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证券 李保东
今年以来绩优股群体所遭遇的冲击和机遇均相对突出,一方面银广夏、东方电子等绩优股神话的破灭,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对所谓绩优股的信心,甚至一度在市场中引发信任危机,在前期大盘连续急挫的过程中,绩优股群体中所出现的集中抛售压力就是重要的作空力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规范的加强,特别是新的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一些绩差股特别是ST 股纷纷下挫,相比之下绩优股所蕴藏的投资价值和潜力,最近又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市场在反思,市场理念也在悄然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绩优股行情将何去何从,我们又将如何从中把握和挖掘机会呢?绩优股认定不能仅限于业绩
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进步,今日的绩优股的定义和几年前的绩优股定义应当有所区别。绩优股并不是只优秀在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等孤立的财务数据方面,也就说考察绩优股的标准不应当是静止或单纯的,就像过去我们常做的,列个表格,凡是全年每股收益高于5毛的,统统将之列入绩优股队伍之中。随着一系列经过精心包装的业绩神话的破灭,大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报表陷阱的可怕。
因为买股票就是买企业,那么只有选择了优质的企业才能意味着买进了优质的股票,所以在买绩优股之前要先问一下什么样的企业才属于优质的企业?而这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则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的基本素质、未来成长性、产品状况、行业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等等。例如行业和产品是否具有独占性,管理层对于成本的控制是否具有相当的积极性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讲,绩优股的含义应当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一只真正的绩优股其优秀的一面最终肯定能够在市场中得以体现,也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所以说,绩优股的定义处理得当的话,则绩优股的未来始终是存在着巨大机会的。希望不能寄托在设立绩优股指数上
日前梁定邦先生建议设立绩优股指数,应当也是看到了绩优股在市场中的极大机遇和价值。但对于绩优股指数的设立,笔者认为如果将绩优股的崛起的希望寄托在这个事情上,恐怕大家是要大失所望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往推出时曾经轰轰烈烈风光一时的上海30指数,不但没有实现引导市场形成理性投资理念的初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都已经渐渐被市场所遗忘了。虽然我们要承认,绩优股指数的设立在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等方面确实会发挥一定作用,但片面夸大这个指数设立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
说到底,一种投资理念的形成,更多依赖于投资者能否从中受惠。1997年之所以绩优股成为大家热烈追捧的对象,就是因为广大投资者从持有绩优股中得到了实惠,获利示范效应才是一种真正刺激投资理念形成的源泉。而目前,虽然近期盘中一些绩优股表现相当抗跌,并且像五粮液等还表现出一定上涨欲望。但总体看,还不足以改变大家对绩优股的成见。分红的普及也许是个契机
至于市场理念何时才能发生积极的改变,目前无疑还需要等待。急,急不得。这其中需要市场各方面的反思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审时度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改变自身投资理念。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对于这种市场理念的改变,目前也存在着诸多的有利契机,包括开放式基金的推出、退市机制的实施、市场规范的加强等等。
我始终认为,真正投资绩优股理念的形成,有赖于分红回报的落实。道理很简单,对绩优股的投资,应该是一个长期行为,而所仰仗的回报,更多的应该是股利而不是二级市场差价。而这样的大环境,目前并不具备。绩优股的春天,我们还要耐心等待。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