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创新低信心被吞没 稳定市场千斤担该基金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09:34 证券时报 | ||||||||||
本期嘉宾: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王鸿嫔 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公司 总经理
陈仕华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 副总裁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欧阳雨桥 话题缘起:日前,本刊开通的新闻热线接到诸多市场人士来电反映:大盘无抵抗下跌,投资者的信心被逐渐吞没。由于历史沉疴所造成的诸多系统性问题,使得证券市场日见陷入边缘化的危局。作为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应维护市场稳定,和股市共渡难关。 基金是否应该并能够担当稳定市场的重任?基金自身又该如何提高在单边市场的生存能力?这些话题成为时下市场谈议的热点。为此,我们特邀权威人士畅谈己见,以期让各方人士能以一份沉静的心态理智面对积弱的证券市场。 基金应维护市场稳定吗 主持人:不少市场人士指出,由于基金所具有的专家理财性质,管理层对基金在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寄予了厚望,基金应成为稳定市场的核心力量。您认为,在目前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应该扮演稳定市场的角色吗? 巴曙松:对于基金是否应当成为稳定市场的核心力量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对于基金及其功能的界定。首先,基金是为公众提供专业理财的金融工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应当是基金公司的最为根本的目标,其他的目标都是从属于这个目标的。至于稳定市场的目标,如果不利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或者与基金持有人利益相冲突,就不应成为基金的市场目标之一。 其次,基金是专业理财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出现恐慌性、非理性的上升或者下跌时,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往往能够成为抑制市场大幅波动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市场的下跌是因为市场制度的缺陷、因为对于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力导致公众市场信心的丧失,那么,实际上基金同样也是流通股股东,他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基金业的发展应当肩负一些引人注目的历史使命:承担培育中国理财市场、培育中国理财文化的使命;富有作积极的投资者的使命;推动社会融资结构转换;促进金融市场的整合,成为金融市场鲶鱼;成为市场投资理念的引导者、创造者。因此,在中国经济体系里,基金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不是所谓短期维护市场稳定的职责,而是促进整个金融体系发展的职责。 王鸿嫔:要能有稳定市场的力量主要来自于:长期性投资需求的资金与理性的资金。我们认为,基金具备了这两种特质。目前的市场状况,正处在一个投资价值再定位、投资信心待提振的阶段。若稳步改善市场投资环境,必须借助专业、理性、长期性资金的力量。这种资金的导入,才能促进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陈仕华:基金作为一种专业理财和集合理财的工具,它的运作应当是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出发,按照既定的投资原则进行投资,它不应当承担稳定市场的功能。主要原因是: 管理层大力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是希望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优势,改变投资者结构,同时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减少市场的投机气氛,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但是,这并不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增加会必然导致波动程度减少,相反,在有些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力量甚至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此外,市场的涨跌有着自身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基金没有能力去违背这种规律,逆势而为只会造成基金资产的损失。 重树市场信心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有市场人士认为,由再融资、股权分置等综合因素引发的此轮下跌,其调整时间之长,力度之大,出乎市场意料,投资者信心遭受重挫。上周,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跌出5年新低,市场人气涣散。您认为,应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尽快激活证券市场? 巴曙松:我了解到,不少机构投资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早前已经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如果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解决只重融资不重投资的市场发展理念,继续侵害投资者利益,那么,市场在扣除新股因素之后还会下跌到千点以下。 至于如何激活市场?应当说,监管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的方案,事实上已经有了,那就是:回到国务院九条意见上来,要解决股权分置等问题并维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陈仕华 :解决证券市场问题的根本是转变对证券市场的错误定位。以前,政府将证券市场仅仅看成一个融资的场所,特别是为国有企业融资和甚至解困的场所,忽略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我们看到,政府就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些全新的原则和方向,这些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如何落实这些原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具体措施的实行,市场就难以有大的改变。在具体措施上,我们应当将重树投资者信心放在重要位置。此外,还可以考虑税收政策对发展证券市场的支持,鼓励投资。 王鸿嫔:我们认为,激活市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1)继续引导长期性的机构资金进入,速度可以加快,力度进一步加大,如社保、保险资金、企业年金预计QFII部分,这是扩大需求面。2)在供给面,管理层应该引导更多的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品种。一方面,这包括国内的好企业,也可以扩大视野,吸引在国内已经有良好经营业绩的合资、外资企业等在沪深两地上市。 3)目前市场仍缺乏有效的避险机制,应加快避险工具的运用和实施。 提高生存能力应立足长远 主持人:在只能作多赢利的证券市场,在相当程度上,基金是身处"靠天吃饭"的尴尬的生存环境。基金不仅要应对证券市场机构博弈难度加大,还面临着行业内竞争加剧、行业格局重新洗牌等诸多挑战。基金业可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生存能力,捧出佳绩来回报投资者? 巴曙松:如果投资者希望基金坚持真正的价值投资,那么,就不应期待基金从预测市场的涨跌中获取超额收益。基金投资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投资纪律,关键在于基金产品的设计是否能够真正经受市场的检验。许多基金产品在涉及时进行的模拟都是有超额收益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效果欠佳,因此关键的问题还是提高基金产品的设计能力,以及投资能力,在此基础上应当强调对于预定的投资纪律的坚持,这本身就是对投资者利益的尊重。 王鸿嫔:简单的讲,一方面规范运作,提高专业理财水准,用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同时,以诚信服务、周到服务落实对客户的每一项承诺。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核心目标应是长期稳健的业绩、高品质的客户关系及良好的风险管理。要实现此目标,基金公司必需在经营运作中培养先利他、再利己、长期目标优先的文化。只有想客户所想,让客户放心省心的基金管理公司,才能在未来基金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陈仕华:基金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目前的环境下,基金业应当在解决短期生存下考虑长期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是在产品开发上下工夫。市场有涨有跌,不管市况如何,投资者都有理财需求,只不过市场环境的不同投资者的要求也不一样。基金公司应当根据市场的状况和客户的需求的改变,适时推出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基金产品。同时注重成本控制,对于基金公司非核心业务采取专业外包的形式,节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