪财经 | ||
深圳智多盈 裴继伟 在去年12月底,当沪指1339点这个被众分析师视作大型头肩顶劲线失守的时候,一场潜伏已久的信心危机似乎也随时可能暴发。在这大是大非的时候,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向饱受煎熬的投资人说点什么,于是就在《证券时报》分别以“1300点将成为历史性的大底”“当下跌成为习惯时转机将至”为题坚定千三点持股信心,并具体提出了对今年行情的两大预测 一、政策方面向好信号其实早已发出 十六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全面进入了一个以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会议提出的“改革要有新突破,发展要有新思路”,笔者认为已经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解决今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对于股市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引作用。面对中国股市结症,为什么就不能有新的思想突破和发展思路呢?众所周知,国内股市逐步向国际市场并轨乃大势所趋,但如果简单地将“与国际化接轨和股指直接下调”划等号,可能就会违背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的“动态观”,这其实是投资人研判中长期行情波动规律的最重要准绳。否则,中国股市早就崩盘了。实际上,笔者认为,随着管理层对市场的认识深化,市场多方面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新政策举措,对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之道更加深谙。譬如QFII的实施、允许券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拓宽券商融资渠道、前证监会主任离任前提出的负向清单提法等,以及其先后执掌证监会、人行的人事安排都暗示银证间的合作方面将会有新的重大突破。本周五透过媒体一些券商坦露心声:增强资本市场对居民庞大储蓄吸引力。以目前9万亿的居民储蓄规模,只要股票融资渠道拓宽有一两成流入市场,难道还不能标志着我国股市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吗? 二、以史为鉴股市循环规律与政策面配合天衣无缝 看中国股市历史,历次重大的转折时期市场的心态转变总是滞后于政策的微妙转变,这实则是市场本质使然。笔者以为,股市真乃无间之地(无间,万恶之地),能长期行走其道并大富大贵者,必具非常之潜能。这种潜能,就是高瞻远瞩,能把握住腾达的历史性机遇。请看94年7月,股指从1052点上攻,当时市场背景实则是思想上的转变,对于股市的认识从做试验、搞不好可以关闭,转变为可以进一步发展股市以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而99年1月股指由沪325点最终升至97年的沪1510点,是以市场价值回归为背景,同时也是中国股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而99年5.19后的行情背景是以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夯实市场基础为背景,行情升幅为沪1040至1700点,目前的市场背景前已论述,接下来重要的问题就是大盘后市的上升空间和运行的时间问题。 从月k线图RSI(6,12)指标看,前述历史上的几次大级别波动行情的共同点在于,该指标都处在6月RSI在+35低值或之下。运行的时间和空间分别为94年1月~94年9月(沪325点至1052点),96年1月~97年5月(沪325点至1510点),99年5月~2001年6月(沪1040点至1756点),而今年1月13日行情启动时,6月RSI则仅为+25。从时间循环来看,启动的时机正好是99年5.19后的第180周,此前更早的一次则是在98年1月13日同样也是井喷行情。从“一月效应”来看,96、97年,2002、2003年的行情一月都是重要大转折的时间之窗,而96年以来一月见低点为全年相对低点的概率竟达100%!再从月K线的MACD指标看,DIF为-81,接近94年崩盘后的该指标水平-80。通过以上种种简单而有效的指标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今年1月的市场转变其实是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完美结合。未来的走势将对此作出最好的证明! 至于反弹的空间和运行时间方面,根据前述的分析,既然中国股市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用波段行情的观点看待其实仅只得其表,但笔者还是希望能给予投资者些许参考:对比前几次96年以来的高点波动时间,除了96年~97年的大牛市之外,98年以来六月几乎成为“死亡之月”。今年六月届时出现阶段高点的概率较大。而我们通过对月K线的6月RSI模拟测试,6~7月间该指标达到60以上有80%的可能性,亦显示届时是阶段性高系统风险待释放的时间。上升空间方面,以反弹达到2245点调整以来的50%幅度测算,目标在1780点左右,从形态和近年市场平均成本测算,6.24的高位沪1700~1750点阻力较重。总之,投资人在春节逢低入市的波段获利空间仍有15~20%左右。 三、机构的新赢利模式已经确立 近两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就是新的赢利模式问题。这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问题,交易制度、交易品种创新都将导出新的赢利模式,但仅就目前的二级市场而言,笔者认为赢利模式实际从6.24开始已经生成。6.24行情以及近期中信证券、中联通的表现说明:机构赢利模式就是系统风险和投资对象流动性的结合。系统风险程度评价实质就是机构选择何时入市,这实际上是机构间博奕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市场公认为蓝筹的个股,等待市场发生重大偏差时出现最佳买入时机介入才是机构战胜市场的秘笈之一,应该说,今年一月在中信、联通上现身的主力在这方面已经做出最好的赢利示范。展望后市,由于中级反弹行情已经确立,笔者认为大盘股及指标股如中国石化、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仍会在后市成为晚些觉醒的机构建仓的首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