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基金遭遇诚信危机 市场的道理在哪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8:50 证券日报 | |||||||||
文风/文 上周最抢眼的新闻有两条:一是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增长3成。沪深两市共有1376家上市公司200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4元、2.59元和5.41%,高于去年同期的0.10元、2.54元和4.11%,增长幅度分别为40%、2%和32%;1368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9.09亿元,同比增长32.18%
这一喜一悲的消息在同一周出现,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按理说,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其股价的根基,业绩好,股价自然就高。但是目前的市场景况是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大幅增长,股价却创出新低。这看似有背常理的现象,实际上并不奇怪。因为,市场总是最有道理的。 对股票市场而言,业绩不是万能的,没有业绩是万万不能的。就在上市公司公布2004年中期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诚信却降到历史的最低点。不仅上市公司遭遇诚信危机,券商、基金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也都遭遇诚信危机。换言之整个市场都遭遇诚信危机。由于处罚力度偏轻更是助长了上市公司不诚信的风气,目前已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显示,在今年六七月间的44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受证监会立案调查和证交所公开谴责的次数高达26次,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层出示的黄牌。而在2003年的一年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共也只发布过14次公开谴责公告。 剔除同时受调查和谴责的因素,共有24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仅在7月,就先后有江苏琼花、托普软件、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深大通(资讯 行情 论坛)等四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创出今年单月立案数量之最。而中小企业板块首批上市公司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更是在上市后不到20天内,便因信息披露违规而遭谴责,创下两市上市公司遭公开谴责的最快纪录。 在一个没有信用的市场,股票发的越多,危机就越多,危害也就越大。 上周基金再次走到历史前台。尚福林在第28次基金业联席会上指出,要强化监管,努力营造有利于基金业发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创新,进一步促进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据悉,目前获准开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有40家,共管理146只基金,基金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股市流通市值的25%左右。看来基金主导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证监会8月30日公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通知》主要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的程序、定价机制及发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规范。证监会同时公告称,新老政策的衔接为保证公平、公正,在《通知》正式发布前,除上市公司再融资外,暂不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发行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证监会此举既是落实证券法修正案草案的有关规定,也是恢复市场本性。 |