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王锐
本周的交易资金逐日递减,两市日成交最低仅有100亿元,是存量资金用完了?还是后续资金不愿意再进场?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大盘出现主动性调整与招行、中海发展、山东基建等指标股的主动下跌有很大关系,自周三招行配售部分上市高开低走起,沪指就连续多次考验1700点支撑位,深宝安、深发展的同步回调,令市场参与者加强了警觉。对比本周810
余亿元的总成交额,分别比上周和前一周缩减了200亿和2100亿元,这种现象真是奇怪。
有人说是跳空高开时机构都出了货,还有人说下跌缩量是筹码锁定率较高。我们试从资金面和技术面来进一步分析目前的行情演绎。这次井喷,是在大量委托理财资金即将到期前一周产生的,多数基金主力均半仓或轻仓,在历史上的1700点,堆积的套牢筹码高达数千亿元。因而产生新旧资金的巨量换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拉升过猛的股指一方面存在获利回吐的压力,另一方面,没有后续有号召力的热点延伸,赚钱效应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在就被平淡的无量窄幅震荡所取代。这不禁让人怀疑本轮行情的性质。
没有了可以投资或投机的品种,指望股指能创出新高真得是很困难。从周一开始,无论是大盘股中海发展的再度启动,还是网络股的瞬间走强,或是生物医药股通化东宝的补涨,还是因小陆家嘴概念而受到追捧的陆家嘴和界龙实业等,都是昙花一现,超过5%周涨幅的个股屈指可数。倘若一个不能产生盈利的市场,每天交易所耗费的资金成本将会成为日后的压力。
下跌是正常的,但还是让人心里不舒服,因为1700点之上冲进场的人谁都没有赚到钱,倘若就这样又下去了,补缺口又好像不可能。上下两难的境地对操作者的要求和难度都很大。出货的希望跌得越深越好,进场的只求微利就行。如果真像危言耸听者说的那样,这次反弹就是为了券商机构出货的话,那么,中国股市也就不会有任何希望了。
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发生,这从坚定不移的100%全额配售新股,大盘股发行暂缓,舆论界又频频报喜的状况来看,政策面是不会改变向暖的初衷的,因为局部性的个股调整导致的涨跌盘整,我们不应该过份担忧。
相反,一些重大举措可能正在酝酿制定之中,如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中外合资基金成立,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等等。都将为市场带来活水,看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并不应该被短期调整所迷惑,寻找盘中的高低点伺机而动,关注新生热点,在下周下探至1650点附近,应该有最佳买点出现。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